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李雪
改革创新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期,民政部公布了15 个2022 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集中体现了各地在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积累的鲜活经验,为社会救助工作发展带来了新启示。
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是发展趋势。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元力量参与和社会资源整合。要通过搭建平台、建立信息库、开列资源清单的方式,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组织、社工站、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在政策、管理、对象、资金等方面相衔接,加快形成协同合作、资源统筹、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工作格局。要注重发挥村(居)这一层级在“救急难”中快、准的优势。纵向上下协同联动,横向链接统筹辖区内救助资源,帮助困难对象就地解困。
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从“建”向“用”转变是发展要求。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于2022 年基本建成,归集了6500 万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在加强数据汇聚和更新同时,还要将海量数据更好地用起来。要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多维权重的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提升发现潜在困难对象的效率。要探索低收入群体在不同地域分布规律,整合区域内救助资源,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事后救助”与“事前预防”相结合。要聚焦低收入群体致贫致困原因,评估他们的需求,将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与需求精准匹配,为其提供个性化救助帮扶。
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是关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村级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这对于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如何把这项政策用实用好。要打造专业队伍,如设立救助顾问、温情管家,以精准化识别和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要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结合。一方面,让党员、干部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强化党员结对帮扶服务,扩大基层救助力量,确保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把社会救助服务事项融入网格中,明确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协助办理社会救助事项等方面的职责。要加强学习培训,创新形式,力争做到学而能用、知而能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积极从创新实践的鲜活经验中汲取发展智慧,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