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峰
龚晋文先生,山西太原人氏,研究生学历,中药学教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药学业内成就自不待言,但龚晋文奇人奇事,酷爱戏剧,业余时间热心于戏曲宣传普及工作,常有“看戏日记”问世。说剧目,道演出,谈观感,评演员,在梨园艺坛里极富人气,在票友戏迷中很有威望。“看戏日记”不足尽兴,又有专著问世,就是这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装帧讲究、印制精美的《张彩平艺术评传》。
龚晋文九易其稿,历时两年,全书五章,附录六则,计25 万余字,170 余幅图片,可谓图文并茂、洋洋大观。戏曲专家曲润海先生作序《我说张彩平》更为本书增光添彩。
作者龚晋文懂美、爱美,会欣赏美。他爱中国戏曲的悠远历史、博大精深;他爱北路梆子的激昂慷慨、委婉幽咽;他爱张彩平表演的妩媚多姿、端庄大气。这诸般大爱凝聚在他的笔下,谱成一部旋律优美的华彩乐章。
“艺术生涯”从张彩平1961 年出生写起,截至2020 年5 月底。作者以如椽巨笔轻拿轻放,如数家珍地写活了张彩平从一个戏校学员到成为“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的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艺术道路。
张彩平出生在山西怀仁县黎寨村。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唱歌玩闹。开蒙学艺、名师指导,张彩平雏凤新声、技艺大进。一贯热心培植艺术新苗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花艳君看过张彩平的表演后特别喜欢她,对剧团领导说:“我就是喜欢这个娃娃,你们看,舞台上好看,舞台下也好看,你们好好培养吧,将来差不了。”花艳君说准了,张彩平就是“差不了”,从一根艺术嫩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龚晋文是戏剧的行家里手,对北路梆子的剧目部部在心,说起来如数家珍。在讲述张彩平的艺术生涯时,毫无例外地是以“看戏人”的身份,通过一系列烂熟于心的剧目和本色地道的戏曲术语,娓娓动听地讲述张彩平的演艺生活,描写她的茁壮成长。
张彩平饰演《血手印》的王桂英和《王宝钏》的王宝钏使她一炮打响,成了团里的主演,走到舞台的中间。张彩平演出的苦情戏《三叩门》《卖苗郎》《窦娥冤》,让观众眼软泪目、唏嘘不已。《三叩门》获得主演金牌奖。《窦娥冤》做到了导演、音创、观众和本人“四满意”。三部苦情戏使张彩平声誉日隆。《才女风尘》和《玉堂春》是张彩平实践与展示闺门旦表演艺术重点打造出来的代表性剧目。作者赞赏其扮相“不胖不瘦、清秀大气”,其“身段表现,选择了小幅、少动的表演方式,具有很强的闺门旦行当特色”,赋予“幽幽兰韵”的美誉。青春偶像剧《绿叶情》使张彩平在山西省1992 年戏曲现代戏调演中获得第二枚主演金牌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3年4 月13 日,张彩平经过20 年的祈盼,终于以北路梆子传统戏《血手印》和新编大戏《琴笳赋》夺得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进入新世纪,大同市发出“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城市经济转型”的号召。张彩平带领全团人马,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创作、排练了大型新编历史剧《平城赋》,塑造了“千古一后”冯太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北魏王朝实现民族融合、天下一统的伟大功绩,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龚晋文回顾张彩平茁壮成长的“艺术生涯”时感慨地说:“艺术成长有多种途径。但是,唯有排戏、演戏是最有效的途径。张彩平的艺术成长,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从20 世纪80 年代主演《断桥》与观众见面,经过十几年排演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戏《绿叶情》,再到21 世纪创排主演《琴笳赋》《平城赋》和原创现代戏《忘忧草》,无不闪烁着张彩平的艺术成长亮点,也为大同北路梆子剧种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龚晋文对张彩平的唱腔有着独到的研究。张彩平工青衣,在唱功上有着超人的先天禀赋与很好的后天发挥,形成了一条唱到底也不会疲音、破音、岔音、失音,通透流畅的“金嗓子”。
作者探讨、分析张彩平的“金嗓子”是怎么拥有的,主要是喊嗓子、练嗓子,几十年来持之以恒,不惜力、不偷懒,成名前、成名后,一贯如此。
