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道路的百年考察

2023-04-17 16:56许和宝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高质量现代化

许和宝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回顾中国共产党探求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智慧。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道路之“变”

中国共产党在探求共同富裕百年进程中始终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原则。相应地,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百年实践之路也充满着“变数”。

(一)动力系统更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驱动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阐明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生成独具特色的发展动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借鉴别国推进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开启了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在此过程中,党一再强调发展重工业和人民生计同等重要。可见,党早已将推进现代化和人民利益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邓小平指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不仅明确了当时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是“小康社会”,还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此后,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任务书和时间表更加明晰且稳步推进。到党的十五大,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历史前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擦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价值底色。我们追求的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小康社会”由建设到建成并开始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

综上所述,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一直秉持动态思维,并始终坚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

(二)目标要求升级: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①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这是对我国共同富裕战略新的目标定位。

一方面,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建立在我国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1953 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首次提及共同富裕,并强调要向城市工人的生活水平看齐。这是根据当时我国城市工人大多比农村村民的生活条件更优渥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邓小平提出,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鉴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安排部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性地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的时代要求。可见,每一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性调整都是依据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求的提出是建立在实施共同富裕战略新的历史阶段基础上的。《资本论》指出,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带来社会资源的共享,反而会加大贫富差距,加剧两极分化。因此,不仅要创造出更多社会财富,还要建立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制度。当下,我国早已解决物质匮乏问题,但与之而来的是要解决好《资本论》提及的“社会财富增加与分配两极化”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解决“有没有”问题,也要解决“好不好”难题。而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便是要在解决“有没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以破解科学分配之难题。

(三)战略部署迭代:“三步走”向“两步走”的跨越

1987 年4 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同年11月,党的十三大将这“三步走”具体规划而出③第一步:1981年-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000年-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历经十年积淀,党的十五大对其进行细化,划分出三个阶段目标④2000-2010年小康生活更富裕,2010-2020年经济更发展制度更完善,2020年-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奋斗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到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两步走”战略⑤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步走”转为“两步走”,不仅意味着将原先制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时间提前了15年,还说明了党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也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这样的部署调整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的逻辑依据。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制定“两步走”战略的理论逻辑。从唯物辩证法出发,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由多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存在一定的运行规则。“两步走”战略也如此。从时间上看,“两步走”由两个15 年构成,必须历经第一个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夯实奠基,才能顺利开启第二个15 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征程。另一方面,对“三步走”的深化拓展是“两步走”战略出场的实践逻辑。“两步走”在承接“三步走”战略基础上,不仅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间提前至2035年,使人民群众能够更早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还延伸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即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美丽”要求,力求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此勾画出中国在新时代的光明愿景。

综上所述,“三步走”向“两步走”的战略调整,既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理论支撑,也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接续奋斗的实践依据;不仅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奋斗路径,也为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道路之“不变”

回顾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百年推进史,其推进路径方法虽不断与时俱进,但背后的设计基础、价值导向和内在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从未改变。

(一)设计基础不变:坚持问题导向,规划战略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百年来党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便是最好的印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一盘散沙”的社会状态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提出“耕者有其田”政策,组织开展土地革命,以此调动穷苦大众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力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为实现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推进工业化进程。但“建国之初的人均资本存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要素禀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严重不匹配。”①孔立,陈琼.从反贫困向共同富裕:建党百年的实践探索与演进脉络[J].农业经济问题,2023(5):114-132.据此,党选择以公有制经济为“底盘”结合计划经济的组合方式,对社会全体生产要素进行直接配给,以提升产出效率。以此发展模式,“1950——1977 年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11.2%”②刘奕麟.新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历史经验研究(1949-2019)[D].东北财经大学,2022.,增速远高于同期的美国和苏联的增速,这为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创造能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突破长期单向国内循环和计划经济的束缚,中国共产党提出“内外并进”的发展战略。对内发展多元化经济形式,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社会生产中,并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以此消弭计划经济对效率提升的负面影响;对外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助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至2000年,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总体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提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全覆盖式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共同富裕迈出重要一步。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呈现样态均有差异,但背后的设计理念却一脉相承,即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战略部署,以问题导向意识牵引发展战略升级。

(二)价值导向不变:坚守初心使命,推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2.党百年来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正是其坚守初心使命最生动的写照。

1925 年,毛泽东在《政治周刊》发刊词中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④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可见,自党成立之初便将“人民”与“富裕”牢牢地粘合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并没有陷入权力异化的历史窠臼中,而是依旧坚守初心使命推进共同富裕。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此后,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以此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地基”。在此期间,党进一步阐明了“人民”和“共同富裕”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江泽民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胡锦涛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④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以此可见,党不仅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动摇,更是将“人民”与“共同富裕”融为一体,深入到党的生命肌理之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性,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

