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家

2023-04-12 00:00:00
十月·少年文学 2023年8期

我们的《提问家》栏目,改版了!

之前的《提问家》,是小读者向编辑部提问。现在的《提问家》,是由我们隆重推出的小十月读者代言人向本期发表新作的作家们提问。什么问题都会问到噢!

《鱼郎鸟》作者

胡西淳

这篇小说的结尾设置得比较独特,以老师读了川子的获奖作文结束,干脆利落又余音袅袅。没有再写他获奖后的情形。为什么这样考虑呀?

考虑短篇小说特质,此篇该结束了。结尾留白,留出读者想象空间,这样效果好。也许还有更好的结尾。贫寒之家的川子由驱赶鸟转为爱鸟,让鸟吃自家鱼塘的鱼,用生活完成作文写作,认知能力也在提升,一段经历让他迅速成长。此时赋予川子的东西够多了,再赞美鼓励都显多余,今后的川子,成长的空间很大,把更多的挑战、惊喜和期待,留给美好的明天吧。

我很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生动鲜活,具体可感,比如“北岔滩的一条毛毛道儿,是川子一家踩出来的。清晨毛毛道儿积满水,沿着水边蜿蜒地走,川子感觉自己是岸上的鱼”。作文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生动的描写呢?

小说语言,不要报纸面孔,不要作文腔调。要贴着熟悉的生活,说自己心里话。要躲开成语,躲开谁都在说的现成话。说有真实感受的、新鲜的语言,哪怕不太流畅,也要坚持说,这样会渐渐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语言和语境。用自己个性语言去捕捉形象,叙述情节,生动是自然的事。

我也很喜欢鸟儿!小说里对鱼郎鸟(翠鸟)的描写很细致,写作文应该怎样去做田野观察啊?

写鸟、写蝴蝶、写小动物,要到大自然现场观察。光看还不行,要联想,要想象。不妨将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个小动物,以它的视角,审视四周。想象它是如何看天地经风雨的;它怎么吃食,怎么躲避风险,它的快乐点在哪儿。当你深入一个角色,行动起来,你想象的疆域会忽然拓宽,也渐渐醒悟,写鸟、写小动物,其实是在写人的心理和生活。

《露珠精灵》(外二首)作者

蓝格子

我最喜欢《起球的毛衣》这首!它让我想起一件旧毛衣来,起球多了就没有穿了。那你还会穿起球的毛衣吗?还是跟我一样就扔一边啦?

其实我很久都没有穿过毛衣啦!直到完成这首诗以后,我才又开始在冬天买毛衣来穿。尽管有时也会遇到轻微起球的状况,但是,我已经可以不像童年那样为此烦恼啦。

毛衣起球也能写出好玩的诗歌,我好像发现了诗歌的无限可能……还没有别人写过它吧?你是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发现然后写出来的?

说起来很神奇,这首诗几乎是在梦境里完成的。两年前的一个冬夜,梦见小时候妈妈给我织的一件毛衣,我穿着它和儿时的伙伴们在雪地里奔跑……梦醒以后,就在便签上写下了这首童诗。当然,妈妈织的那件毛衣后来也因为起球、“变小”而没有再穿了。可那一刻,童年记忆构筑起的宇宙带着点点星光为我送来一阵惊喜与暖意。我也终于不再为毛衣上的毛球感到烦恼,它们像一颗颗耀眼、隐秘的小星星一样照亮了我。

《露珠精灵》比起来更有小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写童诗时要怎样做到保持这样的童心呢?

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有没有过和小动物或者一株植物诉说心事的经历呢?小时候的我们似乎有和万物对话的“魔法”,窗外树枝上喳喳的小鸟,花园里不停舞蹈的蝴蝶……都曾是我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我俯身看到草尖上小小的露珠里倒映着多彩的世界和童年的我,就自然进入童诗的世界。我想,保持童心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忘记自己”吧,要相信,万物平等,一朵花、一只蜜蜂和一颗露珠一样,都拥有着纯洁的魅力。

《偷瓜记》作者

叶梅玉

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你编的呢?你小时候也偷过瓜吗?

这个故事是编的,但许多细节是真实的。前几年,我参与县党史办主编的《中国边城》和《边城镇志》二书的撰写,多次到边城茶峒采风,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那里中秋节偷瓜送子的风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后,仍难以忘记。于是,就在恰当的时间,恰好的心情下,结合自己小时候的偷瓜体验,写下了这篇《偷瓜记》。

小时候,我当然偷过瓜哈。我跟在哥哥、姐姐们屁股后面,胆战心惊地偷过黄瓜、红薯、萝卜,还掰过人家地里的苞谷。哈,小时候做过的坏事全都爆料出来啦。

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故事啊?那里一定还有别的有趣的风俗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南湘西边城茶峒。每年端午,茶峒除了有划龙舟赛外,还有抢鸭子等有趣的风俗活动。

为什么我就写不出这么欢乐的故事呢?感觉故事里每个人都那么快乐。

童年,是温馨而快乐的。这种快乐如影随形,伴你成长。做一个有心人,用一双发现的眼睛,留意生活中美好而有趣的人物、事件,就会写下快乐的故事。

故事里每一个人当然是快乐的。无论是送去祝福、偷瓜的我们,还是接受祝福的小彭叔叔夫妇。就连被偷的阿婆也是快乐的。大家当然希望小彭叔叔夫妇早生贵子。每一个人都怀着美好的祝愿,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焕发出人性中熠熠生辉的光芒。

《荞麦皮电台》作者

夏" 桨

看到荞麦皮枕头,就想起小时候自己睡得总是那么香甜!现在的小孩子还容易失眠吗?还有,你自己给自己的作品画插画是不是很开心?

感觉现在的小朋友,确实更容易因为压力大而睡不好呢……不过我小时候也总会睡不着,就开始在脑海里漫无目的地幻想,有时候能顺利进入梦乡,有时候越想越多反而更睡不着了(流泪)……还好那些失眠的时光也没浪费,比如这篇《荞麦皮电台》就是来源于我幼年的幻想喔。当亲爱的编辑老师回复我可以自己画插图时,我真的惊喜万分!毕竟我打小就幻想过,万一哪天自己能又写文又画插图该多好——现在居然圆梦了!超开心!(欣喜若狂转圈圈)一个深刻感受是:俗话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觉得在月光照耀下或者星星下面是最容易睡着的(一脸严肃),你觉得呢?

光是想想那个画面,我的困意都有点儿上来了!有流动的月光、闪烁的星光陪伴,感觉做出来的梦都会更加轻盈梦幻闪亮亮呢!我记得小时候有次就是在客厅打地铺,银亮亮的月光从窗户淌进屋里照在身上,凉风挟着蝉鸣一阵阵拂过,那种恬静安宁的感受可以让人记上一辈子!

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枕上去就自动随着你的颈椎状况调整形状并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声波来帮助入眠的智能枕头呢?

很有可能啊!如果真的发明出来,请立刻戳我,我要火速购买—(一枚容易失眠的成年小孩忍不住呐喊!)话说这个点子真不错,我不禁开始幻想,有没有可能出个“定制梦境”的枕头呢?(陷入沉思)

亲爱的中小学生读者,你喜欢这个新栏目吗?如果你想提前阅读到作品并向作家提问,可以发邮件给我们来预约哟(注明喜欢的作品体裁):(石帆)55834204@qq.com,(童子)5301536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