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与提升路径
——基于“青田范式”的现实经验

2023-04-16 14:13:51唐语诗王金元
关键词:青田村民文化

唐语诗,王金元

(江南大学 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加深,大量乡村振兴工作因缺乏政府指引和经验参考,失去了原本的乡土智慧、地方文化习得[1],传统村落乡土规则和文化价值逐渐衰败。然而,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宏大的社会问题,乡村文化振兴在其中起着价值引领和凝聚的关键力量,通过乡村文化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并注入持久动力,是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战略内在价值的必要条件。日本的造村运动、德国城乡融合营造项目[2]等,国内由知识分子如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人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发起的、各类救济乡村的社会改良运动[3-4],都是乡村营造实践的国内外经验基础。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应落实为农民而兴,要“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这也是强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全国视角审视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学习不同地区乡村的具体举措和现实经验,能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内在逻辑指引和新视角支持。因此,如何从乡村文化振兴中重拾文化自信,就是不仅要重视自上而下的文化价值引领和凝聚,还要充分激发村民参与、开启本土文化队伍建设的社会行动,探寻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

二、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的现实经验——“青田范式”

在乡村文化滋养下,简单纯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乡音乡土和乡亲都构成了大家深深的“乡愁”。在物质条件日益提升的当下,如何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在眉睫。2015 年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坐落在广东杏坛青田村也逐渐失去往日活力,书塾房屋日益冷落,老龄人口占比日益增加。为了保留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以地方性经验为基础,青田村展开了一条将地方性传统和时代特色衔接的乡村振兴路径——“青田范式”。主要举措如下:

(一)乡村营造的本土性

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提出,社区营造需要政府诱导、民间自发、非政府组织帮扶,是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问题。居住在同一乡村内的村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共同面对乡村生活问题,创造共同生活的福祉,村民彼此间以及村民与乡村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在过程中提升社区的集体社会资本,达到社区自治理的目的,这一过程就成为“乡村营造”[5]。乡村营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乡村发展方向,通过改善乡村环境、振兴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重塑乡村文化,不断深挖、探索和创新,从而打造多元化、本土化,是为了实现“乡村的生产、村民的生活全面提高”的建设活动[6]。乡村的地方特色是乡村的乡风乡魂,本土性是乡村营造中最主要的基础体现。

青田村具有独特的岭南乡村社会特点。面对原本破旧的乡土空间,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团队根据村落原有形态以及水系特点,制定专业的优化提升方案,修复桑基鱼塘,乡村生态得到改善。修缮老旧民居、祠堂,成立乡村文化复兴实践基地,改建民宿等,使得本村的硬件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产业文化得到重新发展。“去规划”改造后的青田村更好地保存了部分原有的文化特色,体现本土特性,更重要的是使当地村民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和价值建设,让青年儿童也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家乡的魅力,引导全体村民形成热爱家乡、眷顾家乡、关注乡村的意识。只有还原村民自己的家园,不一刀切地野蛮修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村民自信心,唤起乡村文化自觉和村民的文化自信。

(二)社会策划的引领性

社会策划是一种最优方案引导计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自上而下性,专家在其中负责客观筹划项目总体进展、合理调配所需资源,起到理性介入、有效服务的作用[7]。科学系统的规划引领为项目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可以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不断契合调整,以更有效地服务应对项目后续进展状况。在确定青田村未来的发展规划之前,渠岩带领的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空间格局、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社会调研。此举首先厘清了青田村乡村文化振兴内涵,明确它需要振兴的是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且与当今社会和时代相衔接的“乡村共同体”,推动村民在历史中找到文化自信,实现本心回归,构建中国乡村文明的新复兴路径[8]。

后续他们开展了系统研究,就青田村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未来发展建议等形成调研报告,作为学术交流之用,并将报告交当地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17 年3 月19 日,在佛山市顺德区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顺德区杏坛镇政府三方的通力合作下,“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青田村的改造经验,成为乡村建设中社会策划引领的创新性示范。

(三)乡村治理的多元性

基于公共利益和村集体认同,由村民、乡村精英、村干部等多元主体共同对乡村公共事务建言献策、开展行动,通过对村镇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从而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方式,即“乡村治理”[9]。村民既是乡村发展的需求方,也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乡村治理这一思想是以村民为核心的,与我们党和政府屡次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村干部作为政府部门的代表,在乡村治理起着主导作用。乡村精英则包括企业家、技术人才、非政府组织等资源提供方[10],他们将资源集聚到乡村,既承担乡村治理的领路者之责,也担负起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为支持青田乡村振兴,2018 年政府财政拨款2 000 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历史建筑物修复等,通过艺术家联合村民、企业家、当地政府,引入社会资源多方力量合力推动乡村建设,激发青田村多元主体的归属感、责任感、获得感。

