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卫平
承德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事业单位中存在着诸多职能部门,其中财务部门则是事业单位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把握事业单位发展命脉的主要部门,在事业单位内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可若想使其发挥起最大的作用,就要做好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结合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可实行的管控制度,提升对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职能优势,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最开始提出于美国,二十世纪初期,在美国管理协会上开展了一场关于保险方面问题会议,会议内容初次提到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详细点解释就是针对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如何控制风险的一种管理,其中包括计划、管理、分配、控制等职能组成。风险管理实则就是如何把必然存在或者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性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中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指规避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比如说财务上要节约成本,资金流动运转要有预算以及规划,账目明确等。二部分是指将已经或者必然将要发生的损失降至最低,然后挽救损失值,要保证事业单位可以持续生产、生存,不能因损失而影响稳定收入。这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管理。
事业单位在发展和经营的过程中,时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隐患,例如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等,事业单位在面对这些风险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防范发生财务风险,因为事业单位要想发展和壮大,在管理、生产、营销等各个工作环节上都需要资金的支撑,换言之,事业单位的发展如果没有稳定资金的支撑则无法正常运行,如果遭遇资金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倒闭。要想避免风险,就要先意识到控制风险工作的重要性,提升财务部门在控制风险工作方面的权利,响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事业单位实际的发展情况使用大数据技术,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整体水平,因为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质量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培训、奖励机制及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帮助财务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技能能力及知识储备量,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越高,越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转型和发展。另外,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也能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这更有利于科学预防和避免发生财务风险,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对于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弱,员工内部控制意识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风险把控的能力差等,基于此,在事业单位中处理好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事业单位能够长足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在实际落实风险管控工作时,由于需要对全员实行,有时可能就会影响到某部门或是某员工,这时他们就不会积极配合风险管控工作,所以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开展并不顺利,员工的执行力和服从性不足,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工作效果十分不明显。另外,没有监督部门来监管风险管控工作的成果,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工作效率低,没有专人对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开展考核,不能将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在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中,经常会出现上层领导身兼数职,分管多项工作的情况,导致中层领导空有职称,而没有实际的分管权力,也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形同虚设。另外,高层领导权力的过度集中,也会导致在内部控制风险工作中出现风险,无法集中精力对内部控制风险工作进行管控,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在事业单位中要想做好内部管控工作,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最基础的就是要具备相关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却发现管制度体系的建立。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创建过程中存在结构性的偏差,简言之就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将财务内控管理融入到各个工作环节中,重视程度低,这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第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差,大部门的事业单位中缺乏财务风险监督部门的单独部门,且财务监督工作也无规范的规章制度,这导致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懒散性,这都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第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还未得到有效完善,信息化风险意识不强,这不仅不能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在不利于完善信息化财务内控管理风险防范机制。
在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层领导对于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监管不力,员工对于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工作意识低下。许多的事业单位缺乏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也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各部门员工的工作重心更偏向于自己部门内部的基础工作,导致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开展十分局限,内部控制风险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另外,在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方面过度重视业务经营,对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疏于管理,把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能力放在工作开展的首位,认为经营能力才是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首要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在不断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整体呈现内忧外患的趋势,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已经不能响应外部的经营工作,这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缺乏相对应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在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把握事业单位命脉的工作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缺失,会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经营带来较大风险和漏洞,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结合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来说,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处理系统,这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开展,其内部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另外,因为建设信息化处理系统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且需要大量的信息化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的成本输出,所以事业单位领导为节省单位支出,没有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合理调配资金和信息化人才,这导致信息化建设中资金不足,网络系统波动,难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中发挥其实际的效用,不能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动态化把控,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开展。
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风险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全体员工都能意识到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遵守风险管控制度,为风险管控工作能够有效地实施下去提供顺畅的通道,为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风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创造便利条件。第一,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自身的领导优势,主动响应财务部门对风险管控所下达的要求,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做好内部风险管控;第二,宣传工作要做好,要让所有员工都知道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要求,提升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全体员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清楚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存在的价值;第三,建立学科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及员工进行奖励,促进全员学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相关知识。
在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在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都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流程。基于此,事业单位就要建立高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的内部控制管理团队来带动其他部门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热情。事业单位的领导也需要适当的对内部控制管理团队进行放权,在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给予有力支撑,给内部控制管理团队设置明确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清晰地介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内部控制管理团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各部门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内部控制工作中员工在部门开展工作中是否胜任此岗位提供依据,也可作为薪酬制定、年度评比和年度考核依据。另外,事业单位领导还要给予内部控制团队设置激励措施的权利,提高各部门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热情,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改革和创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在月度或年度考核中给予员工奖励或晋升资格。最后,在事业单位招聘内部控制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多招聘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能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制度,与此同时内部控制管理团队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基于此,人事部门在招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扩大招聘渠道和招聘范围,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晋升制度,才能够广泛地吸引人才,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为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的发生,解决已存在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需要全单位各部门员工的紧密配合,所以只有提高各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了解内部控制风险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和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才能让各部门主动去遵守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工作流程、体系和制度。要想有效提高各部门的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在建立高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的内部控制管理团队的基础上,事业单位领导要给予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培训的支持,聘请专业的讲师来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疏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会给事业单位和个人带来的风险,并制定相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的培训计划,可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及时巩固和学习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理论。另外,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不了解的问题及时指出,事业单位在按照员工的意见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并多筹备一些有关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演讲活动,主题讨论会和知识竞赛等,活跃员工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各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质量,在吸收了各部门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体系的意见之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可以与外界的管理咨询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吸取一些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和学习一些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并且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各部门工作的实际工作情况,深入了解各部门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员工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进而设计合理、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处理风险因素的力度和速度。
任何对事业单位重要制度的实施或是部门都需要有一个具有独立性的部门来监管,为的是形成监管体系,保证部门工作的严谨性,而监管部门也需要强化监督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部门急需要做的就是改正传统的监督模式,杜绝出事后再监督的问题,要将监管工作体现出独立性,监管制度要具有权威性,事业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也要最大程度给予监督部门职权,好使监督部门可以无估计地开展工作。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本身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工作态度要端正,对待事情要公平,不可滥用私权,要对得起自己的监督职能。与此同时,对于内部风险管控要做好预防应对方案,做好工作报告,明确好本职工作,将监督部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将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公司财产以及经济效益的安全。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可以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质量,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安全性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并且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能实现事业单位各个工作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工作的质量,有效避免事业单位运营成本中的不必要支出,强化事业单位经营决策时的系统、规范及科学性。另外,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风险管控工作,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更顺利地完成,同时也是顺应了企业管理的趋势,因此作为执行风险管控的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流程及要点,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数据信息,对整个财务工作进行全程把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想得到长久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改革并创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进而增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工作的防风险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