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奇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自2005 年复旦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来,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2]。由此,通识课程成为推动高校前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必要环节。通识选修课程“民俗服饰”立足中原文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探索中原文化浸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并进行地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
“民俗服饰”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线上”依托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中自建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面向社会开设。“线下”依托校内服饰博物馆和智慧教室面向校内多专业学生开设。课程教学以“服与饰”为载体,秉承“课程教学保方向,两性一度促效果”的教学宗旨,践行课程育人的双重功能,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程教学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文化认知,从不同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意蕴与审美表现入手,按照服饰艺术形式与技术工艺,进行系统分类学习,最终落脚到传承实践与创新发展。在完整的教学内容系统中突出强调服饰形制、服饰艺术、工艺技术、文化意蕴四个模块,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将历史人文素养与设计专业技能深度结合,打破课程教学壁垒、协同创新,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行为品格、创新品格和职业品格,实现美育化人。实现正确理解传统服饰文化意蕴,有效传承文化精髓,将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深度结合,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
中原是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性文化,具有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在这个区域中,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进行艺术转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记忆留存。中原文化是最丰富、最鲜活、最有力的地域文化教学素材,不仅能够丰富“民俗服饰”课程教学内容,更能从中提炼其正向价值取向。这正是地方性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亟待开发的教学资源。
中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乡土气质,记忆着礼俗教化的历史渊源,传递着浓烈的生活情感,蕴含着高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从田野实证角度考察、体验、感受中原民间日常生活,透过文化现象揭示民间生活的形式、内容、观念与追求,在中原服饰文化中挖掘“活”的教育因素,展现人民大众应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特殊方式与智慧,有助于加深对中原地区生活秩序和价值观的理解。中原文化的核心在于追求“使用”与“自然”的统一,在农耕文明的社会形态下,“农工相济”的社会底层民众是中原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群体,以服饰的事象为核心的内容,外延关联广泛的民间日常生活。构建以中原文化为中心,以民间生活智慧浸润、育人价值呈现为主要教学内容,可助力青年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学习,并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在中原服饰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丰富的中原文化加以分析、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提炼出那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体现当地文化整体风貌的优秀文化。由此,按照地缘相连、文化特质相同、历史阶段相近、外在形象相似等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形成了过度关注时尚文化,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从而出现对本土文化、民间文化漠视的状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原文化在一步步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中原文化滋养下的传统服饰文化也在不断消亡。长此以往,何谈地域特色、区域文化。应面向青年学生开展中原服饰文化的展示、讲授,引导学生重回历史的时空,从历史的记忆中梳理植根于乡土的中原服饰文化的价值,解构文化历史信息链,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以此加深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4]构建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史为鉴”、“以民为考”,以人文关怀浸润、生活价值呈现为主要内容开展高校通识教育。在学习实践中,用中原的传统地域文化解决中原当代的社会问题,再现、更新中原地区民间“过日子的方法”,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中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精神,这对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构当代日常生活图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赋能时尚生活,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课程的教学进一步强化“老家河南”“乡土生活”的话语体系,赋能时代创新,形成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与价值导向。
课程开展“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核心。通过中原文化与“民俗服饰”的深度融合,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实现通识与学科的互促式发展。优化知识形态,强调延承传统习俗、立足本土文化、挖掘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遵循美育知识的逻辑性原则、美育资源的丰富性原则以及在线课堂的趣味性原则,对形成的若干个新的美育知识点进行有机重组。课程教学育人聚焦中原服饰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探索服饰的造物理念以及社会和人的价值需求,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挖掘贴近实际的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以“中原故事”作为导入,结合地域文化和生活经验,强化知识内容层面(以衣载道,以小见大,厘清中原服饰文化的艺术表现与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层面(中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深度融合。探寻中原地区服饰中蕴含的文化与美德,感知国家和民族的智慧、气度、信仰、匠心与灵性。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文明、和谐、法制、敬业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多元互动、合而不同的教学体系与内容,进行知行合一、逐层递进的教学设计。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考察、田野调研,开放校内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实物赏析与讲解,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疑惑,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提出研究课题,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现统一规划、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定时开展主题讨论,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主题性的传统服饰文化分享、田野调研和文化传承人采访汇报,不定时开展专题讲解和专家访谈,积极互动,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中原服饰文化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升对“国潮”和“东方设计”的关注,引入对“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深度思考,从不同专业领域对接我国实施的“文化强国”重大战略,弘扬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社会服务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身体力行传承中原文化,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学习的能力,由此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更好地服务社会。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高校通识课程是“三全育人”的主要阵地,两者的深度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与亲切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润物无声地实现“育知育人”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资源不断挖掘、梳理的过程中,中原文化也会越来越多地走入高校课堂,进入青年学子的视野,为中原文化与精神复兴提供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