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年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04-16 23:01:46梁安妮
传播与版权 2023年7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文献

[摘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背景下,文章分析高校红色资源传播经典案例,认为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9—2022年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从文献的时间、来源、作者、研究机构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分析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状况,总结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特点、问题及对策,为研究者开展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色文献;高校;计量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红色资源是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蕴含着浓郁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几年在防控新冠疫情中所形成的抗疫精神既弘扬了红色革命精神,又展现了疫情防控特质,既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又彰显了新时代价值导向。高校要弘扬好革命文化,实现红色资源的育人效果,因此,研究高校红色资源的文献计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红色资源传播经典案例分析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开展了基于高校红色资源的传播活动。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打造了“第三空间”,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和传播红色资源。江南大学图书馆结合江南特色和红色精神,以“温党史辉煌,沐江南书香”为主题,选取阅读推广大使,打造“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模式,搭建红色信息共享空间,提升阅读服务效能。南通大学图书馆组织开展书目推荐、视频展播、红色书展、红色电影展播、21天党史学习打卡等活动,积极打造“四史”学习教育平台。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本馆红色资源的优势条件,在图书馆一楼和二楼分别设立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和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综合展演区,丰富了红色校园文化精神。可见,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红色基因,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数据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本研究数据源自CNKI(中国知网)平台,笔者通过文献计量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日有关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以高校、红色资源、红色文献为检索词,按照全文检索共得到547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报纸、图书文献,借助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分析指标包括:文献的时间、来源、作者、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基于此,文章总结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特点、问题与对策,为研究者开展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提供依据。

(一)文献时间分析

某领域或专业特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文献数量可以大致反映该领域或该专业在该阶段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笔者对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在547篇文献中,学术期刊论文为347篇,学位论文为117篇,占比分别为63.4%和21.4%。从图1可看出,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的最早发文时间为2009年,2009—2017年发文量波动增长,部分年份发文量较少,甚至仅为个位数(如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自2018年起,发文量迅速增长,均在20篇以上,2018—2022年发文量快读增长,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及学术传播度不断提升。从图1还可发现,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发文量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不仅关联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还关联国家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经济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顺利召开,在加强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红色资源的建设与传播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这说明高校红色资源研究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二)文献来源分析

分析检索得到的547篇文献,笔者发现文献发表的期刊达到30种,但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为15篇。这说明该研究还需要深入发掘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载文量排名前3的专业期刊是《图书馆学刊》《河南图书馆学刊》《大学图书情报学刊》,载文量分别是15篇、14篇、9篇。这说明高校红色资源的相关研究在期刊刊载上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

(三)文献作者分析

笔者以作者数量为标准分析文献作者的情况,通过表2可看出,在筛选的547篇文献中,个人独立完成的文献共358篇,占文献总量的65.40%;2人作者的文献共131篇,占文献总量的23.90%。这说明目前高校红色资源研究主要是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图书馆界对其研究的合作仍有待加强。此外,高校学者是红色资源研究的主要群体,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仍须保持其研究的主导地位,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四)文献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表3可看出,在547篇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省(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7篇)、山西省(13篇)、湖南省(12篇)、贵州省(12篇)、江西省(10篇)、湖北省(8篇)、江苏省(7篇)、山东省(6篇)、河北省(6篇)、四川省(5篇)。文献研究机构所在区域的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或红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例如,1925年,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支部成立[2]。另外,《广西党史》杂志以及《红色传奇》《湘江,为你守候》等史料丰富的期刊和红色书籍在广西相继出版。

发文量排前10的研究机构有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总共发文100篇,其中发文最多的是井冈山大学,共发文10篇,占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论文总量的10%。笔者从被引频次进行分析,研究机构发文被引次数总量为594,被引次数排名前3的研究机构为井冈山大学(132次)、百色学院(81次)、贵州师范大学(57次),分别占被引总量的22.2%、13.6%和9.6%,篇均被引次数分别为13.2次/篇、13.5次/篇,14.25次/篇,总体趋势相同。笔者从下载频次进行分析,研究机构发文下载总量为34299,下载次数排名前3的研究机构为贵州师范大学(13568次)、湘潭大学(7716次)、南京大学(6116次),分别占下载总量的39.6%、22.5%和17.8%,篇均下载次數分别为3392次/篇、964.5次/篇、873.7次/篇。可见,高校红色资源文献的建设、传播与育人研究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可能与高校的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教育科研的教学形式有关。

(五)文献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一般从标题、主题、摘要或正文多次提到的词中提取,其反映了整篇文章的侧重点,论文的关键词一般是3—8个。每个关键词与文章标题、摘要、正文都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关键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阅读力,从而使读者深入领会文章的论点。2009—2022年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关键词中频次出现20次以上的词汇分布见表4。从筛选的547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主题词频次出现20次以上的词汇按频次高到低分别为红色文化、红色文献、红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高校图书馆、图书馆、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可见,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文献高频高频词呈现趋势与主题词呈现趋势是一致的,关键词可以揭示文献的主题,间接表达全文的主题思想。

