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艳
毫无疑问,与众不同是自然生命的本质属性,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根本。试想,假若众人如同一个模具所出,长着同一副面孔,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这与天地混沌之时的蒙昧有何二致?故而这丰富烂漫的世界是由与众不同的人、事和景观组成的。只是一些人将这一词语误读,以畸形扭曲的方式对其进行错误诠释,让“与众不同”失去了其本意。
他们以为招摇过市是与众不同,哗众取宠是与众不同,恶语相向抑或触犯法纪是与众不同。这就不难理解何以周遭有那么多怪异的事情,网络世界又为何如此喧哗嘈杂。那些自以为的“不同”,只会招来人们的不满与嫌恶。他们在低劣的“不同”中,归于俗流。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须明确极为关键的一点:真正意义上的“与众不同”必然存在其尺度与标准,而我们必须依此还原“与众不同”纯净而尊贵的本来面貌。
与众不同有一个重要特质——“冷”,冷静,客观。当人具备这样的特质之后,他便不会被人潮淹没,不会为乱象迷惑,而是自觉地选择退居旁侧,自高处俯视一场众人的“狂欢”。此时,他虽离人群不远,却在静观默赏之中拉开与众人的距离,保持自我意识的清醒。即使什么都不曾做,他也已在意识与精神上傲然挺立,与众不同。
当然,与众不同也不全然是“冷”,还须有“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桀溺于种田时如此向孔夫子抱怨。子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无道,有人选择了避世,无所作为;而真正出类拔萃的智者不畏艰难,不顾险远,拒绝消极地逃避。这一切是出于他们对社会、人类未来的热切企盼。凭着这“热”,他们踏进了荒芜山谷,迈上了荒无人烟的崎岖之路,成就了无限风光,他们因此而与众不同。
可以说,我们的与众不同源于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蓬勃的生命力量。譬如法显自长安前去印度的途中,以67岁高龄翻越帕米尔高原;譬如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日日思索哲学本源……他们身上迸发出的惊人的生命火光,照亮寰宇,与众不同。
觉醒之人会发现,与众不同之人各有其异,而“与众不同”自身评判的标准却是相对统一的,即必须符合世俗传统的美善准则,同时体现世人共同的坚守。与众不同,须“冷”亦须“热”,须异也须同,如此方可淬炼出真正与众不同的自我。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
点评
作文先说“这丰富烂漫的世界是由与众不同的人、事和景观组成的”,再选用逆向思维针对“一些人将这一词语误读,以畸形扭曲的方式对其进行错误诠释”进行批驳,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推出核心观点——“真正意义上的‘与众不同必然存在其尺度与标准,而我们必须依此还原‘与众不同纯净而尊贵的本来面貌”;主体部分就顺着“尺度与标准”,紧紧围绕“须‘冷亦须‘热,须异也须同”加以剖析,其思维辩证,说理充分、透彻。
本文颇具文学味,如“凭着这‘热,他们踏进了荒芜山谷……他们因此而与众不同”这样的诗性表达,又如结尾段收束全篇时选用了“淬煉”一词,都让人印象深刻。作文注重对“与众不同”的概念界定,注意有理有据、富于逻辑地展开论述,尤其是强调“还须有‘热”,强调“必须符合世俗传统的美善准则,同时体现世人共同的坚守”,逆向思维,提出洞见,运用丰富材料论证观点,高人一筹。
【唐惠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