秦颢庭 何韵潇 付 满
(1.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9;2.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南京 211200;3.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9)
高校智库是创立并依托于各类研究型高校的智库,这种智库可以利用依托院校的可靠知识和学术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政策制定提出理论基础强,参考价值高的对策建议。目前,我国高效智库数量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但是国内高校智库的整体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运行和建设经验不足,研究成果的质效还有待提高。有鉴于此,本文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Strategic &Defence Studies Centre)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发展经验,以期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全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和太平洋学院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是澳规模较为庞大、国内排名较高、历史最为悠久的战略研究、教育和评论学术机构,在研究亚洲战略环境、澳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作用以及澳武装力量运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1.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由国立大学教授托马斯·布鲁斯(Thomas Bruce)于1966年创建,旨在推进澳大利亚及全球其他区域相关战略与防务研究。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甚至“几乎没有资金来源资助研究、出版和辩论”[1]3,中心人力极度匮乏,不仅缺乏行政管理人员,就连研究人员的数量也难以支撑中心的日常工作。1971年,奥尼尔(Robert O’Neill)担任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主任。奥尼尔任职期间,研究中心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了人力资源赞助,使得中心的日常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一方面极力扩展中心活动的受众群,提升中心在澳政界和学界的影响力,同时尝试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1974年,研究中心获得了时任国防部长的资助,中心学者也逐渐在澳大利亚各界崭露头角,获得一定声誉,由此,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逐渐确立了其国内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声名鹊起。
进入21世纪,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力图在已有成就上继续发展为国际化智库,并在国际战略研究、政策和公共辩论上发挥领导作用。该智库未来十年的目标是在不断变化和更替的国际战略环境中,将自己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领先的,以大学研究、教育和外交活动为依托的战略防务智库,同时积极投资战略发展研究和教学项目,在当前战略研究中发挥领导性作用。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也塑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以增强澳大利亚政策制定者对亚太地区的了解,使得战略规划者和分析人士能够基于智库提供的信息大胆、创新地应对未来挑战[2]。
2.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基本架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通过管理架构、人员模式等对智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智库影响力的最大化。研究中心是典型的高校智库,即高校内部设立的学术研究组织,其主要功能是生产政策知识、培育政策研究人才、将知识转化为成果以影响决策[2]。研究中心作为国立大学独立的一个系存在,隶属于亚洲与太平洋学院的贝尔亚太事务学院。研究中心共有职员45人,其中6人为中心管理人员。
与大型智库相比,一些规模较小的智库注重专业化发展,选择专一领域作为主要研究方向[3]。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其他综合性智库相比,规模和体量较小,智库专家也以国立大学教师为主,因此该智库研究的领域较为专一。成立至今以来,研究中心在内容上聚焦战略与防务问题研究,在地域上重点关注亚太地区发展态势。在战略研究领域,该研究中心主要聚焦于澳大利亚防务、军事研究和亚太安全,致力于在这三个主要方面获得国际认可,为澳大利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中心还提供面向国际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战略和防务课程,为澳大利亚和亚太地区的军队、地方机构培养领导人物,为学术界培养人才。
1.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中心工作
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中心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产出相关政策思想,为政府建言献策,同时为公众提供优质思想产品,达到启发民智的作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研究中心主要靠出版刊物、举办研究课程等途径传播思想产品。
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主要以刊物、书籍为主要研究产品。出版产品可分为三类:《重心》系列刊物、《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和《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工作文件》。
《重心》系列是研究中心的旗舰出版物。该系列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文章,并就与澳大利亚直接有关的战略政策问题进行辩论,同时加强学术界和政界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使人们能够更加关注澳大利亚和亚太地区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重心》系列的文章长度约为1500—2000字,其主要受众是澳大利亚政策制定者,因此每一篇文章或报告都包含至少一项政策建议。这一系列的文章不接受自由投稿,只有收到中心邀请的学者或政治家才能为《重心》系列刊物供稿。
《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是研究中心出版的专题刊物,包括全球与东南亚军备控制、区域战略关系和澳大利亚防务政策等主题。这一系列的出版物通常篇幅较长,内容详实。最早一辑可以追溯到1968年,2010年以后《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逐渐为其他刊物所取代。虽然此类刊物目前已经停止出版,但是其出版数量却十分庞大,在近四十年间共出版176期,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因此《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至今仍然是学者进行防务战略研究参考的主要资料。
