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法伟,韩 瑞,王 青,陈冠益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生态文明建设要放在突出地位,而且要融入其他各方面,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进来。这要求每一个地球人,包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2]。
“能源与环境概论”课程将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纳入教学内容,包括能源枯竭与能源危机、雾霾与新兴大气污染、温室效应与能源利用、碳中和与低碳能源、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建设、垃圾围城难题等。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能源与环境基本概念、能源利用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工艺和原理,了解国际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
“能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自身体系即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和必要性,能源事关国家命脉,环境与民生息息相关[3]。因此,本课程尤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了解基本国情和发展历程。具体分析具有如下几个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点:一是剖析人类发展历程中重大能源变革事件,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畅想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分析我国能源结构、人口数量、资源状况、经济水平等基本国情,数字分析展望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压力,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结合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等案例,展望未来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和能源模式。三是设定学生随堂报告题目,围绕科学家事迹、生态建设成功案例、碳中和与碳达峰、危险废物跨境转移、雾霾与新兴空气污染等关键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关注时代热点,通过调研感悟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吴仲华、史绍熙等相关领域科学家艰苦奋斗的事迹和家国情怀的责任;详细了解塞罕坝、闽宁镇、安吉县等建设绿水青山以及精准扶贫的经典案例;深入探究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意义和举措;阅读历史文献搜集我国古代关于空气污染的记录,整理世界污染事件,汇总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举措与成效,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念。
“能源与环境概论”课程围绕上述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点分别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本课程将国家发展全局、国情分析与对比、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融入其中,从全校公选课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学生思想理念的塑造。尤其注意提升学生能源环境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和经济人文间相互关系的理念;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培养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和责任感。
1.掌握必要的能源与环境基本概念、能源利用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工艺和原理,了解国际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掌握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在复杂多变的客观实际中,明确发展目标、贯彻发展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结合国情分析我国能源环境战略的能力。
2.结合能源科学与环境科学,提升学生在科技素养培养之余的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和经济人文的理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正确评价能源与环境领域相关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和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意识。
3.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4.掌握能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能够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判断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及环境治理方向。
5.清楚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发展存在的不足,结合所学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6.掌握文献调研和总结的基本能力,了解科学表达,能够清晰陈述和表达自己在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观点,正确解读国际相关协议、条约与国家相关政策。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专题式课程教学模式前后逻辑性和连接性不够,无法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能源环境学科之间的双向融合;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思政元素融入单薄,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融入较为刻板、痕迹重,表演成分显著[4];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匮乏,目前本领域相关课程尚未建立完善的案例库,部分案例陈旧[5-6]。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系列教学内容优化的方向,具体如下。
1.充分调研、研讨并编写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能源与环境概论”课程大纲。梳理提炼能源环境领域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设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入方式,规划授课情景、课程思政语言和互动方式;结合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调研课程相关案例,主动发掘创新思政元素;改良考核方式,结合选修课特点,制定学生有兴趣、反应教学成效、具有思政元素渗透的多元考核方式;确立“专业教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2.重构课程体系,聚焦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公共选修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在各个教学章节融入专题,既实现刻板理论知识的具象化,又“润物无声”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聚焦国内外发展形势,重构课程体系,重点讲解热点问题,避免“学会即过时”的尴尬情景,同时弱化新时代学生无法产生共鸣的过时话题,强化课程与时俱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其中思政元素的接受度。
3.建设“能源环境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案例库。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更为突出的案例,急需思考如何巧妙及时地融入课程教学。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调研搜集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历程、产业化应用案例、企业成长案例、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精准扶贫与绿水青山建设案例、能源环境管理政策与条约、相关领域科学家事迹等素材。拟定在如下专题重点建设案例库:能源环境领域知名科学家事迹、生态城市建设过去与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型汽车企业视角分析、生物柴油——碳中和的实现、山海情——绿水青山与精准扶贫、大气污染攻坚战——中国雾霾难题破解、一个打火机的前世今生——危险废物跨境转移的风险。结合案例生动剖析问题,身临其境,加深感触。将每次授课过程学生互动成果整理汇总,纳入课程资源库素材。
4.制作全新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库和讨论题目库。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充分融入思政元素,重新设计全新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视频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知识、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同时结合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传递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设计课堂随堂讨论题目,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式的思想政治学习和价值塑造。
全校公共选修课一般在晚上授课,学生时间、授课地点受限。本次课程改革拟结合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专家连线、智慧课堂、多元互动等多种教学设计,让学生既学到专业知识,又掌握工程应用、技术发展和政策管理等多角度问题,全方位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责任感[7]。具体内容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式教学、专家连线式教学、智慧课堂式教学、才艺兴趣展示式教学。
1.课堂多媒体教学。结合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元模式进行情景式授课,结合案例库丰富的授课内容,优化授课方式,实现“听了故事、学了知识、长了见识”的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互动式教学。增加课堂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和小组调研与汇报等内容,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专家连线式教学。借助当前线上教学的优势,邀请国内工程、管理领域专家课堂连线,进行工程案例解析、技术瓶颈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管理政策优化等方面的授课与互动,让学生切实全方位地感受本课程涉猎领域,找到专业契合点,明白国内国际大趋势,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4.智慧课堂式教学。结合虚拟工厂、智能工厂等平台,课上身临其境感受工业实践,思考人工智能与未来能源环境事业发展,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
5.才艺兴趣展示式教学。鼓励学生线下录制微视频,通过调研自行编剧、表演,包括课程相关领域科学家事迹、我国发展历程和创业事迹等;鼓励学生自行绘制与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绿水青山等课程专业知识或专业领域科学家企业家事迹相关的海报,结合课堂教学制作相关科普模型,进行课堂展示与分享;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与能源环境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实践成果在课堂进行展示。
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由来自各专业的学生出于兴趣自愿选择学习,优化的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可以合理且全面评价学生的所思所获。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结课报告组合的形式,尤其创新打破传统随堂报告汇报的模式。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出勤(10%)、随堂问题回答(10%)、小组专题讨论(20%)。结课报告占60%,包括随堂报告(40%),6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鼓励采用视频报告、动画报告、案例库报告、实物设计报告等多种模式进行结课,同时注重体现团队协作能力;结课报告(20%),结合随堂报告专题自主撰写论文,融入思政案例分析。灵活式的额外考核方式:对于在才艺兴趣展示式教学环节主动表现,尤其是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团队给予额外考核加分奖励(视成绩给予5~10分加分),设立课程荣誉和课程激励金,给予一定额度的活动经费支持或奖金。
“能源与环境概论”是一门通识基础课,主要进行概念、原理、应用的介绍,通过文献调研、汇报、讨论、思考,激发学生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结合国际能源与环境领域发展方向,充分调研我国能源结构和环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发展规划,进而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领域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