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综述

2023-04-18 08:23王双丽
文化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动机社交个体

王双丽

一、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社交媒体使用包括社交网站的使用强度、社交媒体的一般使用行为以及社交网站的具体使用行为[1]。社交媒体使用强度是指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长、使用习惯、满意度以及对社交网站的依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社交网站一般使用行为是指个人将自己的状态、感受等信息上传到社交网站上,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浏览好友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留言,点赞、评论或互动好友发布的留言的行为。

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可以很明显,较易被人知道,也可以隐藏,不易为人知晓,研究者从使用方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可以将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分为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两种[2],主动公开使用社交网站行为和主动隐藏使用社交网站行为均与被动性社交网站行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主动社交网站使用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网站中主动生成信息的行为,如动态、浏览、评论信息的发布,而主动使用的一种形式是自我呈现,这种行为被视为社交网站使用的主要动因;被动式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又称“网络潜水”或“人际监控”,是指个人单纯地浏览社交网站上的信息的行为,即只浏览而不主动发布状态[3]。这两种社交网站的使用方式是相关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即高被动式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并不对应低被动性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

大部分学者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由浅入深的逻辑来研究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4]。例如,研究者探讨了社交网站使用后的影响效果,发现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的使用能对亲人疏离程度进行正向预测[5],其使用强度除了与上行社会比较和抑郁情绪均呈正相关外,还可以通过向上的社会比较对抑郁进行正向预测[6]。

二、社交媒体使用影响因素

社交媒体的使用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如个性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族群等;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受到自尊水平、网络自我呈现、网络上行社会比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研究的重点是这些因素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作用于社交媒体使用过程。

(一)网络中的自尊需求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本身的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是社会评价与个体的自尊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个体特征水平的重要调节变量[7]。自尊对个体乃至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一些研究者更多地把自尊看作是应对压力和恐惧的缓冲器,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因此,对恐惧管理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分别是:死亡凸显性假设与焦虑缓解器假设。自尊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显著相关,低自尊可以预测攻击行为。

自尊是构成自我的重要成分之一,其水平高低也影响着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和网络交往行为。社交网站的使用程度和频率受不同的人格类型和自尊程度的影响,低自尊者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要比高自尊者多,比如更愿意发布实时状态信息,为了实时看到自己发布的状态是不是有朋友在评论,会更频繁地刷新社交网站。研究发现,对于社交网站的评论功能,高自尊者会更愿意主动使用,并对好友发布的状态,更倾向于主动评价或者点赞[8]。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被认为是低自尊个体的一种社会补偿策略,即通过增加在线好友数量,去补偿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尊缺失,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受欢迎的感觉。

(二)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又称自我表现或印象管理,主要是指个体在他人面前努力展示自我,以使他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看待自己。归属需要理论为自我呈现提供了另一个动机——建构一个自我认同的身份,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去肯定自我观念,增强及维护自我已建构的形象。因此,自我呈现定义为:意在建立、提炼或维持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即产生自我定位的自我呈现行为,是个体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目的是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沟通。这是人类的本性以及属于他人的自然需要,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成员关系的形成。

自我呈现的动机包括:取悦他人、获得网络朋友的好评、维护网络人际关系。自我呈现具有主观选择性、匿名性、不完全同步等特点。自我呈现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更易自我保护,减少面对面交流的紧张关系;有助于构建自我,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一致性,在网络上构建一个与现实自我不同的“我”,网络中的“我”与理想自我接近,网络中个人的自我呈现可以促进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一致性,构建自我的同一性;有助于在网络中积累社会资本,包括社交网络、信任、政治参与、生活满意度等。

针对社交网络上不同的受众和目标,可采取不同的呈现策略,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行为的可控性更高。社交网站的自我呈现有积极(理想)的自我呈现和真实的自我呈现之分,前者是指个人将自己的理想自我展现出来,并强调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正向方面选择性地表现出来;后者强调呈现的真实性,不会筛选呈现的内容,客观地呈现自我。二者均与社会支持、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9]。社交媒体的公开属性能正向影响真实自我呈现[10],个体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采取积极的自我呈现行为;而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媒介平台,有助于人们对自我的同一性进行探索。积极的自我呈现有助于塑造良好向上的个人自我形象,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能增强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提升自我幸福感和自尊心;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能正向影响真实自我呈现,使用真实自我呈现的个体,会在网络上进行真实深入的自我表露,增加人际信任与亲密度,维护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降低孤独感。两种呈现方式都对促进网络人际交往有积极意义,但是采用真实自我呈现比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对友谊质量的影响更大。

