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烨,陈 红,李 茜,马生发
(陇东学院 农林科技学院,甘肃 庆阳 745700)
新农科建设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培养符合现代化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指明了方向。随着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的逐步实施,农林学科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难以完成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质量革命的目标与责任,因此,探寻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建设的新路径与新方法,借鉴高水平涉农高校建设经验的同时,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避免同质化发展[1]。
新农科建设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农科,而是指导涉农高校要在原有农科的基础上探索新模式,开设新专业、新课程,设定新要求、新标准来重塑农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从仅由农业学科支撑的传统农业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撑的新农业转变。因此,综合性高校应将农科知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识教育,促进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农科、联系农科,积极投身于新农科建设。本文以陇东学院为例,提出在综合性地方高校开设“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并对该课程进行建设及实践。
2019 年6 月,来自全国50 余所涉农高校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安吉,研讨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并发出《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2]。作为新农科建设的“第一部曲”,《安吉共识》不仅为农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也为地方涉农高校的农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粮食产量层面,还包括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农田与周围环境间的生态共同体建设,最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农科建设一直致力于服务当地农业生产需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农林专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设置、专业定位,立足于区域发展,在突出服务地方的宗旨的同时,致力于新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陇东学院所在的庆阳市地处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低缓,其中的董志塬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拥有世界上土层最厚、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是农作物的主产区。市内有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庆阳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陇东学院农林专业不但是陇东粮仓的技术保障,更肩负着庆阳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现代化推进、环境治理及乡村振兴的重任。
人才培养是涉农高校实现新农科建设具体要求的有力途径。在制定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还应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积极沟通,了解他们对农林专业人才具体的技能要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庆阳黄土高原特色农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陇东学院作为地方综合性院校,还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农科相关的通识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新时代下的新农科,有机融入具有“三农”情怀的课程思政体系,包括建设现代化智能农业、原生态休闲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农林专业,不仅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开设“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介绍植物起源、进化、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同时,也将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入其中,启发学生发现各个专业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不同专业的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农业的种子,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通识教育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体现[3],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前对整个学科有一个宏观、全面的了解。我国大学内学术分科过细,大学生很早就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学习,知识面狭窄。受到国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明确标出通识教育课程。现今,各大高校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过文理互通,拓宽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植物学是从生物学分支出来的一个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建成、器官发育与结构、植物类群进化与分类以及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植物学作为通识课,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产生的过程及其价值,引发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自然中的哲学与智慧。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植物学通识课可让其了解植物学,并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植物学融会贯通,从多学科角度解决问题,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在人类与植物接触的过程中,人们利用科学知识将关于植物的知识系统化,逐渐形成了植物学学科,而植物学在农业发展中,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良种选育及治理病虫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植物学与许多学科,包括遗传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密切相关。新农科的知识范畴已不再是传统的种植养殖相关知识,而是包括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机械工程学、神经和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而植物学可以促进传统农科向新农科转变。
“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属于植物学学科,结合植物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使学生对植物体各个组织结构和植物种群繁衍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4],拓宽文史类、艺体类、理工类学生的知识面。在新农科背景下,进行“全人培养”的同时,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怀,增强学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为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5]。陇东学院开设的“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拟设定32学时,2学分,从植物物种的起源、进化、分类开始讲授,以领域内著名科学家及其实验为线索讲述植物生理学的形成过程,概述世界植物及我国植物的分布概况、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现状,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植物世界,并从实验故事中感受科研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逻辑思维,最后能联系植物学与所学专业,扩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
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是“全人培养”,开设“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植物的起源、繁衍、进化来了解生命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了解植物对于人类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为此,教学时应注重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和学习需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讨时间,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课堂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学生课下时间进行着全天候的信息交流[6]。借此,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社交软件给学生发布关于植物、农业、环境类的小常识和趣味知识,辅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开设通识课之前,在陇东学院校园内随机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不同专业学生对植物学的了解情况及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在保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按时完成的同时,还要根据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本课程由教师团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不同教师在植物学领域各有侧重点,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结构、植物生理学、生态学以及为地方农业服务等。为此,要求每位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还要了解交叉学科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融会贯通,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植物世界,体会植物的生命力、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从植物的生命力看人生;从植物的竞争力看进化,进而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植物的关系;从植物的适应力看环境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恶化导致的灾难,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的建设要从学生日常所见的植物入手,讲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等,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逻辑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力,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或理解困难的部分展开相关讨论,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消化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业与“植物改变生活”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打破固有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体会不同专业领域带给他们的学习乐趣与启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植物的辨识、生活习性的了解,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内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开设“植物改变生活”通识课,可以让各个专业的学生不仅对植物本身有一定的了解,还能通过植物了解我国农林发展的现状。在新农科背景下,在提倡通过各专业通识课进行“全人培养”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变了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植物了解我国农业发展,为培养新农科建设所需要的复合交叉型人才播下种子,支持新农科建设健康、有力、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