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蓬云
18世纪末,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全部发配到澳洲去。当然,一些穷困潦倒者自愿前往,得到批准也可以去。
于是,政府雇用私家船主承办这一移民工作。政府出钱,按人头结算,运送的人越多,船主得到的钱越多。那时的船,特别是私人的船,大多由破旧的货船改装,设备简陋。船上也没有医疗药品,没有医生。船主为了多获得金钱,就拼命多装人。当他们按人数收到钱后,就起锚远航了。但是,由于海路漫长,船上人员超载,食物与淡水有限,有人生了病,既无医又无药,许多人就死在了途中。有的船上死亡率达12%,更多的达到38%。政府官员发现这个问题后,认为必须改善船上的生活、医疗条件,才能完成快速、大批向澳洲移民的计划。于是,政府官员在每条船上配备了医生及必需的药品,还派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随行监督。
但是,事态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有大量移民中途死亡。原来,贪图暴利的船主使出两招:一是为了减少人满为患对食品、淡水的消耗,船主向医生和监督员行贿,让他们对病人的死亡视而不见;二是,如果医生和监督员不默契配合,他们就会“神秘失踪”。这样,经过三年移送,仍然是从英国上船的人多,到澳洲的人少,使得政府官员很头痛。
這时,有人想出个办法,就是将所有船主集中起来,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向澳洲移民是为了大英帝国的明天,不要把金钱看得比人的生命都重要,被送的人虽说有的犯了罪、有的是穷人,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应当爱护、帮助他们等。可是,“思想工作”并没有起作用,一些人十分恐惧乘船到澳洲去,有的船上甚至发生暴乱,他们杀死船主,夺船而逃,使一些政府官员受到谴责。
杰克就是这样一名政府官员。一天,他情绪很坏,吃饭时向妻子诉说心中的苦闷。在一旁的儿子听了后,说这事不难办。
杰克很好奇,问:“怎么办好?”
他那中学生儿子说:“你不要按上船人数给钱,而是按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付账,不就好了吗。”
儿子的话让杰克如梦初醒,他问儿子:“你怎么这样想的?”
儿子说:“这叫看树不看坑,是老师让我们栽树时说的,挖多少坑有什么用,要看你栽种活了多少棵树,这才是成绩。”
于是,英国政府立即出台新政,船主必须拿到澳洲上岸人数的证明书,回来时由政府按人数付款。这样一来,所有的船主都改善了船上的设备及生活条件,食物与饮用水也得到充足供给。有的船主还自掏腰包请医生上船,尽最大努力,让人们健康到达澳洲。新政以后,船上的病死率降到1%,有的船一年内往返运送几次,创造了无一人死亡的好业绩。
“看树不看坑”这一朴素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一些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政府,在工作生产与政绩考核上,仍有明显的推动力。多少年,人们习惯了凡事都轰轰烈烈地开始,都大张旗鼓地剪彩,都大话动人地宣告,可成果如何,谁又说得清!就说有的城市年年种树,可就是绿不起来,坑没少挖,树又成活了多少?有的地方每年经济都在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多少?有的地方总是开大会,会上的决议落实了多少?地方大计、百姓生活,是否也要“不看上船多少人,而看下船上岸是多少”,并以此考核成绩呢?或是不仅看地方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多少,还要看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多少,日子幸福指数提升多少。光看坑不看树,不就把事儿“坑”了吗?
【原载《联谊报》】
插图 / 幸福指数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