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及其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3-04-13 02:02:00白永花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联体院前急救脑卒中

白永花

【摘要】  目的  探讨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12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急诊救治)和观察组(采取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急诊绿色通道)。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  实施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后,观察组患者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住院到开始溶栓时间(DN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为85.36%,高于对照组的56.09%;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1.70%、2.43%,低于对照组的58.53%、17.07%;三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医联体;院前急救;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9--03

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的救治对时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可能导致肢体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1]。如何减少院前延误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成为医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脑卒中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因此在脑卒中救治过程中配备相应专科护士能够提高急救效率。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组建使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均有较大程度提高。本研究探讨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2年1-12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纳入标准:经MRI、颅脑CT确诊,均符合《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交流障碍者;③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④近期接受重大手术者。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5;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63.23±3.43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13;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3.45±4.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对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与实施方案

(1)签订“医联体”协议:与本地区其他医疗单位签订“医联体”协议,构建脑卒中联盟,选送1~2名具有3年以上神经内科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至各个“医联体”单位。

(2)成立脑卒中专科急救团队:组织由神经内科护士长担任,其余组员自愿报名参加,并进行评估与考核。选择1位脑卒中专科医师和2位脑卒中专科护士作为教学老师。

(3)制定培训路径:设立 QQ群、微信群,通过视频教学、群内张贴训练公告等方式进行培训,并请小组的各个成员关注医院的脑卒中微信公众号,医院定时更新关于脑卒中的相关信息。课程培训内容涵盖脑卒中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理论教学则是教师自行编写PPT和教学大纲,并提交给小组成员进行审核,课程内容涵盖院前急救护理、脑卒中专科知识、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出院准备、脑卒中识别与防治、脑卒中相关指数改善等,讲课前将PPT课件发送QQ群,进行视频或语音教学;护理实践的内容包括快速救治流程与护理、脑卒中前急救、脑血管疾病治疗等,并由神经内科专业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组长需要提前与各医院进行交流与沟通,安排好学员实习的具体日期[3]。

(4)评估培训效果:每星期的培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通过网上的考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100分为满分,80分为及格。合格后方可参加实践考核,实践考核是和急诊小组一起进行一次全流程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派出救護车的时候,医护人员会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意识等情况,并嘱咐接线员尽可能让患者静卧,到达现场后要注意瞳孔、意识等情况,如果患者的血压较高,先予降压处理,等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进行抢救,最后转运送到医院[4]。考核人员配合参与溶栓给药、早期识别、心脏监护、处理气道、启动院前预警、建立静脉通道等各个环节。

(5)院内绿色通道:在急诊绿通道上都设置一个绿色的标识,在转运的过程中,与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带患者进入急诊病房,各环节均无时间延误,完成CT、 MRI、血糖测量等检查后,可立即签字溶栓。

1.3  观察指标

(1)救治时间: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住院到开始溶栓时间(DNT)。

(2)急救效果:比较两组患者DNT达标率、致残率、病死率,DNT时间低于1h为达标。

(3)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分数高则差,分数低则优。

(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塞尔指数(BI)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实施判定,分数高则优,分数低则差。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

实施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后,两组患者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住院到开始溶栓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实施院前急救中急诊绿色通道后,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比较

入院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入院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对脑卒中患者及早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措施,但它的治疗时间窗非常窄,需要在发病后的4.5 h内实施治疗[5]。由于脑卒中发病较快,一旦错过治疗时机,容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有调查结果表明,院前延误造成脑卒中患者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溶栓治疗,极大降低了抢救成功率[6]。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前急救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DNT的达标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医联体”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7],结合先进的脑卒中管理实践经验,建立了一套新的脑卒中专科护士在职训练方法,大大提高了医院专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院前急救能力。

医联体模式是构建起脑卒中专科急救护理团队,将具备护理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送入“医联体”,可使不同医院和科室之间的脑卒中救治管理模式得到有效整合,使“医联体”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稳固。在医联体模式下,运用 QQ、微信等新型媒介,以网上教学的形式对专科护士脑卒中急救知识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效率,减少医务人员培训成本,取得较好培训效果。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减少院前延误时间,争取救治的时机,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8]。医务人员在救护车抵达之前,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简易的救治,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9]。同时,对各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以了解、掌握脑卒中的急救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方法,让学员充分了解急诊过程,掌握脑卒中疾病每一个环节的救治处理方式,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控制各个护理节点的时间,并设立脑卒中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入院之前及时进行分诊,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静脉溶栓治疗,大大提高了 DNT的达标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10]。

综上所述,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能够縮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极大地提高患者DNT达标率,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

4  参考文献

[1] 邱探探,曾繁华,朱小芹.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5):181-184.

[2] 孟玉芝,王娟,周俊山,等.FOCUS-PDCA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改造中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9):2122-2128.

[3] 付皎洁,赵红梅,狄开荣,等.MDT信息化管理结合院内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8):50-53.

[4] 李金慧,阮泳瑜,谭秀新.优化院前急救流程联合MLAPSS筛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22,17(16):173-176.

[5] 彭晓虹.急诊脑卒中患者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J].名医,2021(20):40-41.

[6] 高爱红,程艳伟,朱娟,等.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对急救各环节所用时间的影响[J].临床研究, 2021,29(9):187-188.

[7] 吴海峰,朱晓霞,刘芳,等.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联合良肢位训练对重症脑卒中抢救及后期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7):809-813.

[8] 于敢红,李慧敏,张海红.以控制溶栓时间为基础的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81-83.

[9] 马兰,彭淼,张德弟.基于延续护理模式的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1):149-152.

[10] 陈亚娜,陈琼梅,苏丽玉.脑卒中患者急救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及对急救效果与院前急救时间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74-76.

[2023-02-06收稿]

猜你喜欢
医联体院前急救脑卒中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探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方法的效果比较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34:42
长沙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19:07:24
医联体同质化应用于社区糖尿病管理的研究探索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