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乔俊璐
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也对媒体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社会面疫情防控优化调整。短短三周,社会面感染者达到专家预测的第一波峰值。此时官方媒体的权威信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同一时间,官方媒体采编人员也因病倒出现人力断层。相比纸媒、新媒体、电台,制作过程相对复杂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人数本来就较少的地方台节目,人手更缺。部分地方台同行被迫采用风光垫片、音乐欣赏来填充节目时间。而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下属西湖明珠频道的两档知名新闻节目《明珠新闻》和《阿六头说新闻》却坚守日播,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
地方台,如何在人手缺失的突发面前坚守社会责任,背后是一套长效机制和报道策略在发挥作用。
地方台不比央媒、省台,出于运作成本等方面考虑,员工数量本就不多。大多数地方台经过多年历练,无论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响应能力。
但这次西湖明珠频道两档日播节目《明珠新闻》和《阿六头说新闻》面临考验。直播节目《明珠新闻》周一至周五每天时长25分钟,周末版15分钟。录播节目《阿六头说新闻》,时长30分钟。按每条新闻1分钟到2分钟计,除去广告、短宣传片、新闻提要,两档新闻一天总共约需20条左右稿量。考虑两档节目可以互相派稿,因此正常运作下,一天当日自采和编发稿量不得低于9条。全盘统筹之下,两档新闻一天所需人员如下:
采编部分:4个采编组,(1名记者+1摄像)为一组,每组日均采编剪两条新闻;1名编辑完成当日新闻所需预告片剪辑,以及编剪两条新闻内容;1名责任编辑统筹当日选题,并完成文字稿件初审;1名当班主任完成文字稿件及成片的终审。播出部分(演播室技术人员配比):直播节目《明珠新闻》1名导播,负责切换画面;1名放带负责视频服务器;1名音频:把控音量;1名字幕:负责上标题、标花、主持人人名;1名制作:负责特效转场画图等;1名主持人。录播节目:《阿六头说新闻》,1名《阿六头说新闻》节目制作人负责节目整体串制以及主持人口播录制;导播部分与《明珠新闻》错开时间共用,负责主持人口播机位灯光调试。1名主持人;1名运维负责机器设备故障检修和日常维护。
一天两档新闻,日常最低人手配20人。
部门在岗44人,日常轮班在岗23人左右。12月7日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一周,12月14日,部门出现第一例高烧阳性。仅仅两天之后,高烧员工几何级增长。截至12月26日,新闻时间缩减,但仍然没有停播。本轮的安全播出,得益于明珠频道新闻部长期保持的忧患意识和常年构筑的风控机制:“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新闻精品探索方案,以及集团牵头运作模式下各频道间资源共享的媒体库。
“全能型”培养模式 打造跨界多元的人才结构
西湖明珠频道新闻部成立之初,积极构筑“全能型”人才结构,做到“一专多能”。
首先,部门积极完善人才培训制度。笔者十余年前入职时,部门已执行轮岗制度。主持人做记者、编辑,学会采访、写稿、剪辑;摄像练习文字写作和剪辑;记者学习出镜并简单使用摄像机。就连负责技术和后期制作团队,都曾多次在部门组织下,跟随记者摄像外出采访,了解前端采编流程。
其次,部门设计了公平客观的绩效考核指标。为了巩固培训成果,部门除定期举行技术比武之外,也将摄像剪片数量、记者出镜次数、质量等要素与绩效挂钩,多奖少扣。
常年持续的“多面手”人才培养制度,让部门拥有扎实的单兵作战能力。以2022年为例,部门拥有记摄一体(会摄像又会写稿)员工10名。3名主持人,可同时兼任编辑、记者、主播,做到记者、摄像、编辑等多岗位随时替补。不仅在人员调度上更灵活稳固,每名员工也因为熟悉新闻串制的整体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默契合作。
在人手锐减的高峰期,新闻没有因人手短缺而停播。2022年12月25日、26日,人手最紧张时期,责任编辑仍然能进行有效调度。1名记者转型为记摄合一,单枪匹马外采并剪辑疫情新闻,还能协助责编、编辑整理其他渠道来稿;当日主持人熟练兼任编辑,完成了当日预告片、城市台送稿剪辑以及新闻口播部分录制。责任编辑除完成审稿流程外,还编辑了多条县市台送稿。最艰难的两日,《明珠新闻》和《阿六头说新闻》以最低6人极限配比完成了新闻播出。而部分兄弟台,相较之下就没有那么从容了:比如岗位太过专一,摄像只拍摄而不剪片;主持人除了口播配音采访并不兼任编辑,没有熟悉采编剪辑流程……一旦采编岗位临时找不到后援,处境相对尴尬。
