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的致敬

2023-04-12 00:00:00沈嘉柯
风流一代·青春 2023年4期

我曾到四川大学做讲座,工作间隙参观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去参观之前,我沉浸在这两位名人的文学关系中。比如杜甫晚年写《蜀相》,最后两句令人感慨万千并为之垂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在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里抚摸古树碧草,掬一捧溪水感受森森清凉,然后又去武侯祠怀古。原来,这两处景点相距只有三公里多一点。我知道杜甫崇拜诸葛亮,但没想到会崇拜至斯——一代“诗圣”,为了离心中的“偶像”近一点,就把草堂盖在武侯祠不远处。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之后,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儿子刘禅能力有限,蜀国基业最大的依仗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伐魏功业未竟,病逝于五丈原,后人为了纪念他,建起武侯祠。

诸葛亮文韬武略,为蜀国、蜀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百年后,他“收到”了杜甫虔诚的致敬。

我用双脚丈量了杜甫的心境,终于体会到诗名为什么叫《蜀相》。没错,杜甫就是敬仰诸葛亮才写这首诗,他对诸葛亮的才情、忠心至感至佩。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杜甫心中的偶像应该是“闪闪发光”的李白,他给李白写了十几首诗,每首诗都很动人,“金句”迭出。参观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后,我的看法变了。

如果说李白以非凡的才华赢得了杜甫的钦佩,那诸葛亮则是以一颗极致、赤诚的心征服了杜甫。匡扶社稷江山,辅佐君王,让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诸葛亮都做了,奈何“运移汉祚终难复”,但他仍是立志出仕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理想,有操守。“偶像”的成就也是杜甫追求的终极人生境界。人到中年,杜甫写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尧舜或许是假定的服务对象,“风俗淳”才是根本目的。

要知道,即便是皇帝本人,杜甫照样批评,他写《兵车行》就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对诸葛亮,他只有歌颂。他一生写过许多诗,“诸葛大名垂宇宙” 这一句,就是对“偶像”宇宙级别的赞美,万千感叹,浓缩成寥寥数语,献给心中独一无二的真英雄。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