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燕 赵怀宝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 海南三亚 572022;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海南三亚 572022
高校实验室、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中验证基本理论、训练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实验室建设水平也是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地方性高校而言,制约实验室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多用于基本设备购置,设备更新缓慢,运行维护经费短缺。实验人员较少,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滞后,且大多实验教师没有行业实践经历,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
随着大学的扩招,特别是地方院校本科转型发展,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和创新能力培养。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也有了更多的期许,这些变化都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这为高校和企业共建实验室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实验室则是技术创新、新品研发的基地,越发受到重视。一些企业因缺乏高级的专业人才,或缺乏技术储备,生产中出现技术难题,产品需要创新,这时也会寻求高校科研人员的帮助。正是基于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在各自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以下简称校企共建实验室)已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主要形式。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指高校与企业合作,利用各方的资金、场地、设备和人才等资源共同建设实验室,以此平台为依托,共同开展大学生实验教学、实训、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等活动,双方共享成果,实现双赢,是校企间一种高层次的合作方式。
校企共建实验室的主要形式包括:以高校为主体,引入企业的资源,在校内建设实验室;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体,利用企业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生产经营场所建设,如大量的学生实训基地。[2]
在合作形式上,有援助式共建和联合式共建两种不同的合作方式[3]。援助式共建就是企业提供资源,帮助高校建设实验室。联合式共建则是指校企双方基于资源、优势互补和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利益为纽带,共同建设实验室。
根据共建实验室主要功能来分,主要有两种类型:
(1)产品研发型。以企业的需求为主体,按照产品研发的要求组织技术攻关。此类共建能使教师的研究更贴近实际需求,参与的学生也能对关键技术有所了解,激发专业兴趣和职业认知,进而得到锻炼。
(2)协同育人型。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为目标,搭建实战化、实景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发挥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行业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企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也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
一些高校单纯为满足教学数据库填报或教育部《本科专业建设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未对企业的硬件条件、发展规划、合作诉求等做深度调研的情况下就签了共建协议。一些企业因“仰慕”高校的师资和技术力量,为提升美誉度或达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目的而与高校签了协议。由于校企双方缺乏深度沟通,导致选择的盲目性、随机性。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而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持续经营为目标,两者的利益取向差异较大[4]。因此,在缺少政策支持和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情况下,由于双方利益诉求不统一,无法达成一致的共建目标,缺乏实质性的共建内容,共建缺少了载体,共建积极性不高,共建流于形式和表面化。
现实中,共建实验室总依托高校或企业中的一方而建设,并由其来管理,缺乏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独立机构,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及运行机制。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原属各自单位的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协调处理,造成组织松散。在缺乏运行机制的情况下,科研产出少,人才培养效果较差。
部分共建实验室对外开放不足,人员流动性差,受益面窄。部分共建实验室还在存在自己立项的情况,独享优越的条件,背离了校企共建的初衷。交流、合作的减少也制约了共建实验室的发展壮大。
组织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的总称。共建实验室大双方文化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性,面临着合作中的融合、冲突等问题,影响着共建的成败[5]。共建中将主要精力都投入科研等工作中,往往疏于组织文化建设,未形成凝聚实验室力量的“魂”。当运行中出现问题时,由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等组织文化,双方人员受利益驱使,往往会引发冲突,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合作持久性。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校新办本科专业、本科应用转型等都对校企共建实验室做出了硬性要求,这也促进了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发展。由于校企双方是被动地共建,为打破这一困境,就要求政府积极作为,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联合成立政、产、学、研、用促进机构,出台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积极牵线搭桥[6]。如主管部门设立专项基金,直接给予资金支持;工商、税务等部门给予共建企业税收优惠、减免等;科技部门在项目申报立项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等。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共建实验室是校企双方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受利益目标驱动,根据双方的资源与能力禀赋决定是否合作以及合作的内容、形式,结合现有信息和风险偏好来评价共建的收益,并根据收益确定是否继续共建的博弈过程[7]。因此,合作共建双方都应严格审视对方现有条件和需求,对合作方式、内容等进行量化和优选,审慎选择和确定。选择与决策机制的建立能够避免选择的盲目性,为实质性和可持续共建打下基础。同时,要建立对双方需求达成度、人员等软硬件条件匹配度、预期目标等指标量化分析系统,在充分的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优中选优。随着共建的深入,正常的退出机制建设对于后续产权问题等的处理也是有益的[8]。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共生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一种生物和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相互关系,表现在优势互补、互利共生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双方的生存能力。共生原理也为解释和指导校企共建实验室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组织学角度来看,共建是将企业和高校两个不同形态组织的成员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校企共建中,必须构建融合共生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采取目标导向、组织构建、利益保障等措施建立良性的共生关系,共生共荣。[9]
首先,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找到契合点,形成实验室建设的共同目标和愿景。以共同目标为导向,才能有效避免合作冲动带来的“一时兴起”,实现1+1>2的效果。其次,为实现共同目标,避免各方所属部门的行政干预,要成立共建实验室管理机构,制定章程,明确高校和企业各自的责、权、利及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10]。最后,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及时有效化解分歧,实现融合共生[11]。
界壳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复合体,与系统相邻并与之依附的部分称为环境或者外界,分隔系统与环境的部分叫系统的周界。如果系统的周界具有保护系统生存和发展,控制环境和系统间的交换功能,那么这样的周界称为界壳。[12]从结构上讲,界壳由界壁和界门(通道)组成。界壁起着限制系统内和环境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任意交换,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的作用;界门则是系统和环境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道。界壳论的核心观点:任何进出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都要受到系统界壳的控制,系统要稳定,必须有其界壳的卫护;系统要发展,必须存在通过界门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13]
共建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产物。按照界壳理论,开放共享是推动共建实验室这一系统发展和功能最大化的重要机制[14]。他绝不能成为部分人员的专属物,也不能故步自封。他既要善于获取来自社会、高校、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员支持,又要勇于接受社会、高校、企业赋予的各项使命和任务,不断丰富共建实验室的模式和内容,如不局限于实验室人员的研究项目开放招标,积极走出去和其他机构联合承担行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接纳学生的大创项目、竞赛活动,还有实验室成员外的技术人员创新研究和项目、科普等社会服务活动。要以阶段性成果为目标,不断为共享注入新的活力,在开放共享中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提供服务。
强有力的队伍是共建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阶段性目标。通过共建,在培养教师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同时,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订及实验、实训环节,建设一支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有效解决学生培养中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企业人员要积极参与实验室项目研究、产品研发,达到既能解决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问题,又提升研发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建立灵活的人员双向流动和考核机制,以实验室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鼓励人员流动,要有意识地整合,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培养人才团队。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培养,吸收优秀学生参与到团队中,不断壮大实验室队伍。
在共建初期,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建可能较为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减退,畏难情绪、自身的惰性等可能使得共建流于形式,远离初衷。因此,校企双方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机制。同时,校企双方要根据共建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委托第三方开展独立考核评估,推动实验室建设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潜移默化地形成实验室成员共同的价值理念、合作态度、行为准则和方式,以此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实验室管理机构要建设鼓励沟通、信任、创新的组织文化(如规范的议事制度;经常性的沟通对话、规范决策及问题处理机制),潜移默化地增强互信,加强协作,以此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能有效化解实验室功能弱化[15]、不确定性等风险。
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在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和企业人员培养、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新时代,面对激烈的人才和产品竞争,校企双方善于剖析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做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的同时,不断拓展、强化实验室的功能,一同建设好、利用好这一平台,融合共生,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