北路梆子的唱腔有着特殊的韵味,弯调很多,花腔常用,特别的拖腔更是唱三个字可以嗨嗨一分钟,更是深受观众的喜爱。对于这些传统声腔,张彩平做到了很好的研习和继承。但她在研习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她学习贾桂林“小电灯”的声腔艺术,吸纳蒲剧、晋剧和河北梆子“京梆子”的声腔艺术,广泛吸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腔艺术——彩平腔。这是符合艺术规制的声腔创造,符合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声腔创造。
龚晋文说:“回放张彩平所有演出剧目中的核心唱段,少则四五句,多则几十句,甚至五六十句,或大弯大调、气贯长虹,或凤吟莺吹、珠圆玉润,以致形成了交口称赞的‘彩平腔’。”
作者在张彩平的舞台表演上亦认为有不少既循法守正又矩而不拘之处。张彩平学习晋剧名旦“水上飘”王玉山的表演艺术,在走台步上深得其趣,在跑圆场、水袖功上更是吸取精妙,无论单水、双水、搭水、落水,收水、旋子水、跳步水等单双水表演都达到美轮美奂的地步,但她不满足于此,而是融入了蹦子、卧鱼、跳跪、膝步等程式,真正的“无动不舞”。在张彩平的舞台生涯中,“四功五法”都步入了一个开拓创新、至善至美的境界。
龚晋文是戏剧界的知心朋友,他以剧评家的身份赏析张彩平的代表作,有《断桥》《血手印》《王宝钏》《三叩门》《卖苗郎》《才女风尘》《玉堂春》《绿叶情》《琴笳赋》《平城赋》。这十大剧目既有优秀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还有现代戏,可谓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丰富了北路梆子的剧目宝库。
在这十大剧目的赏析中,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戏剧功底和独到的鉴赏眼光。对于每一部作品,作者首先介绍作品的故事,剧目的溯源和演变,主要评析张彩平在不同剧中表演的特色和创新,使观众熟悉这台戏,走近张彩平。
作者评价《断桥》的演出,音乐节奏、表演节奏把握得都非常好。张彩平在剧中的唱段都继承了北路梆子青衣行当悠扬宛转、声腔连贯的基本唱法:“清音干板腔的适时介入,气声唱法的无痕运用,还有梆胡有节点的跳进跳出式独奏,包括唢呐、笛子或单独或混声伴奏等,均营造出了北路梆子鲜见的凄苦、娇美、清丽、幽香的声腔与音乐特色。”
作者赞赏张彩平在《血手印》中把北路梆子青衣行当历来端庄、大气的舞台做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特别是她饰演的王桂英的圆场(腿功)发挥到了极致。
作者赞扬张彩平在《王宝钏》中的唱段随着情境和情绪的变化,几乎用上了北路梆子的所有板式,成为北路梆子大部分青衣都在演唱的唱段,并成为在票友和观众中流传最广的流行唱段。
作者玩味张彩平在《王宝钏》“拜寿”一场中用时18 分钟,长达56 句的唱段,诙谐幽默,嬉笑怒骂,充满喜剧色彩。
作者喜爱张彩平在《三叩门》中无言胜有言的哑剧式表演,时而跨步“上桌”时而翻身“下桌”的“蹿桌”,动作敏捷,规范干净,显示了张彩平驾驭这些基本功的娴熟本领。
作者赞叹《卖苗郎》中张彩平的表演,随着剧中人刘惠英心路的转换自然出现的相应的舞台变化,凄苦容颜和弱音嗟叹,感动了无数观众。
作者称赞《才女风尘》中张彩平的声腔艺术,悠扬、柔美、灵巧、嬗变,唱出了王玉山“水上飘”的余韵,使剧中李素萍给观众留下了不媚不俗、高洁伟岸的深刻印象。
作者分析《玉堂春》前半部分张彩平选择了缓慢、凄苦的演唱方式,后半部分特别是快要结束时,选择了在缓慢中插入快板,还有无伴奏清音以及“哎腔”与“嗨腔”相结合的大甩腔,都准确地表达了苏三当时的多重复杂心境。
作者欣赏《绿叶情》剧本戏文可谓一流,仅从伴唱上即可窥一斑,如反映叶儿去公园等候恋人时的伴唱:“月朦朦,树朦朦,春夜公园烛影昏。情切切,意浓浓,好一个美景良辰。”
作者认为《琴笳赋》是一部古代文人戏,剧名起得就别有韵味,作者想到的是蔡文姬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可见其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作者对于张彩平的另一部代表作《平城赋》,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概括:突出剧种特色,突出北魏文化,突出人物个性,强调舞台风格,可谓句句在理。
龚晋文在全书末尾“扬帆起航”中引用著名剧作家王辉的一段极富文采的散文诗作结,我姑且照搬以结束本文:“什么人留下了西边的黄河浪,什么人留下了东边的大太行,什么人留下了南边的麦花香,什么人留下了北边的长城长。表里山河堪雄壮,汾河一脉育家乡。五千年历史多厚重,古老的土地黄土黄。物华天宝,富集蕴藏。人杰地灵,英雄儿郎。沧桑巨变新气象,美丽风貌令人神往。新时代号角又吹响,创新动力已增强。守初心担使命,引领山西向前方。”
这段美文由四大梆子的“梅花奖”获得者联袂演唱。她们是北路梆子张彩平、晋剧谢涛,上党梆子陈素琴、蒲剧贾菊兰。这四朵“梅花”在山西剧坛均极富盛名,深受观众喜爱,真是春满梨园百花香,美美与共展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