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新媒体领域劈波斩浪
2011年5月,通过笔试、打字测试、面试等一系列流程,叶晶进入泰兴检察院工作,成为一名速录员。叶晶笑称自己是“打杂”的,但工作起来兢兢业业,哪怕是给起诉书盖章,她都会寻求最高效的方式。她认为,再微小的事情,对于整个办案过程都是重要的,她希望自己尽职而负责,不因职位而固化。
一次,她发现装订卷宗没有规范的目录,经检察官提醒,主动到省检察院的内网查阅资料,针对不同的案件,将目录制作成了模板,供整个部门使用。
正是这样长久以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及主动思考的精神,2015年3月,叶晶被授命尝试做新媒体。
那时的政务宣传大多选择“报网视电”等传统平台,微信、微博、头条号等新兴媒体刚刚萌芽,一个新的公众号怎样才能“引关圈粉”呢?
那段时间,叶晶半天做办案辅助工作,半天策划检察院新媒体内容。她搜索检察系统里的优质新媒体账号,学习、借鉴、转化。为了找到合适的选题,她每晚睡觉前都要刷大量的优质推文,寻找创作灵感,找准宣传检察的切口,有时会为找不到合适的选题愁到头秃。
日积月累,她练就了敏锐发现选题、掐准热点的能力。她打破了一贯以检察官角度讲述案件和检察职能的方式,从社会大众的角度,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了表情包加文字的《首发:雨露均沾(检察院不完全版1)》、呈现作案情节用第一人称切入的《富二代与香烟的故事》等爆款推文,阅读数、粉丝数噌噌上升。
叶晶从小就有文学家梦想,她还拿毛笔在自家的墙壁上写下“文学家之家”的字样。自从做了新媒体工作之后,她几乎时时处于观察生活、寻找创作灵感的状态之中。
一天上班,叶晶走过单位办公楼大厅,看了一眼立在门口的白板,通常那里都贴着一些通知、公示之类。这天却有点不一样,那里出现了两行漂亮的手写字:信箱太小,容不下你的遗忘。叶晶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她马上想到:这样的句式简短有力好记,何不与检察职能融合,来个造句大赛?
当天《泰兴检察院的保安太有才!一句话引发造句热潮!》的原创推文发出后,粉丝们纷纷在评论区模仿造句。时任泰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也看到了这篇推文,在基层院推进会上用这种句式对所有的基层院检察长说:“变化太快,容不下你的怠慢;要求太多,容不下你的疏忽;时间太紧,容不下你的观望。”一时,在泰兴检察系统内,用这种句式造句形成了热潮。
公众号步入正轨,叶晶主动申请入驻微博、今日头条政务号,在视频和用户发展起来的时候,又入驻抖音,“晶晶说法”成为江苏省首家入驻抖音的检察官方号。2021年底,叶晶受邀入驻知乎,再次成为江苏检察机关的先行者。
经过运营,泰兴检察的公众号拿下全国检察新媒体检民互动奖,头条号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检务头条号,“晶晶说法”抖音号被评为“全国检察十佳抖音号”、“全国检察视频号二十佳”、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百佳视频号,“晶晶说法”知乎号被评为年度卓越政务机构号。
用心用情,保护青少年
从事新媒体工作以来,不管在什么平台,叶晶都积极与粉丝互动,不仅在线答疑,还会根据情况转接到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处理。
2022年7月16日晚上9点多,叶晶的个人微信号突然收到了一条特殊的好友申请,对方的申请留言是:“阿姨,你好,我有情况想反映。”出于职业敏感,叶晶马上警觉了起来:对方称呼我为“阿姨”,应该是一个孩子。她迅速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聊天后得知,对方是一个不满14周岁的男孩,平常喜欢跑步。前不久在公园里认识了一个大叔,后来两人一起打球、跑步。7月16日,大叔突然提出可以为男孩介绍暑期兼职工作,但要检查身体。男孩没多想就答应了。当天晚上,两人仍一起跑步,到公园一处没有监控的隐蔽地方时,大叔猥亵了男孩。
听完男孩的讲述,叶晶怀疑那个所谓的大叔很有可能是猥亵男孩的惯犯,她让男孩立刻报警,并及时告诉父母。但男孩很犹豫,不敢报警,也不敢告诉母亲,认为这是一件丢人的事。叶晶理解男孩的心情,耐心地安抚男孩,获知了他的电话以及家庭住址后,为及时固定证据,叶晶决定代为报警。公安机关迅速出警,将男孩及其母亲带到了派出所,叶晶也及时赶到,配合民警做好笔录。
男孩最终决定说出来,因为他怕别的男生会遇到跟他一样的情况,男孩妈妈也选择支持孩子。叶晶深为母子俩的勇敢感动。
由于报警及时,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手段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于7月17日凌晨以涉嫌猥亵儿童罪进行立案。7月22日,公安机关成功抓获了该男子,对其进行刑事拘留。目前,检察院起诉后该案已经作出判决。
叶晶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案件,告诉身边的人,不要觉得自己家的是小男孩就没有问题。对于青少年的保护,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
守好青少年网络保护第一关
叶晶一直觉得新媒体是让检察工作走近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从图文、视频中更直观地了解检察机关一个很好的窗口,是把检察好故事、检察好声音传递出去的一个好工具。
她根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策划、改编,拍摄了微电影《透明人》,被江苏省委政法委评为平安“三微”比赛微电影三等奖,被最高检评为第六届全国检察机关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优秀微电影;以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宣告母亲失踪案为基础改编、拍摄的微电影《谁是家长》,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三等奖。
她不仅编,还亲自上阵去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时,她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创作、拍摄短视频《密码法》,在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中获优秀奖。
叶晶创作、拍摄的这些视频用真实案件作为切口进行普法宣传,展现了检察工作者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这几年,短视频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的是众多问题。虚假、低俗内容充斥网络、算法推送让人愈加沉迷、“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认为,那些宣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不良内容的视频不利于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对他们“三观”的确立有非常大的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有代表委员认为,亟须规范整治网络短视频平台,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管理办法对短视频平台进行规范和整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明确要求,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治理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此,叶晶认为,除了社会、政府从外围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外,还要重点关注家庭和学校,这是孩子身处时间最长的内部环境,要帮助青少年把好第一道关。
前述男孩遭遇的事件发生之后,叶晶面向泰兴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开展网络直播课,宣讲“强制报告”“一号检察建议”等司法保护条例,覆盖师生、家长10万余人。每年暑假,她走进当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优质的线上普法课程送到孩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