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病虫害发生种类与综合防治技术

2023-04-14 07:02曹红琴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叶黄杨若虫越冬

曹红琴

(张家口市老掌沟林场 河北 张家口 076550)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又称冬青,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绿篱和园林造型树种,栽培变种多,包括金边、银边、空心、金斑、银斑、杂斑、金叶、宽叶银边、狭叶大叶黄杨及北海道黄杨等,种植广泛。大叶黄杨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景观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一系列田间调查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

1 常见病害及防治

1.1 大叶黄杨白粉病

1.1.1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嫩叶表面产生白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展成白粉层。严重时病斑相连,使整个叶片上布满白粉,造成叶片异常。

1.1.2 发生规律。该病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子实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4 ~ 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危害大叶黄杨新叶,1年内有多次再侵染,春、秋季为发病高峰,夏季较轻。高温高湿、种植过密、排水不良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1.1.3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注意通风透光,结合修剪及时除去病梢、病叶;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800 倍液、20%三唑酮乳油600~1 000 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 倍液,每隔7~10 d喷1 次,连续喷2~3 次。

1.2 大叶黄杨褐斑病

1.2.1 发病症状。该病为叶部病害,初期大叶黄杨下部老叶出现褐绿色小斑,随着病情的加重,变成黄色甚至褐色,叶片早落。

1.2.2 发生规律。病原为真菌,以分生孢子等在寄主或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等传播,从各种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每年5 ~ 11月发病,发病适温为20 ℃~30 ℃。

1.2.3 防治方法。①健身栽培:选取健壮、无病的苗木进行扦插、栽植。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株间和小气候湿度。②冬季将病叶、落叶清除后集中烧毁,清除病源。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0%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500 ~ 2 000 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1 000~ 3 000 倍液喷雾防治,隔7 ~ 10 d 喷施1 次,连喷3 次。

1.3 大叶黄杨炭疽病

1.3.1 发病症状。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呈绿色或暗黄色稍凹陷,后渐变成黑褐,圆形或不定形,直径3 cm 以上,病斑边缘隆起,上散生或轮生小黑点,可联合成斑块,以致全叶枯死。

1.3.2 发病规律。病菌属真菌子囊菌亚门,病菌在病部和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借风雨和浇灌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病菌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 ℃~28 ℃,高温、多雨和潮湿的气候发病重,偏施氮肥抗病性弱。栽植过密时通风不良、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

1.3.3 防治方法。①土壤耕翻、换土、轮作,搞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叶和枯死植株。在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或病斑,消灭田间发病中心,并立即喷施杀菌剂予以保护。②药剂防治:可选用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000~1 500 倍液[1]、25%丙环唑乳油1 000~1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交替用药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喷2~3 次。

1.4 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冻害和融雪剂的“盐害”,加强田间调查研究,找出发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4.1 冻害。①冻害症状:大叶黄杨喜温、比较耐寒。张家口地区气候寒冷、土壤旱薄,在植物尚未休眠时持续低温,而且在早春低温时间长的情况下,会使边缘植物以及栽植环境不好的大叶黄杨遭受冻害,轻者上部枝条抽干,重者整株死亡,甚至成片、成行发生枯叶、枯枝、死亡。尤其是道路两侧受风处发生严重,有的年份上部枝条抽干10 cm 左右。②防治方法:重修剪、死亡苗木清除、补植更换苗木。越冬前,低温和寒潮来临前及时采取措施,用条纹布或塑料在迎风面搭建风障,风障要高于植株,一般距离植株30 cm 以上[2]。

1.4.2 融雪剂的“盐害”。对撒完融雪剂但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要及时清理运走,切勿堆积在大叶黄杨根际。

2 常见虫害及防治

2.1 黄杨绢野螟

2.1.1 形态特征及为害。幼虫体绿色,两侧有青灰色横带,有黑色瘤状突起。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性巢穴,在缀叶中取食,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整株枯死。

