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中暑的兽医诊断治疗探究

2023-04-16 21:38孔祥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3期
关键词:肌注圈舍降温

孔祥霞

(莒县东莞畜牧兽医站 山东日照 276500)

中暑,是猪热射病和日射病的统称,病猪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大量饮水、肌肉颤抖、呼吸急促、痉挛抽搐等。该病主要是由于夏季生猪长时间遭受强烈光照直射,圈舍通风不良,机体散热差等因素所造成的。为避免病猪死亡,减少经济损失,及时诊治患病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病原因

研究表明,最适宜生猪生长的温度为15~24℃左右,如温度持续>35℃,则会导致环境潮湿闷热,进而导致生猪出现中暑等现象。夏季气温高,尤其是进入三伏天后,光照强烈,气候炎热,如生猪圈舍简陋,缺乏相应的防暑降温设施,遭遇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后即可诱发日射病;如圈舍饲养密度过大,圈舍通风差,温度高,湿度大,影响生猪机体散热,大量热量积聚在生猪体内无法排出,即可诱发热射病。猪中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猪,尤其是肥胖猪、老龄猪、幼龄猪、虚弱猪,由于其心肺功能差,夏季机体代谢弱,因此中暑的几率更高。除此之外,夏季生猪饮水不足、盐分缺失,长途调运,亦可增加猪中暑的概率。

2 发病机理

生猪生长发育时,自身代谢可产生一定的热量,生猪散热大多是通过蒸发、对流等方式完成的,如环境温度>31℃,湿度>55%,则会对猪的散热造成影响,热量无法散失,导致生猪体温急剧升高。如环境温度>35℃,湿度>65%,会导致生猪体温逐渐接近濒死临界值(41℃),进而引发中暑。中暑的病猪,流经肺循环血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进而出现肺水肿和肺充血等症状,心脏负担明显加重,最后心力衰竭致死。

3 临床症状

中暑生猪不愿进食,但大量饮水,嘴角有大量泡沫,精神萎靡,呕吐,易惊厥,易痉挛,易抖动,走路不稳,眼结膜充血,体温升高至42~44℃,气急喘粗,呼吸急促且困难,可达80~100 次/min,脉搏100 次/min 以上,大量出汗,异常兴奋,心律不齐,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障碍,肺脏肿大,鼻端有泡沫,呈粉红色,后期病猪脱水,卧地不起,止排汗排尿,静脉塌陷,四肢划水,逐渐昏迷,最终窒息或心肺功能衰竭死亡。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可发现嘴唇、皮肤呈紫红色,血液不凝固,颜色为暗红色,脑组织水肿并伴有充血表现,鼻腔内有大量血样状泡沫,气管和支气管内积聚大量分泌物,呈泡沫状,心脏出血,心包膜出血,脑膜水肿,脑充血,脑脊液增多,肝肾变性。

5 诊断要点

猪中暑临床诊断时,有经验的兽医人员结合病猪的临床典型症状表现即可做出相应的判断。需注意,猪中暑和脑膜炎、食盐中毒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工作。猪脑膜炎,病猪异常兴奋,持续转圈,磨牙,发出嘶哑声,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经降温处理后无效;猪食盐中毒,病猪喜饮水,但无尿或排尿少,大量流涎,呕吐,盲目前冲,角弓反张,抽搐震颤,后期陷入昏迷。

6 综合治疗

6.1 物理治疗

1)冷敷法。针对处于中暑初期且症状较轻的病猪,可采用冷敷法,用凉水(井水最佳)浸泡棉被、湿布后敷在病猪头部、心口等位置,或者可直接用凉水喷洒病猪的头部、胸部、全身,或用凉水灌肠。冷敷法可起到不错的降温效果,能加快血液循环,帮助病猪恢复平稳呼吸。当病猪体温降至39℃后即可停止冷敷。冷敷期间应营造通风的圈舍环境,同时肌注地塞米松,按照2mg/kg·bw 剂量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2)刺激法。针对中暑后昏迷的病猪,可将大蒜、生姜捣碎后抹在病猪的口鼻处,病猪呼吸时可吸入刺激性气味,诱导病猪打喷嚏苏醒。亦可皮下注射安钠咖5mL+尼可刹米注射液2mL,利用药物刺激病猪苏醒。

3)放血法。在中暑病猪的耳部、尾部端处消毒并放血,放血量控制在200mL 左右,然后喂服病猪干姜、大黄、樟脑混合液10mL,或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mL 亦可。

6.2 西医治疗

针对中暑较重的病猪,可肌注10%安钠咖10mL;针对出现脱水的病猪,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g;针对异常兴奋的病猪,可肌注盐酸氯丙嗪,按照2mg/kg·bw 剂量使用;针对高烧的病猪,可肌注磺胺嘧啶10mL 或肌注青霉素80 万IU;针对心衰虚脱的病猪,可肌注0.1%肾上腺素2mL 或肌注尼可刹米注射液2mL,并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00mL 和5%碳酸氢钠溶液150mL;针对心肺功能不全的病猪,可肌注10%安钠咖注射液10mL;康复阶段可适当喂食2%氯化钠溶液。

