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探究

2023-04-16 23:01董世斌耿书新
传播与版权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华时代传统

董世斌 耿书新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地方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丰富高校文化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落实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地方高校应以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高校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下地方高校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关键阵地,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地方高校教育的內容与根基,为地方高校文化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知识补给,同时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可见,地方高校不仅承担着为党、为国家培养青年才俊的责任,还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下地方高校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不仅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还是在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繁荣与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在如今文化自信的时代话语背景下,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支柱。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新时代下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地方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培养杰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教育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地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工作中,是新时代下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能够唤醒大学生群体保护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豪感。同时,地方高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高校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承担起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2.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2]因此,新时代下地方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融合逻辑:教育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实现文化育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和记录了我国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变迁,折射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观以及谦逊有礼的文明礼仪观等精神面貌,具有多样性与异质性[3]。文化贯穿于社会进程的方方面面,体现国家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理念。换句话说,每一段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内涵又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正常运转的参照。不论是当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于先进技术的新表达,还是社交媒体时代由受众创造的其他文化,都体现文化的发展逻辑。比如儒家、墨家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千年仍历久弥新,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人文理念及对和谐的追求,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发展有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儒家思想反映了当时文人在国家政治方面的理想追求,力求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国家。而墨家推崇兼爱理念,要求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而且对陌生人应以礼相待,这与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相通。儒家等思想贯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当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民众的思想与价值观念、社会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时至今日,儒家等思想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被创新性传承,尤其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紧密联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与教育逻辑的互动

教育是育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属于文化的构成领域。从文化的功能来看,文化对人的熏陶、对人思想的洗礼,其实也是强调文化具有教育的作用;而教育通过文艺作品进行知识传授,规范人们的行为,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化,因此从定义逻辑来看,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包含、融合的关系。从实践逻辑来看,一方面,文化是教育的基础与内容,地方高校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以及红色精神教育,在丰富高校文化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当今的全球化以及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理念贯穿国家发展规划,为了能够让人才培养满足新时代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需要,地方高校应从原先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4]。正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人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5]。因此,不论是从二者的定义逻辑,抑或是从实践逻辑来看,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地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不仅符合新时代对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强国”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对文化传播来说,地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能够让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全面的认知,进而积极承担起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价值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一)以仁爱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墨家、儒家思想即使传承数千年,仍对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追求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人格的标识[6],符合高校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更符合各地方高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目标,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文化资源。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德育”中,要培养出具有正确政治素养与方向、高尚的思想品德、心智健全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为先”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高要求。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德”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多次强调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而互联网中信息生产的主体多元、信息内容的复杂不免会对大学生思想造成冲击。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中的主要群体,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以“仁爱”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修養,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能够防止校园恶性事件、网络舆论恶性事件的发生,也是地方高校落实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与教学职责的重要途径。

(二)以自强增强大学生身心意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对人们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古代的戚继光抗击倭寇,抑或是近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禁鸦片,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抗挫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是中华儿女面对挫折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时代文化气息。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7]目前,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环境,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自立自强,地方高校要弘扬工匠精神,锤炼大学生意志,培育其勇于攀登、乐于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使其肩负起助力国家文化发展建设的重任。

当今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冲击。地方高校将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理念与思想融入教育中,让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华儿女自强自立、患难与共的奋斗史,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压能力,使其具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与思想品格。这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要求,还是当今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要“与时偕行”的体现[8]。

(三)以创新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

《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与时俱进是个人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动力[8]。创新这一精神对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从古代历史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保留至今的历史文化建筑、手工艺等都是中华儿女实践创新的结果,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进行创造创新的精神。从现代历史来看,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更是令国人感到自豪,载人航天、高铁等无不体现着创新精神。而创新这一理念本身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根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并被人们所传承,也是经历了时代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其实质在不断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也应秉持创新这一理念,尤其在新时代,地方高校进行创新能够为自身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经历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地方高校育人的宝贵资源。因此,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一致性。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育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创新精神作为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所践行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下更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地方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创新精神,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四、融合路径: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一)认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觉悟

认知是各种形式的总称,既包含内容,又囊括过

程[9]。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应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内涵特征。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其作为文化传播主体对作为文化传播客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个人认知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其应根据院校所在地域,将本地的非遗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优秀文化纳入课程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更具吸引力,并且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其在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要注重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价值的内容,寻找各地域间、各民族间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成深刻的认知,在感悟、体验中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场地补充,整合各省的优秀文化资源并进行展览,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文化阵地的效能[4],传播本地乃至全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高校文化建设引入新鲜内容,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觉悟。

(二)情感:以“情” 搭建桥梁,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立足文化自信不仅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式,还是滋养大学生思想的前提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人文资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地社会实践创造,并历经后人所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价值。地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文化精华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肩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的体现,也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实践之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地方高校要注重“情、意”元素的使用,俗话说“以情动人”,主要是通过调动人们的生理反应以及行为反应来实现。因此,地方高校更应重视精神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传统美德等精神遗产,其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地方高校通过对中华民族反抗外来的侵略与压迫、不畏强权的历史故事的讲述或者创造性改编,组织大学生观看 “技术+文化”创新类节目,通过向大学生展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重温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艰苦奋斗史,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共情,调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因此,地方高校开展融入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

(三)认同: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认同”是人们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对一件事物所产生的心理接受,也是对“认知”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认同更加强调人们在心理上对某事物所产生的认可的心理活动。大学生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不应只停留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面的认知,而是在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理性认识之后,对本民族、本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感。人们在对某事物产生心理认同、心理接受的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所产生的情感驱动力起到了催化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过程中,应以积极吸收、融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主,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尤其是要以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选取最能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知识,如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书法绘画等进行课堂展示,让大学生对这些文化产品进行综合的判断与分析,使其能深刻体会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地方高校应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的故事,使大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领会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民族情感认同,以这种共通的民族集体记忆,实现大学生外显性的文化认同和内在性的文化认同相融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感悟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因此,地方高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根基,在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高校文化。

五、结语

华夏文明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其精神内涵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国家和民族若要实现复兴,则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来源,而实现民族复兴则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强调教育兴国,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以优秀人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地方高校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融合的路径,积极推动我国“文教”融合大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与价值观带来负面冲击,地方高校通过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全面认识与把握,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纠正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偏差,使其在充分感知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新时代下高校教育实现“育人”使命的新体现,对大学生、对社会和对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二十大受权发布)习近平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EB/OL].(2022-10-16)[2023-01-12]. http://www.xinhuanet.com/2022-10/16/c_1129066869.htm.

[2]石伟,夏淼.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EB/OL]. (2022-4-15)[2023-01-1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415/c40531-32399597.html.

[3]李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功能的耦合及其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44-47.

[4]郭莉莉.浅谈新时代下的文教融合发展:以传统文化为例[J].大众文艺,2022(16):217-219.

[5]黄汀.培养新时代青年要遵循“六个下功夫”[EB/OL].(2019-05-06)[2023-01-1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506/c40531-31065926.html.

[6]朱小芳.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11-13,18.

[7]盛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J].红旗文稿,2022(07):29-31.

[8]庞乃燕,彭俊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耦合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9(09):

36-39.

[9]陳小波,周国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4):69-71.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新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SXHLX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世斌(1971—),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耿书新(1998—),女,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华时代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