《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工作文件》与《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属于同一时期的出版物,目前也已经不再出版。相比《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工作文件》的篇幅更为短小,文字也更加精炼,通常以免费或收费较低的电子读物的形式呈现。如今部分《堪培拉战略和防务文集》与《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工作文件》依然可以搜寻到免费的电子版本。
除上述三类出版物外,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还有其他种类的出版物,包括书籍、会议论文、政策文件等。
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成果会以演讲、公开课、研讨会的形式呈现。这些演讲或是课程部分由中心学者承担,部分由外请知名专家学者承担,而研讨会则会邀请多个专家学者对某一个议题展开讨论。除了单独开设的讲座以外,中心设有不同主题的系列讲座,例如“战争研究研讨”系列讲座,以澳大利亚战争史或军事史为主要内容,也有对当今世界冲突或摩擦的研判思考。中心伊芙琳·高推出“亚太安全研究中的女性”系列讲座,邀请了亚太安全领域的前沿女性学者,意在“帮助女性在国际安全中发挥‘正常化’作用,促进性别平等”[4]。部分讲座和研讨会的音频和视频也会发布在其官方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观看学习。此外,自2021年3月起,中心推出“系列公开讲座”。这一系列讲座不仅面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还会面向澳大利亚公众开放。讲座结束后,中心会以网络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将讲座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通过官方网站进入中心YouTube页面即可看到讲座的视频记录,智库以这种方式增加受众群体,是为了能够激发公众对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问题的讨论。
2.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领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聚焦战略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军事研究、澳大利亚防务和亚太安全。该智库认为,战略研究就是“在政治背景下对军事力量的分析”,其研究重点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在所有国家都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技术优势下,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如何相互作用? 二是对于国际体系的发展,战争和其他有组织暴力的起源和影响是什么?
在军事研究领域,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将近几十年的军事问题进行集中考虑,认为武装冲突是一个持续的、多样化的问题,不仅涉及美国等超级大国,很多小国和非国家行为体也参与其中。该智库认为,战争和有组织的暴力行为只增不减,而冲突的范围也极有可能持续扩大,因此理解这些问题对军事力量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拥有一支专门从事军事行动研究的学术团队,在作战、军事和战争历史、军事文化、情报研究领域均有涉猎,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澳大利亚、欧洲、亚洲和美国。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军事研究致力于让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武装冲突是如何展开的,未来的武装冲突又会有怎样的连续性和革命性。智库着重强调军事行动、军事文化和军事历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这对研究未来可能出现的动荡至关重要。
在澳大利亚防务领域,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侧重于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的概念性基础工作,出版了诸多与澳防务相关的学术性著作,希望借此推动澳大利亚防务政策的辩论和发展。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亚防务研究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即澳大利亚应该拥有一支什么样的武装部队?要拥有这样的武装部队需要怎么样的条件?而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该智库同样推崇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针对澳大利亚防务研究,研究中心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依托,将传统的学术优势带入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并将其与政策制定者的实践工作和经验教训相结合,实现防务战略问题学术与实践的并行发展。
亚太安全研究领域是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领域。该智库认为,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崛起,经济中心自西向东移动。然而,由于后殖民时代和冷战时代分歧与矛盾根深蒂固,领土和资源冲突日益紧张,因此东亚很有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甚至战争的舞台”。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心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美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略关系上,同时对朝核等矛盾冲突点进行深入研究,对核扩散、海上安全等战略性问题、跨国安全的挑战与合作、经济与安全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试图增加政策制定者与民众对亚太地区关键问题的了解,以期在制定政策时明确优先事项。近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针对亚太安全问题成立了亚洲安全研究科研与发展网络,意在建立一支从事亚洲战略与安全问题前沿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在国际上形成体系,有效地将区域研究有关知识和概念分析相结合。该项目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基地,招揽来自世界各地主要大学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和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培训、交流和合作计划展开相关研究。
3. 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主要特色
澳大利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功能上定位准确,在内容上独具特色,与其他澳大利亚智库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第一,依托高校,为军队培养防务人才。由于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依附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存在,因此该智库还负责学校的部分教学内容。1975年国际关系系成立之后,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为该系硕士生提供战略与防务相关的课程。1984年起,中心开始招收博士生,两年后在芝加哥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资助下着手设立硕士生专业课程。