为了增强关键词统计的有效性,笔者使用Note-Express对搜集到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剔除“运用”“对策”“价值”等指向无关的词汇,并合并“党史学习”“党史”“开发利用”“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词汇。关键词中频次出现20次以上的高频词汇共词分析矩阵见表4,这些词汇的共现次数矩阵集中反映了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高校红色资源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一)宣传意识有待增强

从2009—2022年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可看出,前10年该领域研究的文献量和关注度较低,直到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研究学者才更重视高校红色资源的建设与传播。另外,高校红色资源的宣传推广仍沿用传统的宣传模式,现有的宣传形式不足以吸引师生关注,且互动性较低。很多学生对高校图书馆中的红色资源只是简单了解,教师也仅使用一些固定的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高校宣传红色资源的意识薄弱,导致很多资源或自建数据库无法发挥有效价值,降低了红色资源的利用率。

(二)研究地域分散,合作度较低

图书馆界关于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合作较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红色资源研究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同单位的作者合作较少,不同单位的作者几乎没有合作。第二,研究机构所在区域的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红色资源研究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或红色资源较丰富的省份,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科技水平、經济建设、教育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各省份的成果产出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研究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存在共通之处,但各地红色资源的特色和价值仍需要研究学者深入挖掘。第三,文章分析的文献主要是高校红色资源的文献数据,研究维度比较片面。目前主要收藏红色资源的机构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党史办等,但各机构之间联动较少,难以有效实现红色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利用。

(三)内容相对单一,开发和利用不足

通过高校红色资源研究文献关键词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具体包括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旅游、党史学习教育、数字人文等方式。目前,诸多高校图书馆的红色阅读区域建设成效仍有待提升。一是高校红色资源文献类型未能实现全覆盖。高校图书馆的红色阅读区以图书为主,数量有限,网络平台上的红色资源也有限,主要包含数据库商提供的资源,如中国知网、网上报告厅、试用数据库等,其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亟待加快。二是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有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开设了党员活动室,但陈列布局不够合理且空间狭窄,没有设置标识标牌引导读者借阅,基本上只是简单的图书展示和固定的电子图书借阅机,不能及时更新红色资源。三是高校图书馆的参与性、互动性红色体验活动较少,管理方式不够精细化。近年来,针对普通用户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受到欢迎,高校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在组织育人活动时通常需要根据主题进行相应资源的集中整理,但目前高校图书馆对这类活动的支持力度还不足[3]。

四、高校红色资源研究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挖掘提升,强化宣传推广

高校图书馆要深度挖掘和整理红色资源,收集整理本土红色革命书籍、文献,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推广,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故事入心入脑。

一是针对大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例如,高校图书馆可开展红色书籍推荐、红色视频推荐、红色朗读、红色书籍读书分享会等活动[4],配合专业馆员讲解,以多种方式推广红色资源,让大学生了解和使用图书馆中的各类红色文献资源。二是针对教师开展主题党日学党史、工会活动观党史活动。高校的每个学院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一次工会活动,让教师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党史、锤炼党性。三是将微视频或图文结合的文章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高校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OA系统、读者交流群、学校官方抖音上发布,提高红色资源的关注度。高校图书馆利用好微视频这一新载体,传播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能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对凝聚人心、提升民族向心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多元协作主体合作共建

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多元协作主体的参与。高校图书馆要始终坚持共建共赢原则,全面推进红色资源所属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党史办的深入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负责协调、组织多元化协作主体进行深入合作。从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的收藏地点都是比较分散的,因此不同图书馆共同整合和开发红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特别是以革命文化为背景的图书馆联合开展红色资源建设,建立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网络,编制红色文献联合目录,不仅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红色资源共享,而且有助于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红色资源服务。

(三)重视高校“红色书屋”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充实红色资源馆藏,完善配套功能,突出红色主题,建设“红色书屋”,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并将红色资源讲解员纳入本馆教育培训战略,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另外,高校图书馆根据各大数据库资源和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可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依托本地红色核心景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红色夏令营等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

[2023-01-19].https://dysw.cnki.net/fjxzc/article.html#8.

[2]广西现代革命简史[EB/OL].(2017-07-20)[2023-

01-19].https://www.gxzx.gov.cn/html/wszl/wszl/364.html.

[3]田原.“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图书馆学刊,2022(08):1-8.

[4] 吴红梅.高校图书馆在搭建红色育人平台中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4-6.

[作者简介]梁安妮(1988—),女,广西平果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图书资料系列馆员。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文献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