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俊玮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明月
书法迈入一级学科行列以来,高校书法专业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高校书法专业的规模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育人功利化、空泛化、形式化等问题。深入开展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是重塑育人理念、彰显学科价值,对标国家政策进行的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可否认或低估学科分化在专业研究精细化进步和内涵式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对学科分化认识不足和理解片面而导致各专业教师之间观点抵牾、沟通闭塞、互动禁锢,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异化和育人效果的消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和动态发展的人文学科,高校书法专业必然在诸多方面受到学科分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集中体现在重技轻文、价值悬浮、创新乏力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永续发展,深刻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1]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规定了高校书法专业的课程目标理应深刻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这就要求高校书法专业必须革除对传统书法工具论的认识依赖,树立各学科良性互构的“大思政格局”。相较于专注技法习得的功利性教学,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定位书法人才的培养,对师资素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倒逼高校书法专业教师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深化改革发展,汇聚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战略高度,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书法专业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六十余载迭代升级,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书法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书法专业技能、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以及书法艺术的综合应用等工作的实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为新时代高校书法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终极追问给予了明确答案。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命题,并非以课程形式展开,而是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维度创新的一种特色育人理念,通过课程体系的健全和协同制度的构建,力求打破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兵育人”的壁垒,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新形势下,将思政基因贯穿高校书法专业始终,是解决书法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张皮”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马克思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探索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实践中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充分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并且深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人所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系统性、完整性所决定。高校书法专业作为学生“类本质”的一种体现,价值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立足新时代,随着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全面提升和学生自我意识的深刻觉醒,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对教育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更广的诉求,单纯的技法教学和理论灌输已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必须以一种深刻理念加以变革或调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课程思政作为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整体工程和系统工程,通过复合型、通识型、交叉型等人才培养的多维向度,为高校书法专业提供解决学生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过程中思想、立场、观点的价值指引,使学生真正实现“通识、通德、通才”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是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起点。新形势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紧密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有机统一,通过统筹谋划知识目标、价值目标、能力目标三个向度,实现对书法育人生态的重新厘定。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程思政除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需求外,其最重大突破在于指明了高校书法专业的目的,即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赋予高校书法专业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一是以法度为基石。书法层面的法度是指在长期书法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为写出具有一定审美品质的作品需要掌握的规范和准则。在目标设置上要始终坚持引领学生取法乎上,取法高古,取法经典,不断探赜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表现规律。二是以功力为保障。书法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其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在目标设置上要引导学生怀抱“独上高楼”和“甘于寂寞”的可贵品质和治学精神,以内心的宁静致远孕育思绪的万里奔腾,不断涵养书法实践的新境界。三是以性情为升华。书法不是汉字规范一致的墨迹输出,而是一种内在性情的外化表达,这种表达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在目标设置上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同频共振,注重对学生性情的沁润过程。
当前,一些学生依赖于“技法至上”的功利性获得,使得书法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内涵严重剥离,产生了“去思想化”和“去价值化”的“离心力”,实现书法文化身份的复归刻不容缓。一是聚焦汉字的演进机理。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汉字演化发展史,两者唇齿相依、互为滋养。在目标设置上既要凸显对汉字演变顺序的深刻考辨,同时也要对影响汉字变革的内因外因进行全面探索。二是聚焦文本的内在意涵。书法文本作为书法家内在思想的外化形式,是评鉴一幅书法作品雅与俗的关键一隅,集中体现为以经典为圭臬的传承性文本与以灵感为孕育的原创性文本。在目标设置上要高度重视书作文本的思想性与价值性,注重领会书家的雅正文风与思想情操,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思想深度。三是聚焦专业的史学视角。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产生并发展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刻有时代鲜明的烙印和特征。在目标设置上不仅要强调掌握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的书家与书作,更要基于唯物史观的视野,了解支撑书法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特定因素,探索书法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立足新时代,高校书法专业不仅要对“技”这一基本性、前提性目标进行新的开拓,还要全面厘定“培根”的实践向度,系统制定“铸魂”的任务清单,不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人的价值追寻的新开拓”。一是以书家的品德说服人。中国的书法艺术从始至今都是“技道双重”,始终以书法家人格对应书法格调,以书法家人品直指书法品味。在目标设置上要注重彰显书法“成人伦、助教化”的育人功能,以书家的高尚人格涵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二是以书作的审美打动人。中国书法发展离不开审美智慧的滋养,其点画的线条质量、字法结构、章法布局无不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营造的。在目标设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判断和捕捉作品的习气,将艺术领域的美丑认知与道德领域的善恶判断有机融入。三是以书论的哲思教化人。我国历代书论不仅以抽象性的思维对技法进行高度凝练,更折射出一种对大千世界的态度与理解,内蕴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素养、思辨精神与哲理思想。在目标设置上要注重深入拓展历代书论的内涵外延,切实将书论资源转化为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的育人资源。