调研发现,在改造过程中,项目组和村委、乡贤、村民的沟通非常密切,很多普通村民都对青田村改造项目有所认知。例如在老宅修复的过程中,项目组会引导村民重新认识乡村,从村政府规划的整体视角出发,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在不断磨合中修复出尊重当地历史文脉的建筑,走出一条保护生态和开发利用相平衡的乡村振兴之路。“青田范式”不是自上而下的指点规划,而是多元联动,是村民、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这些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开放性实践探索,是尊重青田村地方性知识文化、尊重乡村主体村民的建设,它摒弃一味商业化、产业化的大刀阔斧,最大限度修复保存村落传统原貌,活化古建筑,提升村容村貌。从青田的关帝信仰、宗族信仰、传统礼俗等历史遗存中找到了复兴乡村文明的“青田范式”,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逐步影响村民们对于乡村文明价值的判断,引导村民回归家园、共建家园的实践。

二、振兴乡村文化之路的内在逻辑

不同于其他地区村落一味追求现代化和经济效益,青田村普通简单纯粹。作为顺德杏坛镇龙潭村其中之一的村小组,青田村只有约690 亩的面积,总人口800 多人,文化底蕴、产业经营、人才覆盖量都寥寥无几。但就是因为青田的这份普通,“青田范式”积极谋求生存和发展,围绕青田开展的实践才是一种具有可复制性的有益探索,从青田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才具有可借鉴可推广性,其治理逻辑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与时俱进是窍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乡村地方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同履践致远。青田村的改造以时代内涵为帆,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摒弃了一味地“模仿”“创新”外来元素的本本主义,在观念上、改造中更多关注乡土环境。符合乡村治理和改造的要点,振兴能够在破立并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量,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还应在长期理论与实践的统筹发展中系统谋划、有效推进,挖掘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思路,联动政府、社会、企业等力量激发时代价值,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不同于以往乡村改造建设的大拆大建,青田村从建立“乡村共同体”社会为出发点,遵循因地制宜、整体保护的原则,在不破坏原有乡村民居建筑美感的基础上延伸,增添现代化的风格布置,让乡村在历史和现代感的交融体现中得到重建和修复,既能保留传统审美底蕴,又能合乎现代需求和现代审美。乡村是社会资源、信息知识、人力财力都相对稀疏匮乏的地区,如若没有与时俱进的基层治理观念和日益提升的资源整合能力,则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艰巨性将更为显著。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在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实践,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示范性精髓来振兴乡村文化,一方面保证不舍弃乡土乡亲的根子、田园牧歌式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僵化,在保证乡村营造本土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

(二)乡土乡亲是根本

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它有很多城市文化及现代化发展无法捕捉的精神内核,乡村振兴不是要放弃传统。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11]辜鸿铭曾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用“温良”一词形容中国人,这蕴含着一种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坚韧、包容,勇往直前的力量。在中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传统的互助精神正是乡里乡亲所体现的精神内核,要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村民自治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二十大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脱离农村、脱离农民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由行政命令和资本包装的空壳,它背离乡村振兴宗旨,缺乏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是创造不出农村文化的。

“青田范式”最内核的焦点,就是尊重了村落的独特性、村民的主体性。在村民的介绍下,仅用了一两个小时便可以走完青田村,但是振兴团队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梳理清楚它的文化和地理特征。团队不断地和村民沟通、向村民学习,在尊重村民的创造力及生活习惯、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从人与环境、家、农作、圣贤等九个方面总结出青田特色的发展范式,打破了乡村城镇化、发展旅游业等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局限,从农村农民的角度出发,赢得了广大乡亲的理解和支持。青田村在开展乡村振兴过程中,立足于岭南水乡特色,立足于村居特点和禀赋,重视历史,尊重地方原有文化,没有一刀切地开发改造,没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原有古旧建筑、自然环境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整理,最大限度保留村落的原貌,这样的乡村文化振兴以及乡村振兴之路在商业发达的珠三角难能可贵,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

