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索

2023-04-15 15:05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谢菊
办公室业务 2023年5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入党

文/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谢菊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出台推进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探索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是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

一、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一)日常教育培养衔接缺乏可持续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党员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依托“三会一课”、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形式进行。内容主要是学习重要会议与党的重要文件,形式上采取传统的党课、讲座等,以集体授课为主,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缺乏验证。根据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和党员发展流程,学生从申请入党到成为正式党员需要近三年的时间。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特点,学生在入学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系列培养成为预备党员,预备期基本与实习期重合,很难在学校完成完整的党课集中学习与相关培训,支部集中学习时间少,教育不到位,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难以持续开展,存在重入党前教育、轻党员继续教育的现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缺乏可持续性。

(二)党员教育内容缺乏精准性和实效性。随着高职扩招的不断推行,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呈多样化,学生综合素质差异明显。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生,更擅长技能学习与操作,理论学习相对薄弱。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更多样,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更高,随着不同阶段学习的深入,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当前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无论在入党启蒙培养阶段还是党员继续教育阶段,大多采用的是统一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没有针对学生入党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缺乏精准性和实效性,导致大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启蒙阶段、发展阶段和党员阶段有所不同,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等有可能出现偏差。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会影响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吸收。因此,在进行党员教育管理时,“因材施教”同样很关键,这就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党员发展阶段的不同设计更精准、更具实效性的教育内容。

(三)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高职院校要根据工作实际,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设置学生党支部,结合《条例》中的“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任期3年等相关规定,支部书记一般由专职辅导员担任,主要工作内容仍以大学生事务性管理为主,这就存在辅导员因工作调动、负责的工作内容有所变动等现实问题导致任期不满的情况,给党员教育管理的衔接带来很大的被动性。其他不兼任党支部委员工作的辅导员,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上往往容易出现将学生党建和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割裂或混淆的现象,导致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有机的融合与联动,不利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二、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索

针对当前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笔者所在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出“一主线二平台三队伍四融合”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具体如下: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三个计划”引领理论探索,夯实党员发展各阶段教育内容。党员发展质量的强化,需要在每个阶段严格把关,任何环节不容出错。根据党员发展工作标准,笔者所在党支部为强化党员教育内容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将党员教育分为3个阶段,即入党启蒙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阶段、预备党员和党员继续教育阶段,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1.“深度阅读能力提升计划”,做好入党启蒙教育。本阶段着重加强党的基础知识的普及,了解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由支部党员教师、学生党员组织班级实施“深度阅读能力提升计划”,每期制定阅读主题,开展“阅读—分享—提升”,以“党员教师讲—优秀学生代表领学讲—团支部领悟讲”的模式,创新学习机制,形成讨论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促使党员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学习。2.“支部理论学习沙龙计划”,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本阶段创建支部理论学习沙龙,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笔者主持的“远志辅导员工作室”,搭建支部学习平台,每学期遴选学术功底扎实、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辅导员和学业成绩好、专业素养高的学生党员担任“领学人”,定期开展沙龙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实现政治理论学习系统化、具体化和生动化。3.“支部共建教育领航计划”,做好预备党员、党员继续教育。本阶段树立“大思政”格局观,立足于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实际,广泛运用社会资源,实施“校企”支部共建计划,与学生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党员培养计划,共建企业支部教育领航,分别于实习前、实习期、就业前邀请共建支部开展讲座,组织支部党员到共建支部参观、学习等,使支部党员在理论与实践中求知问学,知行合一,增强学习效果。

(二)考核监督、跟踪培养机制相辅相成,完善党员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预备期与实习期重合的现象,使当前学生党员的考核、民主评议实施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支部设考核监督机制,从入党积极分子阶段起,制订《党员成长记录卡》,分别记录理论学习、实践表现、志愿服务、奖惩情况四个模块,并借鉴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优化各模块积分,将学生参加相关学习、活动、志愿活动内容、时长、奖惩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党员成长记录卡》跟随学生实习期,转交至支部共建单位,共同记录学生成长,其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党员民主评议的参考。同时,起到监督作用,针对党员自身相对薄弱的模块,由党员联系人、支委、辅导员共同介入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此外,将《党员成长记录卡》与评优评先、民主评议结果适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设支部信箱,为学生提供反馈渠道。

