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意识素养评价机制研究

2023-04-15 03:11赵宏伟
公关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青少年机制

文/赵宏伟

伴随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其已经逐渐渗透融合到现代社会的诸多行业当中,正在给公众的生活带来显著的改变。在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意识素养评价机制已经遇到相对显著的挑战,这就要求打造与网络安全背景严格对应的全新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有效地促进网络安全系数的提高,促使青少年更为科学合理、高效保质地完成对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意识素养的内涵

以网络安全为基础的青少年意识素养通常体现在多方面,其本质为青少年内在思维和情感的重要体现,作用主体为网络平台,是青少年自身核心素养的延伸和拓展,更是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的价值观的过渡,与青少年的认知需要的关联相当密切。鉴于核心素养和意识素养的密切关联,在网络安全背景下的青少年意识素养也可以依托此展开。

1.文化基础对标下的意识素养

文化基础能够被划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若是将其过渡到网络世界当中,则前者主要体现在网络道德和法律素养方面,这和人文底蕴是相似的,作用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且会对表象世界产生直接影响。后者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免疫能力和判别能力方面,与科学精神相互契合,强调青少年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发布信息,都需要遵循相应的科学性,要有自身的理性判断在其中,网络系统的匿名性尤其强调青少年需要形成此项意识素养,以此来更为准确地应对多变繁杂的信息资源。

2.自主发展对标下的意识素养

自主发展能够被划分为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若是将其过渡到网络世界当中,则前者主要体现在网络学习发展能力、反思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和学会学习的指标相互契合,指出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仍然需要保持乐观好学的态度,同时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操作,是否与网络安全的指标相互对应;后者主要体现在爱护生命、自我管理方面,充斥在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许多负面信息充斥在信息海洋的各个角落,青少年在浏览信息时是否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负面信息的影响,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自我保护,这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健康生活的意识指引。[1]

3.社会参与对标下的意识素养

社会参与能够被划分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若是将其过渡到网络世界当中,则前者主要体现在网络责任意识和情感体验方面,所以从本质上来看,责任担当所强调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都是可以被变化后呈现在网络世界当中,有助青少年形成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后续应用网络工具的时候,有意识地强化自我责任感。当然就目前来看,学界针对其研究占比仍然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网络责任意识的体现仍然受到相应的限制,青少年更多情况下仍然承担的是信息接受者的任务,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实操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方面,针对网络工具的创造性应用可以赋予青少年全新的网络使用体验,网络安全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若是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信息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那么自然可以为各种问题的解决,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更多支持和辅助。

二、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意识素养的评价机制

通过对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意识素养内涵的研讨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目前青少年网络素养需要综合体现在三方面,三方面需要与核心素养相互对接,但是又并非完全相同,在经过总结和归纳后指出,青少年意识素养的评价机制应该从三方面切入,既要涵盖体现在外部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行为态度,也要体现在青少年的内部情感和思想方面。具体来讲,评价机制的创设应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1.价值观念和网络认识

网络本质上的作用应该是为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提供助力,同时为其提供接触网络世界的权利,所以其核心仍然是推进青少年发展。

价值观念:在网络安全背景下,意识素养的评价机制建设必须要依托多方面内容。青少年在网络意识素养方面,需要保持最为原始的情感态度,此种态度直接决定其后续是否可以正常接触网络世界,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网络工具,表现为青少年的网络公民意识,要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态度进行各种网络操作,换言之,虽然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性显著,但是网络世界的打造需要依托现实世界的有效支持,其更多情况下可以被体现在现实世界的建设模块,给青少年带来的发展支持是无可忽略的。[2]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下的万物互联以及地球村概念势如破竹,网络用户的交互沟通更为频繁轻松,甚至能够表现为世界众多国家用户的交流,这是青少年的全球意识的重要体现,具体评价的方向是青少年是否可以保持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开放性态度。

网络认识:如果价值观念是网络安全背景下评价青少年意识素养的基础,那么网络认识便是评价的核心要素,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认识需要综合体现在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认识网络的重要性双方面,其作用的并非青少年的价值观,而是青少年的认知观。青少年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才能够积极自主地予以应用,所以可以说价值观念是青少年接触网络世界的必备素养,而网络认识便是促使青少年积极自主接触网络世界的必备素养,两者相互对应且相互辅助,最终使得青少年可以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网络认识素养。

2.网络适应和自我发展

网络适应和自我发展诚如字面所述,代指青少年是否可以有效地适应网络世界,是否可以学习并运用各种各样的网络操作,是否具备优质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地实现自我管理等,这是打造评价机制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精准反馈的必经之路。

网络技能:适应网络世界的关键就是具备良好的网络技能,要有应对各种操作的能力,这是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着力点。青少年要拥有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筛选信息和存储信息的能力,以此来实现对网络安全背景下的多种信息的同步内化和迁移,其主要体现在青少年认知观念的转化方面,需要青少年适当地形成对网络信息技术和相应软件的了解。比如在和他人进行交互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依托社交类软件,青少年针对社交软件的运用状况便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方向,这是加深青少年理解和认识的重要体现。