当前,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设有学士学位、荣誉学位(1)荣誉学位是本科课程完成后向更高学位或职业过度的中间课程,类似于高中升至大学的预科。主要是进一步强化本科课程,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兴趣和能力。、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项目。中心提供的学位课程注重学术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例如在硕士培养阶段,中心希望通过相关培训,使得硕士生能够建立战略与防务的分析框架,并用于地区和全球战略及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生阶段有三个主修课程,分别是亚洲新“强权”政治、战略研究概念与方法论以及亚洲世纪核战略。选修课程包括诉诸武力:了解军事力量、战略与东南亚:防务与安全动态以及中国的防务和战略挑战等[5]。
在军事教育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降,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便开始承担军官教育,尤其在对澳大利亚军队防务战略课程的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心为联合参谋学院(Joint Services Staff College)、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学院(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College)以及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学院(Royal Australian Navy Staff College)提供培训。以联合参谋学院为例,中心作为军官培训机构与联合参谋学院联系十分紧密,很多中心研究员都会去联合参谋学院讲课,中心主任也同时兼任联合参谋学院的学术顾问,中心成员还积极协助联合参谋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此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澳大利亚国防学院(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合作紧密,中心与国防学院的军事课程人员组成学术团队,为相关培训设置课程并完成教授任务。除澳大利亚军官以外,该课程还为外国武装部队交流学员和澳大利亚政府工作人员提供课程,学员完成五门课程的学习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军事职业教育证书。
第二,充分利用旋转门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众多西方智库一样,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同样拥有“旋转门”制度。这种人才流动制度有利于构建“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双向关系,在智库和权力机构中形成强大人际关系网络,不仅有利于权力机关的决策参考,也有助于智库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自成立以来,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管理成员大多拥有军事机构工作经验,第一任中心主任托马斯·米勒(Thomas Bruce Millar)曾服役于澳大利亚帝国部队(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并随部队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执行军事任务。现任管理和研究人员中,中心主任布伦丹·萨金特(Brendan Sargeant)曾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多次参与国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馆国防政策参赞、国防信号局情报副局长等重要职位,也是2013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的主要作者之一。中心副主任加特·普拉坦(Garth Pratten)曾就职于澳大利亚陆军训练司令部(Australian Army’s Training Command),2010年任职于英国国防部,并被派遣至阿富汗,为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南部地区司令部编写战争日记。他也曾任教于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和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战争研究系,在担任主要职位的同时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中心军事和国防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德鲁·斯图尔特(Andrew Stewart)与英国军方和国防部合作密切,为高级文职指挥官担任顾问,也曾担任英国军方高级指挥和皇家国防研究学院学术研究主任。
迷宫式密封,迷宫橡胶件内侧装有板簧,在板簧的作用下将密封件压紧在罐壁上进而达到密封作用,每一个密封件下部均有挡堰,克服浮盘上下运动时油品进入到密封内,储运中应用较少。
第三,重视跨学科研究,历史学渊源深厚。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认为,战略和防务研究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础,但是战略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冷战结束、新兴大国不断崛起、全球化浪潮迭起,当今世界防务和政治关切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更多是战术而非战略性变革,因此军事历史研究为当代的挑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因此,纵观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历史研究始终贯穿在其研究内容之中,多数在中心任职的学者都有深厚的历史学科背景,中心也出版过很多历史相关书籍。中心创始人托马斯·布鲁斯就是国际关系系的任职教员,但他在硕士时期对军事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曾出版《澳大利亚防务》《和平与战争:1788年以来的对外关系》等专著。第二任主席是军事史博士,曾出版《越南任务》《1950—1953年朝鲜战争中的澳大利亚》。现任的管理和研究人员中,大多数也有历史学研究背景。智库出版的著作中,很多都与军事史或防务史有直接关系。中心认为,历史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用于支持当代战略和防务研究的重要工具[6]30。作为战略和防务的参与者之一,研究中心也始终着眼当前现实问题。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从成立之初的澳大利亚防务、全球安全和地区安全转变为澳大利亚防务、军事研究和亚太安全,而无论研究领域如何改变,历史研究始终贯穿其中,为这些当代问题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随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我国智库建设的问题与目标,掀起了国内研究智库的热潮,标志着我国智库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高校智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智库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拓宽智库新媒体渠道,增强公众参与度
