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身份或将取消?

2023-04-12 23:25
记者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应届生公务员毕业

考研,考公,还是就业?对毕业生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其中需要权衡思量的重要“变量”之一,便是“应届生”身份。

就业市场上,应届生备受青睐;考公资格上,应届生享受倾斜;落户限制上,应届生屡获援助……“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的话题,每年毕业季都会冲上热搜。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拟提交《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要求应届毕业生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早在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孙洁等人就曾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

“应届生”身份,要没了吗?

“应届生”,其来有自

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其中,“择业期”是备受广大毕业生关注的概念,但各类报名公告中对“应届毕业生身份”的界定相对笼统。一般来说,国家规定的择业期为2年,部分地方延长至3年。如《广东省事业单位2022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报考指南》中,将“应届毕业生”放宽至2022年、2021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

而根据对人事或劳动关系的界定,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工作年限往往参考劳动合同及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等来认定。也就是说,如果想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高校毕业生需要早做打算,在校最后一年及毕业后两年内不能随意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

“应届生”身份存在本身,是国家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就业。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应届生”身份政策对拓宽就业渠道、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各地,都在出台措施,面向高校毕业生挖掘更多的政策性岗位。据华图教育联席总裁郑文照指出,应届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极具竞争力。2019年—2021年中应届生招考人数占比一直在45%~60%之间。在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计划中,更是设置了25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占比为近年来最高。

除了公务员考试以外,近年来不少企事业单位招聘也正向应届生倾斜。其中,国企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之大最为显著。

2022年6月,国资委召开国资央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视频会,会议要求国资国企招收高校毕业生人数要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的增幅,并提出在落实秋招和春招的基础上,尽快集中启动夏季招聘。截至2022年8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

2022年9月S日,人力資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有关意见的函》,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2022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加大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支持力度。

取消“应届生”身份,呼声渐高

然而,“应届生”身份既是保护,也带来弊端。

一方面,“应届生”身份仿佛有“光环”加持,为毕业生提供一条“体制内”的通路;另一方面,

“应届生”的存在为选择“慢就业”、灵活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堵上了一道大门。

不少毕业生为了保留公务员报考资格,宁可选择先不就业,反复报考体制内就业岗位。这一行为甚至延伸至不少往届生身上,通过考研来获得“应届生”身份,继而以“研究生毕业后去考公”为后续规划,这也是促使“考研热”持续升温的一大原因。

2022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胡卫从保障平等就业的角度,呼吁取消“应届生”身份限制。他认为招聘时限制应聘生身份,既不利于离职再就业人员的重新就业,也阻碍了超过择业期的往届毕业生的求职。“必须看到,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出现了一些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灵活就业以及女性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居家生子等情况,这一择业期政策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应届生”的身份限制,也意味着为求职者的“社会时钟”戴上了镣铐,一旦错过,便失去了一个实现就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2023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介绍,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2023属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然而片面强调“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限制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可能性,或许并不足以化解就业难题。如何帮助大学生度过毕业后的工资低、工作难的“艰苦岁月”,给予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容错空间,或许才是关于“应届生”的相关举措实施的应有之义。

摘自微信公众号“软科”

猜你喜欢
应届生公务员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篮球公务员
毕业季
神数据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