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逻辑与路径 *

2023-04-16 02:32宫福清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宫福清,方 媛

(1.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刻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思想引领,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入新发展阶段。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更加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加深刻认识教育现代化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更加深刻领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高端内核和龙头引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决定并要求我们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在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规定、鲜明特质及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坚决扛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伟业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责任,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和使命担当。

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逻辑

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驱动下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就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和目标指向,从政治、经济、育人维度探索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对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价值诉求,把握牵动其新发展的逻辑引擎。

(一)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使命指引发展定位

高等教育的战略属性和政治功能使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着“国之锐器”的战略分量,其战略地位和强大势能也决定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基本立场,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逻辑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国家现代化战略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驱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动力,也是确定高等教育现代化定位的最重要依据[2]。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系统性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明确了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遵循,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思想深化高等教育关乎民生更关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意义,明确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发展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立场出发,确立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使命担当,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基本的政治指引。

(二)以服务“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需求引导发展方式转型

高等教育作为一股强大的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培养创新人才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以科研创新生产知识和技术带动经济转型变革。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经济发展态势,基于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中央基于对历史规律、时代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深入贯彻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引领百年变局的创新变量。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质量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其新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建设,成为科研技术研发和人才质量开发的动力源泉。中国式现代化从战略规划层面进一步诠释、强化、塑造着经济发展转型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高质量转型的共生互促关系,通过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转型需以创新驱动的科技创新为逻辑起点,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支撑社会经济转型的服务质量、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水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续航势能。要求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创新为准则、以市场转型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产业升级的科研创新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人才供给结构,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及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使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融合经济发展诉求的导引下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以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引领发展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的育人性是其基本属性。现代化事业依靠现代化人才,现代化人才离不开高等教育,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价值旨归,这也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化人才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在于现代化人才力量的有力支撑,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更是凸显对高等教育造就现代化拔尖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人才强国的育人框架更是强化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现代化事业依靠现代化人才的规律性认识,以“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部署强化中国式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育人价值遵循,密切与政治使命指引、经济需求导向的协同联动,带动新征程上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在此基础上,科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同时也为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既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彰显中国特色,又要面向新形势、新矛盾,深化改革深水区,挖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举旗定向: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4]“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021年的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6]。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可以清晰地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领导下,实现了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

面向新时代新伟业,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特征,事关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方向,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实现。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在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以制度形式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教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办学治校的全过程。贯彻落实和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全面领导高校工作,负责全面部署和科学决策,校长负责落实执行党的各项工作,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权力,保障党的决议落到实处,双方既要明确职责分工,又要交流配合,提高协同效能,推进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二)抓好服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社会现代化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承担着自身发展的任务,还肩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始终在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主动引领社会现代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科技创新,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深刻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凸显高等教育对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

面向新征程,高等教育要不负国家使命,以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抓手,精准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国家重大科研原创性成果往往生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而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其一,要充分挖掘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其成为提高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要依靠行政力量搭建大学与国家战略对接的科技交流平台,将更多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放在大学或委托大学;高校要积极引导研究人员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加强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有组织科研与双一流建设相结合,通过布局前沿科学技术中心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大学要积极打破科研组织的传统合作范式,推进跨界合作,与地方政府、企业、研究组织等密切合作,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强协同合作,创建开放、多元、共享的开放创新生态。

其二,大学要主动适应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相较于传统学科而言,交叉学科界定范围相对宽泛与模糊,这就需要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学科发展基础、资源拥有条件、重大科研技术需求等,探索交叉学科建设;健全交叉学科发展的组织保障,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建立学科高度集成的研究机构和平台,以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相结合搭配灵活富有弹性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

(三)聚焦育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作为专章单列提出,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着力点,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发展指明了的行动方向。

面向新征程,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应着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国育才,为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一,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日常浸润,引导学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积极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将自我价值实现与服务国家现代化事业建设相结合。其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交叉学科建设,创新学科建设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依托书院制改革保障宽口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其三,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打通高等教育从质量革命迈向高质量革命的升级路径,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数字学习环境的规范化运行,赋能高等教育改革,打造全新的平等、共享、开放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为学生提供需求驱动、优质灵活的高等教育服务。

(四)扎根中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西方教育现代化改革是我国探索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外力,对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参照和示范作用[7]。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西方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是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长土壤,充斥着西方定义的教育现代化话语叙事。“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走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8],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我们党基于我国长期的教育现代化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基于我国教育现代化内容、动力、资源、方法等,探索出的一条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道路。因此,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在尊重教育发展的生成规律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任务,传承高等教育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特质和品格,高等教育现代化取向就需重点着力高等教育的“品质”和“灵魂”。

其一,对于品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以高质量标示品质内核。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质量发展”这一术语,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和发展理念[9],既指向工具性范畴,服务于社会发展,又指向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既旨在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又注重培养学生“成人”,即通过高等教育扩展受教育者的实质自由使其具备可行能力,而拓展学生的实质自由又应被视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10]。具体而言,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学生可行能力的全面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融洽发展。其次,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量化评估,要理性看待其作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要避免陷入数字拜物教标示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标陷阱,以系统整合思维认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追求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其二,对于“灵魂”而言,就是要注重高等教育的精神文化建设,铸就中国特色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征程,需要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精神指引,而文化自信正是凝聚共识、稳固育人根基的精神之源。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的精神标识。同时,要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引领,调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热爱钻研崇尚真理的学术自由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续写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五)融通世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党的二十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扩大改革开放事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树立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观,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两个维度协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在扎根本土的同时,也要具备全球视野,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抓手密切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潮流的融合,全面展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力量。

其一,面对近些年来欧美国家兴起的逆全球化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教育交流采取的紧缩性姿态,我国应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坚定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以政府层面为主导全面布局规划与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形式,采取更积极的姿态将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带入世界,并借以高等教育载体予以展现,发挥大学在消除欧美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误解和增进理解方面的作用。同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开拓的新平台,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中构建多层次、多样态、多边化国际合作平台,基于各方诉求探索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增进理解的合作路径,形成内涵式、高品质的国际化合作框架。具体而言,高品质的合作模式应包括质量保障机制及学位学历互认、学分互认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契合各方现实情况和发展诉求,保障合作质量,应构建以自我评估、院校评估、第三方专业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等相结合并得到各方认可的多元化质量评估框架;其次,基于沿线各国发展各异的高等教育水准,应构建可操作性强、兼容性高、普适性强的学分转换机制和学历学位互认机制,以促进学习成果的对接和转换。

其二,尽管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向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综合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依然较多呈现内向型发展样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动机并不在于“走出去”,将异质文化要素用于内部的发展和改造才是最终追寻。面对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格局趋向多元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加紧探索内外平衡的双向度国际化发展模式。应加大高校学生出国留学资助力度和范围,增加面向代表性不足群体的专项关照;加大跨文化要素融入校园建设,鼓励高校践行校园国际化实践;应以质量指向为根本,打造留学中国的品牌效应,以立足文化引领、奖学金资助、签证与就业等为依托,加大来华留学的吸引力;着力提升境外办学质量,塑造“特色+需求”的办学定位,即既要推动具备中国特色的专业走出去的同时,又要结合目标地区实际需求设定专业结构,此外,还应完善境外办学制度体系,健全境外办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对外吸引力。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