(三)多方合力是关键

乡村是文明的共同体,不接受村外力量支持的闭门造车,抑或全部依托于地方政府和外来资本的方式,都是不能适用于现代的乡村建设之中的。乡村文化振兴绝对不仅仅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深入乡村发展,为文化产业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对接平台,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真正来到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好服务队伍,形成村集体价值共识,增强乡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形成合力振兴乡村。换句话说,就是要拓展乡村文化振兴渠道,创新物质载体、融合发展方式,如文旅融合、科技加持等,加速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乡村,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地方特色和时代繁荣,营造新旧文化融合的浓厚氛围,让广大村民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12]。

通过艺术家团队入驻的影响力,吸引文化企业、文化工作者、研究生、大学毕业生、企业等社会力量到青田村中来,促使政府合理发挥政府职能,给青田村更多的政策倾斜及资金投入,并重塑人才引进机制,为人才和资源的发展提供空间,激发并重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真正促进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升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其本质便是赋予乡村传统优秀文化时代内涵,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老文化的碰撞融会中,汲取优秀文化滋养,实现新时代的重塑[13]。由于乡村各自存在独特的经济发展、地理气候、社会环境,一以概之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必定不符合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因此,如何破解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谋求更好的提升路径,笔者提出三点探讨思路。

(一)从乡村营造中尊重乡村独有特性

乡村文化振兴是什么,蕴含的内涵有什么,立足的背景环境是什么,这是乡村文化振兴首先应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振兴的乡村文化,是基于本地文化特色的,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精髓和内蕴,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特别是可以激发老年群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优势。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立足乡村文化功能的独特性和功能性必不可缺,尊重乡村独有特性是帮助本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性工作[14],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思想道德扶植。

同时,富有乡村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的乡贤和老年村民群体,也是乡村振兴中尤其应加以利用的宝藏资源。见贤思齐,作为资历、德行、才能、威望颇深的长辈,他们是本地域的精神文化代表,是紧密情感联结、促进乡村和谐、帮助乡村地方传统文化固本又张扬发展的原动力。乡村能人少之又少,人才外流严重,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在新时代获得的新知识、新思维反哺乡村,拓宽乡村的“造血”路径。唤醒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力量和中坚力量,使更多人真正爱乡村并能看到这个乡村的发展潜力,形成乡村价值认同、文化自信,将乡村文化振兴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从社会策划中整合资源与时俱进

乡村极其缺乏社会资源,因此行业专家、教授学者的参与尤其具有风向标意义。乡村文化振兴应源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借助高校名气,吸引资金支持、政策偏向、社会行动[15],重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动力,真正促成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振兴。

此外,应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时代元素,激发青年才干的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时代赋予的价值引领和凝聚作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而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形成乡村文化自觉,为乡村振兴“铸魂”,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智慧源泉和内在精神动力。

(三)从乡村治理中寻求利益平衡路径

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如利用晚上、传统节日进行政策宣传、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等,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增加村民的集体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此外,还可以利用乡村中小学、乡镇艺术实践基地、活动中心等交流平台,让更多乡贤、乡村知识分子、本土文化队伍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尊重村民本身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提升乡村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素质和工作能力。

当然,我们也需要清楚地意识到,政府、资本、村民和艺术家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共发展谋合作,有利便有弊,如何在其中找到体现各方共同利益需求的平衡点,在有效的、动态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网络实乃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的,要耐心研究村民的生活常态、历史传统以及内在社会构造逻辑,对乡村有累积性的理解,引导各方以尊重乡村生活为前提,同时不断探讨研究如何凝聚乡村精神,突显出乡村建设的个性化,才能真正有利于构筑新时代乡风文明的新高度。

四、结语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团队兢兢业业的钻研下,“青田范式”提出重估和重建乡村价值,这是探索中国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的一次美好尝试。当然,每个乡村地区都有其特殊性,会因地缘和人文环境差异展现独有风貌,每个人眼中也有乡村文化振兴的独特范式。

本文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的基础上,希望以“青田范式”为现实经验进行诠释与辨析,通过乡村营造、社会策划、乡村治理三种方式的基本分析,挖掘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窍门、关键,期望各个乡村可以在尊重乡村独有特性、借助政策资金支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寻求利益平衡路径的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和谐振兴。满足既符合当前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目标,又契合社会治理所倡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未来发展取向,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复兴乡村文化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互融的可借鉴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青田村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谁远谁近?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
浙江柑橘(2016年3期)2016-03-11 20:12:51
让纪律挺在守护青田国土形象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