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行星

2023-04-12 23:17:11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4期
关键词:流浪者红外光星系

流浪行星,又称星际行星、孤儿行星,是指与行星质量相近、游离于星系(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中的天体,它们不围绕任何恒星公转,如同流浪者一样,在星系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流浪行星可能是受其他天体引力作用,从它们的母恒星系统中被弹出去的。例如,科幻小说《三体》中,几颗恒星相距较近,一些原本围绕一颗恒星绕转的行星,受到其他恒星的引力作用,被抛射了出去,从此“无家可归”。它们也可能是在行星系统形成期间,被弹射出来的原行星(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天体)。

此外,还有一种流浪行星,它們自带流浪属性,从“出生”到形成一直未被恒星捕获。

科学家推测,银河系内流浪行星的总数可达数十亿至数万亿。不过,由于行星几乎不发光或者发光微弱且不靠近恒星,一般探测系外行星的手段较难观测到它们。目前,人类已经探测到的疑似流浪行星约100 颗,但真正得到确认的只是少数。流浪行星大小不一,质量较大的为木星的十几倍,较小的比地球还轻。

用红外光学望远镜捕捉新“流浪者”

红外光学望远镜是接收天体红外辐射的望远镜,有些流浪行星是被它发现的。例如,2013 年, 被红外光学望远镜发现的PSOJ318.5-22。据推测,这位“流浪者”距离地球大约80光年,年龄为1200万年,质量为木星的6 倍。

通常,流浪行星接收不到恒星的辐射,因此,温度可能很低且几乎不发光发热,所以很难探测。但是,PSOJ318.5-22是一颗新诞生的行星,因此温度较高。据估计,它的云层温度有800摄氏度,可以被红外光学望远镜捕捉到。

用射电望远镜捕捉带极光的“流浪者”

拥有极光的流浪行星概念图(创作/ 查克·卡特【Chuck Carter】,加州理工学院)

射电望远镜,是对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进行观测的望远镜。我们熟悉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2016年,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阵射电望远镜捕捉到了一颗疑似流浪行星——SIMPJ013656.5+093347。它位于双鱼座,距离地球20光年,质量可能是木星的12倍。

神奇的是,这位疑似“流浪者”竟然带着发光的“皇冠”——极光!虽然研究人员暂时还不知道它自带发光“皇冠”的原因,但它的磁场非常强,大约是木星磁场强度的200 倍。这或许能帮助研究人员揭开它拥有强烈极光的秘密。

用微引力透镜发现的流浪行星群

还有些流浪行星“候选者”是通过微引力透镜被发现的。

光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发生朝向天体的偏折,这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类似,被称为引力透镜。

引起光线偏折的天体可以是巨大的星系,也可以是恒星、行星。后者质量远小于星系,产生的引力偏折效应微弱,因此被称为微引力透镜。与发生在星系尺度上的引力透镜现象相比,微引力透镜的源天体质量很小,光的偏折要小得多,通常情况下难以直接观测到微引力透镜所成的像,而只能观察到光度(发光体发光的亮度)在瞬间增强。

当一颗流浪行星出现在某颗恒星到地球的光路之间时,它造成的微引力透镜现象能在短时间内令背景光发生畸变。

2020年9月, 天文学家利用微引力透镜首次探测到一颗流浪行星——OGLE-2016-BLG-1928。2021年12月,天文学家利用微引力透镜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流浪行星群,数量在70 ~170颗。

随着天文观测设备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流浪行星被发现,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在这些“流浪者”上发现生命迹象。

(责任编辑 / 陈琛 美术编辑 /周游)

凸透镜的聚光效果示意图

微引力透镜导致背景恒星亮度突然变化示意图

流浪行星产生微引力透镜,导致背景中一颗恒星的光变(概念图)(创作/ 扬·斯科龙【Jan  Skowron】,华沙大学天文台)

猜你喜欢
流浪者红外光星系
基于石墨烯/硅微米孔阵列异质结的高性能近红外光探测器
红外技术(2022年11期)2022-11-25 06:07:52
跟着星系深呼吸
迄今发现的最大星系
军事文摘(2022年10期)2022-06-15 02:29:38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石墨烯纤维可应用于中红外光电子器件通讯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环球时报(2020-04-16)2020-04-16 04:14:09
巴士车上的“浴室”
幸福(2018年28期)2018-11-02 02:49:10
星系大碰撞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地外星系
太空探索(2016年1期)2016-07-12 0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