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琳
答案:不一定。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一些强迫行为:出门要检查两三遍是不是锁好了门;房间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塵不染;图形要排列得对称、均匀……但实际上,这些最多可以称为强迫状态,并不能达到强迫症的程度。有时候,有一点强迫状态反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但是,如果这些观念和行为反复出现,甚至每次持续几个小时,你明知道它没有意义但却摆脱不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就需要引起警惕,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答案:不可以。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因反复自行减停药,常常导致疾病复发。具体而言,就是许多患者在首次或多次治疗后,在病情有明显改善或接近痊愈时自作主张减药或者停药,结果病情迅速发生恶化或复发,以致不得不重新治疗。这就使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难度大了许多。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个治疗原则——遵从医嘱,全程足量足疗程治疗。
答案:不可以。
不少人认为心理问题就是自己的想法出了问题,只要一个人够坚强、够努力且不“矫情”,就能克服不良想法。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表现,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大脑出现了异常,只不过这个异常是很难通过仪器检测到的病变的呈现方式。所以,如果你身边有罹患心理/精神问题的人,请不要指责他们不努力、太脆弱,就像腿骨折了无法行走一样,这不是靠个人的主观意志就能够克服的,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治疗。
答案:不是。
焦虑是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焦虑并不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因为情绪本身不分对错。比如,当我们面对重要的人与事时感到焦虑是正常的,出现焦虑并不等同于疾病。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能充分地调动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警觉性。但如果你正在饱受焦虑的困扰,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方式来调整状态:提高对情绪的觉察力、反思焦虑背后的原因、创造正向的情绪体验、聚焦在力所能及的行动等。
答案:不是。
和生理疾病一样,精神疾病经过正规治疗是可以取得理想疗效的。很多精神疾病只要治疗得当,就能在短期内见到明显疗效(当然不像感冒吃药一样那么迅速),后期遵医嘱服药、定时复诊就能够稳定病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和高血压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一样,有的精神疾病也需要一直有药物的辅助,但是可以不影响正常生活;而有些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只要生活调节得当,也是完全可以停药的。
答案:不可以。
是否有精神心理疾病,不是靠网上的问卷测出来的,而是由专业人员诊断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无法单凭一个心理测验结果就下定论,理测验的结果对诊断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辅助作用,仅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真正科学的诊断需要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收集各种信息才能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