2.1.2 发生规律。1年2 代,以幼虫在缀叶中越冬。6~9月为幼虫为害期,以7~8月为害严重。

2.1.3 防治方法。黑光灯诱杀成虫;保护天敌,如螳螂、马蜂、益鸟等;药剂防治如喷施Bt 粉剂、灭幼脲、吡虫啉、菊杀乳油等,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2.2 黄杨粕片盾蚧

2.2.1 形态特征及为害。雌虫介壳长椭圆形,灰白色,壳点2 个,黑褐色,位于前端;雄虫介壳长形,灰白色,壳点1 个,黑色,位于前端。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条上刺吸为害,导致枝梢枯萎、提早落叶,严重的全株死亡。

2.2.2 发生规律。以受精雌成虫越冬,1年发生3 代,3 代若虫孵化期分别发生在5~6月、7月、8~10月。石榴盛花期是防治第1 代若虫最佳时机。若虫初孵爬行,遇到适宜场所固定寄生,若虫固定后不再移动。世代重叠严重。栽植过密、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时,发生严重。主要扩散和传播途径是气流传播、水流传播、人为传播。

2.2.3 防治方法。①检疫预防。购买或引进苗木时,认真检查有无带虫,不购买带虫苗,杜绝虫源带入,以防蔓延。②生态防治。剪除受害嫩梢和枝叶,并集中烧毁。剪除不必要的枝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压低虫口数。③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各代初孵若虫期。可选用10%噻嗪酮乳油1 000 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200~1 500 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 5 000 倍液、5%啶虫脒乳油4 000 ~ 5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施药时要均匀喷施叶面、叶背和叶片基部,还可埋施15%铁灭克颗粒剂。

2.3 日本龟蜡蚧

2.3.1 形态特征及为害。雌成蚧白色半球形,有龟纹;若虫介壳白色,周边有12 个蜡刺;雌成虫和若虫在叶片和枝条上刺吸汁液,使树势衰弱,其排泄物布满全树枝叶,雨季易引发煤污病,严重的整株枯死。

2.3.2 发生规律。1年发生1 代,以雌成蚧在寄主上越冬。6月下旬~7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10月越冬。

2.3.3 防治方法。消灭杂草,减少虫源,加强养护管理,使之不利于蚧类繁殖与为害;保护利用瓢虫和草蛉等。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各代初孵若虫期。为害期喷施10%噻嗪酮乳油1 000 倍液、5%啶虫脒乳油4 000 ~ 5 000 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2 000~ 3 000 倍液、22%氟啶虫胺腈乳油5 000 倍液等,交替用药。

2.4 二斑叶螨

2.4.1 形态特征及为害。成螨一般常为橙黄和褐绿色。成螨体背两侧各具有1 块暗红色或暗绿色长斑,有时斑中部色淡分成前后2 块。在幼嫩枝叶背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失绿,产生苍白色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变硬,表面凹凸不平,常引起早期落叶。

2.4.2 发生规律。①发生代数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重。主要为害春梢、嫩叶等部位。可借风力、流水、昆虫和农业机具传播蔓延,或随苗木运输而扩散。②当温度为12 ℃时,冬卵大量孵化,20 ℃~24 ℃为最适温度,26 ℃繁殖受到抑制。秋季干旱、降雨量少繁殖快,越冬虫口基数大,导致翌年大发生;不合理的施药使环境条件恶化,天敌数量减少。

2.4.3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加强越冬防治,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加强发生盛期以前的防治,治早治彻底;生长期剪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减少虫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做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②药剂防治:选用洗衣粉柴油乳剂200倍液、胶体硫400 倍液、5%噻螨酮1 000 倍液、15%哒螨酮乳油2 500~3 000 倍液、50%克螨特乳油2 500倍液、34%螺螨酯乳油3 000~5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2 000~3 000 倍液、50%螨死净4 000~5 000 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防治。③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小花蝽、瓢虫等。

猜你喜欢
大叶黄杨若虫越冬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观赏大叶黄杨的修剪技巧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持续低温胁迫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