高职院校学生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在校时间并不长,往往转正后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支部实施跟踪培养制度,做好党员继续教育与管理,对毕业就业一定时期内的学生党员进行跟踪培养,了解其学习、职业表现、是否如期转正等情况,借助“N+1”机制,发挥校友榜样示范作用,通过长期的跟踪培养,提升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实效。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形成党建工作队伍教育管理合力。1.发挥高年级预备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N+1”帮扶机制。探索“N+1”帮扶机制,即N个高年级学生预备党员(党员)+1个在校班级,从新生入学起预备党员(党员)与在校班级签订帮扶计划书,形成校外、校内对接,构建模范示范机制。一方面,高年级预备党员引领低年级团员,联同辅导员,夯实入学启蒙教育;另一方面,赋予预备党员实习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帮扶计划作为他们预备期的一项常规学习内容,既弱化了由于实习期缺少集中学习可能造成的党性弱化的影响,又能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在校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2.组建“公益服务先锋队”,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为依托,组建一支公益服务先锋队,形成校内、外联动作用。校内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校外依托实习生、毕业生等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突出表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通过榜样的力量进行校内外宣传、表彰,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提升党务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形成“五联动”协同机制。针对当前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应把支部委员、辅导员、结对子党员、高年级学生(预备)党员、团支部书记纳入党务工作队伍,搭建党务工作队伍梯队,形成“五联动”协同机制,选聘骨干教师、思政教师与团支部结对子,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中就启动“五联动”机制,协同做好党员日常教育与管理,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

(四)党建工作“四融合”,打造立体式党员教育管理网络。1.“党建工作与学生服务”相融合,打造服务型党支部,夯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依据《条例》要求,“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维护学校稳定”,支部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基础,打造“党建+学生服务”育人活动品牌。具体做法: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分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学生事务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寓文化建设、学生资助管理五个工作专项,由支部党员教师牵头,形成“1+N”工作模式,即一位党员教师“+”N名入党积极分子,组建成五支队伍,分别负责其中一个专项,通过开展学生帮扶、指导等相关服务活动,提升学生服务意识。设立“支部接待日”,面对面倾听教师、学生心声,答疑解惑。一方面,做好师生日常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组织学生广泛参加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2.“党建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丰富党员继续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支部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学生专业优势,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把医学院校办学理念、中医药文化、医学生职业道德观、生命教育、医家故事、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分别纳入学生党员教育体系,丰富教育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元素作为党建教育内容的补充。以笔者主持的远志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工作室在成员配置上吸纳了学生工作部(处)领导、系党总支书记、思政部教授、支部书记、系专职辅导员和优秀学生代表。一方面,可以改善党建工作队伍缺乏有效联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依托“远志”系列文化活动,将“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相融合贯穿党员教育管理始终,充实党日活动内容。并将党员继续教育环节前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使学生从入党启蒙阶段就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德才并育,克服学生党员在实习期及工作后教育管理的弱化问题,引领学生党员从“行为入党”到“思想入党”,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实效。3.“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服务”相融合,丰富学生党员教育载体,完善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机制。以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为基础,结合高职医学院校学生职业导向,将学生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服务相融合,由支部牵头,发挥“公益服务先锋队”作用,指导学生利用医药学专业特长制定助力“健康乡村”建设计划,落实“为民办实事”;利用寒暑假,返乡传播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健康科普,旨在培养学生爱医传医情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彰显基层组织的先进性,丰富学生党员教育载体,完善教育实践机制,引领学生进行“承诺践诺”,实现学生党建与社会实践协同育人。4.“党建工作与网络育人阵地”相融合,打造立体式教育管理网络,激发支部活力。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拓宽网络载体,不断扩大网络育人阵地的覆盖面。目前,笔者所在党支部已拥有学生党支部QQ群、微信公众号、笔者主持的“远志辅导员工作室”等互动平台,并充分利用“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两大学习平台,多渠道、全方位聚拢学生,基本实现了对学生党员网络学习生活的全方位覆盖,加强和学生党员的直接联系,构建预备党员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生活跨时空、预备党员沟通零距离的支部工作模式,学生党员自发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收效显著。

三、结语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着重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党建工作事关党员发展质量,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模式,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抓好考核监督、跟踪培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教育管理合力,以党建工作为中心,打造立体式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