回顾党共同富裕的百年推进史,不难看出表象的战略变化是为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所做的切实部署,但内在的初心使命坚守是党推进共同富裕永远不变的价值导向。

(三)内在要求不变:坚定“两种文明”协调发展理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受到资本逻辑牵制,无产阶级处于“物质贫困”和“精神贫瘠”的双重困境中,若想改变此情况,社会主义是唯一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以此出发,提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创新论断。此论断积淀于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进程之中。

近代中国之所以受尽屈辱,既是因为器物上的“弱”,也是因为精神上的“贫”。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带领人民大众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另一方面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实现了在政治和精神上都由人民自己做主。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提出以“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战略提升国家物质水平的同时,还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他同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之后,江泽民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⑧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1.胡锦涛同样强调,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要“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既要使人民“口袋富”,也要“脑袋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党在推进共同富裕百年进程中内在要求始终不变,一贯坚守“两种文明”协调发展理念。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道路“变”与“不变”的现实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⑩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回顾历史不仅是为了知道过去“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未来“怎么去做”。

(一)在共同富裕战略驱动升级中强化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⑪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8.在共同富裕战略驱动升级中强化党的领导是如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一方面,以党的坚定信仰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思想保障。伟大思想引领伟大行动。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党的坚定信仰为推进共同富裕百年战略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障。当下正处于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关键期,更需要以党的坚定信仰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思想护航,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融入共同富裕战略的制定过程,为共同富裕的战略谋划提供理论启发、方法参照和精神动力,以党的信仰之力构筑共同富裕思想“合力”,为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党内外共识。

另一方面,以党高超的执政水平助推共同富裕的贯彻落实。伟大行动离不开科学指导。从实践维度看,共同富裕战略的推进绝非易事,利益藩篱的破除、政策壁垒的打通和改革合力的凝聚等问题,都是推动实施共同富裕的障碍,若想解决这些困难,必须依靠一个具有强大号召力和统筹力的政治力量。回顾历史,只有党高超的执政水平才蕴含着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力。新时代,若想将共同富裕战略向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党高超的执政水平为关键引领,才能带动全面改革、革除利益藩篱以及凝聚起推动共同富裕的各方力量,也才能将共同富裕战略转化为实际举措并落实到基层。

(二)在共同富裕推进全过程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2.当前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口浪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思潮侵袭而来,更加需要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引领共同富裕航向。

首先,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恩格斯指出,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0.。因此,要进一步激发每一环节的生产潜力、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以推动生产力持续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物质根基。其次,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动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论证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病,指出私有制是造成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根源所在,“是这个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4.。在共同富裕的推进中必须以公有制为所有制根基。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警惕非公有制经济操控经济命脉,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最后,坚持循序渐进的共同富裕推进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指出二者分配原则的差异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同的现实情况,表明共同富裕是具有系统性和历史性的工程。当前,我国虽已实现全面脱贫,但还存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这些都是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绕不开的难题,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才能得以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④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要稳扎稳打,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持久用力,久久为功。

(三)在不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坚持人民中心主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⑤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4.

第一,要始终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下,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其中不乏鼓吹“唯经济论”“第一是发展经济,第二是人民”等论调。据此,要警惕“唯经济”取代“唯人民”,始终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穿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推动社会经济全方位改革,释放发展动能,以人民的需要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发展经济是为了人民的初心,防止经济至上代替人民中心的情况发生。

第二,要在解决“有没有”问题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难题。进入新时代,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在物质层面已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精神需求也随之更加多元化。推进共同富裕也要更加全面,要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以此构建起高水平的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平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在共同富裕高质量推进中激活社会发展新动能

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时代背景下,接续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要以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予以支撑。针对当前“以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①侯茂林.《哥达纲领批判》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2):8-16.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②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 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1).,这为接下来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一方面,要推动高质量创新改革,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当前,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中还存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对此,要抓住改革契机。首先,逐步将“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道路,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持久丰裕的物质财富。其次,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质量型、内涵型、创新型产品,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最后,深化产业结构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创新,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

另一方面,要构建高质量共同富裕治理体系,多措并举推动社会动能持续释放。共同富裕高质量推进,需要在行政层面制定出科学的制度予以支撑。首先,各级政府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大“分配蛋糕”,筑牢公平分配的“物质堤坝”。其次,各级政府既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防止已脱贫再返贫,又要打通城乡要素流通壁垒,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最后,组建一支能够领导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高水平干部队伍。高质量的共同富裕治理体系从制度转为实践,必然离不开高水平的干部队伍来落实。要对这支队伍开展共同富裕常态化教育,激活干部队伍能动性,将“要我做”转为“我要做”,使干部队伍在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敢担当、有作为。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之路既有着形式创新之“变”,又有着坚守使命的底色“不变”。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顺应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进而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高质量现代化
共同富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