6.3 中药治疗

中兽医将猪中暑称为黑汗风,治疗时应遵循清热解暑、镇静开窍等原则和要求。针对症状较轻的病猪,可采用“清暑香薷汤”治疗,取香薷25g,炙杏仁、藿香、佩兰叶、知母、青蒿、陈皮各30g,滑石90g(先煎),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分早晚2 次服用,1剂/d,连服3d;针对中暑症状较重的病猪,可采用“白虎汤”合“清营汤”治疗,取生甘草25g,知母、黄芩、金银花、青蒿、生地、玄参、竹叶各30g,西瓜皮1kg,生石膏300g(先煎),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分早晚2 次服用,1 剂/d,连服3~5d[1]。

7 预防措施

7.1 选址建舍

生猪养殖前,做好选址建舍工作非常重要。养殖人员应在将猪场建设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植被较多的位置,营造冬暖夏凉的环境。要保证圈舍周边有充足、干净的饮水,满足猪群夏季饮水需求,确保干旱时不断水。禁止低洼地建造猪舍。要控制好圈舍朝向,以坐北朝南最为适宜。要合理规划生活区、养殖区,避免各个场区之间相互污染。要重点做好猪舍隔热设计工作,猪舍外墙可用石灰水涂成白色,提升光照反射能力,减少热能的传递。

7.2 通风散热

夏季气温高,应及时将猪舍顶部的篷布、塑料薄膜等撤掉,加快散热。可在屋顶铺设麦秸、稻草等,增加隔热效果。要及时开启猪舍内的门窗,加快空气流通。门窗可安装纱窗,防止圈舍内进入蚊蝇。必要时,可在圈舍内安装风扇、排气扇,满足高温季节和时间段降温需求,降低猪中暑的概率。规模化猪场,可设置空调系统,确保夏季生猪健康生长。

7.3 蒸发降温

首先,夏季可用凉水冲洗猪体,养殖人员可设置滴水降温系统,每间隔1h 滴水降温1 次。或通过喷雾、喷淋的方式降温,净化空气,但应注意洒水降温会增加圈舍湿度。其次,在屋顶设置喷淋系统,降低屋顶面温度,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最后,可应用水帘降温法,通过在机械通风的进风口位置设置不断加水的水帘,用风扇对水帘吹风空气经过湿帘时由于水分蒸发,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2]。

7.4 绿化环境

规模化猪场,养殖人员可将速生杨栽植于猪舍四周,亦可在地面铺设草皮,进而有效绿化养殖场周边环境。小型猪场及散养户,可在猪舍前后搭建遮阳棚,减少阳光直射。或者亦可栽植一些藤蔓类植物,如:西葫芦、丝瓜等,均可起到不错的遮阳效果,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同时也能够猪群提供一些青绿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投入。

7.5 日粮配合

夏季气温高,养殖人员应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食量,如:冬瓜、青菜、西瓜皮等等,减少高能量饲料喂食量。要结合季节性因素调整控制日粮中能量饲料、青绿饲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进入夏季后每只猪每天需喂食青绿饲料1.5~2kg,能量饲料降至45%~50%。同时每间隔2d 内服一次食醋60g,或每间隔1d 饮用1 次绿豆汤,或每间隔1d 喂食1 次西瓜皮或西瓜,均可起到不错的避暑效果。此外,高温季节可将0.2%碳酸氢钠拌入饲料中喂食猪群,防止猪群出现热应激的现象。

7.6 喂料时间

夏季气温高,尤其是11—14 点这一时间段,是一天中的最高温时间,此时要尽可能地减少猪群活动量,并灵活地调整喂料时间。实验表明,夏季分别在早晨5—6 点、中午10—11 点、下午6—7点喂食最为适宜,同时要在每天上午9 点和下午3 点补充1 次青饲料,同时饮用适量0.5%食盐水,可显著降低猪中暑的发病率。需注意,夏季喂料时应检查饲料情况,避免喂食猪群发霉腐败的饲料,饲槽中如有积料,应及时清理干净,防止腐败后仍被生猪食用。夏季可改喂湿料,增加猪群水分补充,防止水分不足造成脱水[3]。

7.7 饲养密度

夏季饲养密度过大,亦是诱发猪中暑的重要因素。因此进入夏季后养殖人员要适当调整饲养密度,结合生猪日龄及时分群,避免过度拥挤。实验表明,夏季育肥猪每只占地1~1.2m2为宜,公猪每头占地2.2m2,种母猪每头占地1.5m2,哺乳母猪每头占地3m2,断奶仔猪每头占地0.3~0.5m2。母猪、公猪最好单独圈养,育肥猪每群控制在15 头内,仔猪每群控制在25 头内。必要时,可在地面铺设细砂,让生猪躺卧散热,防止中暑[4]。

8 结语

综上所述,中暑是夏季生猪养殖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生猪的健康生长。养殖场户应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降低夏季猪中暑的概率。针对患病猪,则要及时诊断治疗,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中暑猪及早恢复健康,降低死亡率,提高生猪养殖效益,推动养猪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肌注圈舍降温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动物降温有妙招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页岩气开发降温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