(三)网络中的上行社会比较

网络向上社会比较是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浏览其他用户理想自我呈现或自我展示的内容,如外貌特征、物质条件、好友数量、知名度等,并与那些看起来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如个人能力的大小、成就的高低等。该行为与现实社会上行比较行为相联系,是个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无意识的自发过程,主要指通过自主与他人比较的方式来判断与他人之间的差别。用户会根据比较的结果,对自己的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需求的类型、层次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是网络需求是否被满足的根源所在,所以,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对用户在网络上的自我评价和心理适应都非常有参考意义。研究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强度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上行社会比较[11],而网络上行社会比较亦正向预测社交网站成瘾[12],但更多地是网络沉迷行为而并未达到网络严重成瘾。在社交媒体使用上,用户会更加倾向于进行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如现在流行的各种修图美颜特效软件等,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到的积极信息也会诱发并提高自我进一步实施网络上行社会比较的概率。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网络上行社会比较会产生同化效应,当它与被比较者关系密切(强关联)、期望达到或超过被比较者时,用户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自我价值的提高以及自尊水平的提高。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影响自尊的作用中,网络上行社会比较起着中介作用。

三、网络使用行为理论模型

随着对网络使用与使用者心理状态关系的探讨不断深入,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对网络使用行为的动力机制做出解释。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

网络传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指用户产生使用社交网站行为的前提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刺激,以满足个人的某种心理需要[13]。该理论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解释了个体网络行为,认为用户出于心理需要而使用社交网络,该潜在心理需要往往难以被觉知到且易被忽视。个体使用网络媒体是出于不同目的并从中获得不同的满足,如人际交往、信息搜索、网络学习或娱乐消遣等。如果用户在选择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所选择的媒体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而网络本身所提供的一些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个体的潜在需要,从而产生稳定和完美的有关自我的感觉,因此,才有了千差万别的网络使用行为。

网络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用户网络使用行为与满意度之间具有最为直接的联系,即满意度越高,网络使用次数越多。该模型基于两个重要的理论假设:一是用户选择社交媒体时是以某种需要和满足为基础的,用户希望从各种社交媒体资源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满意感或接受信息;二是社交媒体是通过使用者的意图或动机而发挥作用的,它将焦点从社交媒体的直接使用中获取满足的“被动参与者”转变成为社交媒体使用中的“积极参与者”,更强调了网络用户的使用和选择[14]。

(二)自我决定理论模型

自我决定理论系统阐述了人类心理动机、需要、目标定向行为和获得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以期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并获得最优先发展的条件,一是胜任能力的需要,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具备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并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二是自主性需求,是指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控制感;三是关系和归属感的需要,是指个体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系的需求。这三种需要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得到满足,才更易激发内部动机并促进积极行为产生,个体动机的自我决定水平越高以及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越大,幸福感越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保持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化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心理需要[15]。社交网站的开放性特征跨越了时间、空间等限制,拓展了交往的范围和规模,给予个体一定的自主性,去控制自我呈现的内容或效果、朋友的选择范围以及交往关系的发展。网络的跨越性带来的是沟通行为的便捷性,非同步性又为网络沟通提供了可选性和可控性等,网络的特性使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时充分体验到了自主性、胜任性和联系性。满足网络社交的需求,内化外部动机激发的网络活动,会促使用户更多地参与社交网站的活动。社交网络越能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就越能内化其自我决定水平,包括更持续地投入和更高层次的愉悦,即活动的内部动机越强其结果也越积极。人类是主动趋近组织和活动的有机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若不能满足基本心理需求,就会出现保护性反应:非自主性的调节模式、刻板的行为模式以及替代性动机等,在非支持性的环境中保护个体免受威胁并尽可能多地满足其心理需要[16]。

(三)在线行为动机整合模型

在线行为动机的整合模型将在线社区行为分为三个部分:在线社区公民行为、听众参与行为和内容提供行为。该模型将在线行为动机原因来源分为三类:外部环境因素、用户个体因素和用户与环境的交互因素。该模型还将影响用户在线行为动机的因素分为四种[17],一是网络社区因素:包括网络社会规范、互惠性和声望,有利于用户产生分享行为,包括群体认同、易用性和可用性;二是个体因素,包括自恋、外向性、自我表露程度等个体人格特征,有利于用户实现自我目标、满足本能欲望和社会性交往需求、获取信息知识需求和取得成功的需求,以及提高获取网络技术、信息等自我效能感;三是承诺因素:既有感情上的承诺,也有规范和继续承诺,有利于用户增强网络使用信任感,强化网络使用行为;四是网络信息质量要求因素,包括安全性、隐私性、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用户网络使用安全感,降低网络风险和网络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式等,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助力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动机社交个体
社交之城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动机不纯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