除了采编岗位,“全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渗透到技术层面。部门鼓励一线采编人员学习简单的特效制作,尝试除部门操作系统之外的其他各种剪辑软件,甚至熟悉一些已经淘汰的老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备不时之需。部门不定期举行突发状况演练,让所有员工在断网、设备崩盘等极端环境下,对新老系统无缝切换熟练掌握。这次技术和运维人员大量缺失后,一些基础性质的后期特效制作、素材采集工作,记者摄像也能进行合理化补缺。可见,在电视新闻团队中适度培养多元跨界人才,往往能开辟多种视角,激发创造力,维持稳定性。
新闻追求时效,也兼顾质量。地方台人手偏少,每日人均两条新闻的高强度,容易造成质量怠工。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慢工出精品”扶持策略,为优秀的选题策划,提供一到两周的“创作期”,并配备优质摄像、后期团队。扶持政策的题材包容度极大,包括社会新闻的深度调查、宋韵古风、民间故事、街巷文化、专家访谈……最终根据成片质量予以奖惩。对“个性化”片源的扶持,有助于凝聚群体智慧,并促进部门片源库保持良性循环,实现采编人员业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由于人力缺少而减弱的新闻自采量,有了片源库的有效补充,既做到了新闻媒体的有效舆论引导,也让知识型学习型内容的传播,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
杭州文广集团下属各频道,在集团的科学统筹运营下,彼此既竞争又合作。一旦突发状况,平常百花齐放的各频道,能在集团统一调度下,实现人力和素材的有效共享。2017年,杭州文广集团成立融媒体中心,让共享片源更具组织性。在本次疫情发生后,集团层面快速建立了两个新闻资源共享群,一个是由总编室牵头建立的“紧急报道调度”群,为各频道分管副总监或新闻部主任参与,协调节目的宏观需求和方向;另一个“共享”群则由各节目部门主任参与,协调共享片源如何适应各频道不同包装等具体操作细节。平台共享内容除新闻素材,也包括专题、短视频、公益广告等。电视台之间可共享画面素材,电视台和电台之间可共享音频资料,在突发事件连线中,还能共享记者和主持人。
共享群根据不同频道需求,会继续延伸分支,群策群力。如明珠频道和综合频道联手建立了“文广电视新闻群”,群内分享每日节目串联单和文稿,供责编选择。收到供稿需求后,各频道会将去除字幕包装的干净版传给对方频道,以供编辑使用。
至于在频道内部,共享平台同样打通多个部门。以西湖明珠频道为例,频道分管副总监牵头成立专班联手各部门负责人,在全频道范围内,对人手情况摸底日报,做到将编导、导播等核心岗位人员在全频道范围内充分调动。当新闻部记者不足之后,文艺部、金剑工作室等部门的编导在次日就准时上岗,帮助编剪稿件,并作为一线采编后备力量。同时,综合部的转播车导演,也抽调到新闻部,帮助操作导播台和演播室灯光机器的调试,完成新闻节目录制。四通八达且有统一指挥的共享体系,做到了在应急突发面前的有序调度,并有效防控了安全播出风险。
综上,在全能型人才、高质量备片、多渠道共享三个机制叠加之下,《明珠新闻》和《阿六头说新闻》实现了应急状态下的日播奇迹,从14日新闻部倒下第一人开始到26日第一名阳康员工回巢接棒这12天时间,两档节目共播出新闻177条,日均14条,其中和疫情相关的有效资讯达到127条,占比71.75%,既包含了医疗信息,也有普通人视角的战“疫”故事。明珠频道新闻部的长效风控机制,发挥了有效作用。肯定成绩之余,这次生存极限挑战中所暴露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及时审视:
转变采编模式,要灵活把握间隔策略。电视新闻采编部门,多为几十人大开间,且新闻采编岗需要亲密合作,无法做到隔离办公。一旦有人感染,传播很容易“成片”。如果在第一时间就将所有岗位设定为AB组,同时,让记者摄像固定组合不轮换,也许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此外,各地方台应尽早建立远程应急运营模式。比如远程审片把关制度,突发状况下,部分终审、审片等可以居家完成,由记者编辑将文稿视频通过微信打包传输,让终审岗实现移动审片。在日常采编工作中,通过技术演练等方式,让团队积极适应远程工作和网络化运营模式,以便在应急情况下,做到采编模式的灵活切换,有效保存实力。
今后若遭遇此类风险,策划团队应根据采编目的地标注危险等级,精细化制定采编方案,对采编人员进行有效分流,排班排期,错开风险。同时,选题取舍也要顺势而变,到后期人员减少,部分重点题材无论是约稿还是跟对方连线,都要反应快速,兼顾可操作性。
本次疫情感染峰值,对电视新闻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共克时艰的当下,既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也要有保存实力的智慧。疫情防控的开放模式可能面临长期挑战,各媒体应该吸取第一波感染峰值的教训,开展前瞻性理论探讨,结合后疫情时代可能的受众信息需求,着手开启长效风控机制的建立,实现突发状况之下人力消耗的平稳过渡。保住信源传播,是对混乱和无助的最有力叫板。相信下一次突发事件面前,电视新闻人能少一些无人可用的被动,多一些跑赢天灾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