当前,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攻坚期、窗口期和阵痛期,缺少系统完备的理路和实践体系;要力求实现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一些教师难以高效、正确、充分地捕捉到专业教学中所蕴含的隐形育人元素,致使思政元素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而无法形成育人合力,这就对新时代书法专业教师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广度、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深挖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遵循每门课程内在的知识逻辑和价值逻辑,重新厘定专业教材的性质与功能,立足“教学资源”这个更高的站位,在各门课程的出场逻辑、理论特质和发展路向中挖掘其所蕴含的道理、哲理、学理,分析各门课程对受众的预设期望,增弥专业教材中缺失的育人视角和声音,切实将单一的书法教材体系转化为立体的思政育人体系。二是深挖时代前沿热点中的思政元素。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最富有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热情的群体,当课堂教学能够积极回应当今时政热点时,即可以真正触碰到其认知与实践的隐形根源,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这就要求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扎实提高对时政热点的敏锐度,积极关注国际关系、国内时事、民生关注等热点话题,不断凝练正向积极的思政元素,探寻与书法巧妙融合的实践进路,实现书法“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三是深挖地域特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地域特色文化不仅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是在特定地域内开展书法教学不可或缺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积极依托地域特色文化,深入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践调研,加大对本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校本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力度,将地域特色文化中深厚的革命事迹、乡土情怀、人文素养、精神内核等有机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政元素置于专业课程的简单物理嵌入,而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机化学反应。一是深入开展高校书法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共享性高、互动性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新媒体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敏感性。因此,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善于借力新媒体将书法教学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艺术氛围中,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等方式对书法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化归类,逐步打造书法思政资源共享库,实现虚拟空间与实体课堂的深度融合。二是深入开展高校书法专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式教学。第二课堂是高校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进行组织实施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的总称。从其本质功能上看,其深入开展有利于巩固消化高校书法专业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多个教学时空的优势互补。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高度重视双课堂联动模式,坚持两个课堂育人目标的连贯性与协同性,如通过举办书法竞赛、碑帖考察以及艺术采风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三是深入开展高校书法专业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联动式教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相互割裂、互不关照的两个系统,而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体两翼。以技法习得为基础的专业课程,是高校书法专业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书法工作者的基本功,但在培养自身基本素养的同时,也需要开设文化性、历史性、教育性等方面的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书法专业教师要扎实做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优化统整课程资源和课程结构,将书法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双轨游离、二元对立式的规划结构替代为耦合统一、有序规范的课程结构,形成针对高校书法专业的多维度立体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解决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重部署轻落实、重单打轻合力、重教学轻育人等问题。一是构建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机制。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和健康发展有赖于顶层设计的扎实保障。因此必须牢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权,坚持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思路,抢占课程思政育人的制高点,切实构建起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机制,扎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院系贯彻落实的工作格局,合并擘画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把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全面融入高校书法专业教师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实现对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系统谋篇布局。二是构建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达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体现在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就是要坚持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两支队伍”同向同行。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等协同育人平台,经常性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书法专业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相互评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共同制定育人目标、共同遴选育人元素、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形成资源互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的良好态势,实现协同育人的良性互动。三是构建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机制。检验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开展成效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上,因此要充分发挥评价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突破传统“精确量化”的考核形式,重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一方面,要基于学生“需求侧”考评,把教师能否有效引领学生价值观念、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基于教师“供给侧”考评,通过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结果考核及应用导向,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纳入高校书法专业教师年度业绩考核和荣誉评定范畴,与年度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评奖评优等挂钩,切实以考评为抓手,推动高校书法专业课程思政向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