近年来,各大高校智库都在新媒体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广泛拓展,在增加受众和影响力方面成效显著。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介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内智库在新媒体环境中已经逐步拓宽了自己的传播渠道,将微博、微信、抖音等公众日常使用的新媒体平台,当作自己的宣传阵地,让更多民众能够接收到智库传播的思想价值,从而引导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共识。但是国内智库在新媒体使用中吸引力仍不够强,公众互动率较低。国内智库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在利用YouTube等新媒体传播中的经验,利用新媒体平台中的留言、评论功能和普通受众进行广泛互动和交流,在开放式的平台中捕捉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新功能,推送符合民众口味和需求、创新趣味的智库产品,打破智库在公众心中不可企及的形象。智库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会利用文字传达思想,还要灵活使用图片、视频、表情符号等多模态传播形式,拉近智库和广大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群众能够自愿自觉地接受智库成果,增强其参与度。
2.建构智库话语,找准话语策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智库应“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7]。”而话语权的提升,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强大支撑,更需要软实力的有力辅助。在西方大国联手鼓吹“中国威胁论”,不断诋毁拉踩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话语弱势地位,而智库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国家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舆论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智库不仅要重视国内宣传,更应重视对外传播,在国际平台上担当中国声音的传递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各大智库应积极主动参加跨国交流活动,利用其他国家能够理解、易于接受的话语策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国外智库输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和不当评论时,中国智库应正面回应,利用自身学术和科研优势,用事实和数据加以反驳,同时在研究方向和议题设置上把握主动权,在国际舆论场上抢占先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智库学者出现在国际会议和场合中。与此同时,智库学者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用清晰的逻辑和语言阐释观点,同时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素质,在国际场合中能够积极自如地与外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凸显智库学者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高校智库学者大多由校内教授、研究员,博士生等人员组成,高校智库决策通常由行政领导主导,因此在智库运行过程中,时常会面临智库成果应用性不强,智库决策和管理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因此,高校智库的人才结构也需要具备多元化特征,满足当前复杂形势下的跨学科需求和综合研判需求,完善智库管理与运营的体制机制。高校智库不仅仅需要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还需要广泛吸收传播领域专家、媒体工作者、专业管理人员、将智库的人才队伍打造成多元化、复合化的高端专业队伍。《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中国“官方智库‘旋转门’渠道较为通畅; 体制外智库‘旋转门’渠道略显狭窄; 地方智库与党政机关的‘旋转门’渠道尚不顺畅; 党政机关人员与智库专家‘单向旋转’”[8]。其中,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普遍与现实需求缺乏联系,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而缺乏与现实的结合,针对性不够强。有鉴于此,高校智库应依托现有资源,在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其他智库中形成强大的人际网络,建立双向合作机制。此外,行政部门和智库应该提供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将政府官员任职智库作为职业履历中的重要经历,并且在政府官员进入智库工作期间,完善其保障工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打破身份壁垒。智库人员进入政府任职,也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现实需求与困难,让学术人员能够在政府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术优势。
4.提升智库成果质效,加强智库决策支撑作用
“智库成果质量是智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生产出高质量的思想成果是智库赢得声誉和地位的基础和前提。”[9]智库作为决策的“第五种权力”[10],在生产政策思想、支撑科学决策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智库的研究成果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对决策的支持力度。高校智库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应该始终明确自身定位,即国家决策的智囊团、思想库,相关问题研究应针对国内外重要公共政策问题,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提出对策建议。智库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应积极与政府、地方各个决策部门展开交流合作,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有针对性地为党和政府的依法决策做出有力支撑。决策部门应及时将需求、意见、回应反馈给智库,形成二者的良性交流互动。此外,政府各个部门可根据自身需求,为智库设立研究项目,引导智库研究方向,并适当提供经费。智库还可组织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对应的交流研讨会、培训班,展开智库间、智库与政府间、智库与地方机构间的交流,将研究成果最大化利用。
智库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世界各国普遍重视[11]。随着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主体逐渐朝着多样化发展,各国政府决策层越来越依赖智库提供的专业研究和信息,智库也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之一[12]。因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智库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在曲折中不断探索与发展,如今已经具备一套非常完整的高效智库发展机制。该智库依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资源,其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并且成为促进防务战略发展,加强政府、私营企业、学术部门沟通合作的重要力量。对该研究中心进行全面的研究,总结其特色,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具有积极意义和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