自我管理:网络世界下的许多行为并不会受到监督和管理,匿名性特征更是使得此种特征被迅速扩大,包括不正当言论、错误信息等都是屡见不鲜的。青少年在进入网络世界以后,是否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成为发送不正当言论的主体,是否能够增强自己的网络应用管理能力非常关键。评价机制的构建要着重观察青少年的此方面表现,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其成为诸多人的发泄窗口,这可能是在现实世界当中完全无法看到的,但是在网络世界中则出现频次极高,所以网络世界的宣泄很大程度地体现为内心世界表征。[3]此外,青少年在看到不正当言论和错误信息后是否可以保持冷静同样是评价的着力点,青少年若是具备良好的情绪和意识,自然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错误言论的侵扰,而如果青少年的情绪受到其左右,则很有可能导致青少年从不正当言论的作用主体转变为散布主体。

自主学习:网络的发展变化几乎是日新月异,旧有网络知识很有可能难以适合现有网络机制,所以评价的方向就自然需要落实到青少年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青少年是否可以有效地结合自己的特征和需要,形成对网络知识的终身学习意识,这是关键点,更是培养的主要挑战。此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须要依托长时间的意识素养评价,用于时刻判定青少年的基本接受情况以及学习状况,对网络工具的应用知识和方法的接受,需要有意识地增强青少年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促进基本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同步增长,最终有效地深化青少年的理解。当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操作,而错误操作的纠正则需要依托于青少年自己的反思,这同样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主要代指的是青少年在已有经验当中完成的反思和调整,反馈与寻找,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增强青少年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最终必然可以为网络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正向支持。

3.网络参与和多元互动

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其同样需要相应的规范的监督管控,现实世界针对各种行为的管控依托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而在网络世界中则需要依托相互对应的网络礼仪,这是规范性的体现;并且网络可以实现多元主体的相互交流互动,这是网络交往的重要体现;此外还有更为关键的自我防护在其中,三者共同构成网络参与和多元互动的评价指标,是未来意识素养评价的方向。

网络规范:规范性既要体现在网络世界本身的规范性,更要体现在用户的行为、言论的规范性。在开展意识素养评价的过程中,网络礼仪本身并非完全固定的,这和现实世界的法律体系是不同的,法律强调利用明文规定的方式规范行为,是人的行为的下限,而在网络世界当中,相互关联的法律条例虽然已经拥有,但是仍然相对较少,而针对用户的言论、行为的规范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使用者仍然需要以现实世界当中的标准来实现自我约束,这是非常关键的。此外,每位使用网络的用户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要积极有效地认识网络法律法规,要明确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只有通过此种方法,才可以更好地推动自我发展,才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自我保护:由于网络普及效率已经呈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很多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频繁接触到互联网环境,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注重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意识素养评价机制中的主要内容。在实施评价期间应该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深度思考。首先,应该考察青少年网络辨别的能力,能够甄别出何为有害信息,对于网络环境中的潜在危机应该实施合理判断,同时也应该合理应用网络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其次,青少年需要具备充足的安全信息常识,在上网的时候需要注重对自身隐私信息的保护。[4]最后,需要对不良信息形成良好的免疫机制,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能力,对于其中的错误言论应有自动过滤的能力,不会受到其严重干扰,切实促进青少年的顺利成长。

网络交互:传统的交互体现在相互间的语言交流,而语言交流的本质为信息交换,依托彼此间说话、写信等方式完成,而在网络世界当中,则依托社交软件完成,青少年个体是否可以依托自我表现和自我行动等方式,在网络当中有效地展现自我,这是开展评价的重要方向,也是深化青少年体验的必经之路。但是交互所体现的绝非仅有对社交软件的应用和交际能力的成长,而是还需要着重于促进青少年的相互合作,以完成某项目标或者工作为集体目标,发挥出网络工具的作用和价值,使其成为载体与平台,青少年是否可以形成此项重要的意识素养,同样会关系到其未来学习和成长,评价则可以助力青少年更好地形成多元化认识和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安全背景下,青少年的意识素养的形成既要有良好的教育培养的机制支持,更要有足够优质的评价机制的多方发力,而评价的方向、评价的内容便成为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结合目前基本情况来看,核心素养和意识素养的关联非常密切,所以培养者有必要从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视角切入,综合做好评价工作,从情感、态度、能力和意识等多方面寻找科学合理的反馈途径,这是目前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评价机制的多维度和细化处理有助青少年从根本上形成对网络的热情、对网络的正确使用、对网络的探索欲望,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机构促进青少年的成长。结合目前来看,有关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多,而针对意识素养评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但评价本身确实为相当重要的环节,是起到总结、反馈作用的,所以自然需要获得培养者的更多认可和支持。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青少年机制
青少年发明家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