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法章
出于对“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恬淡生活的热切向往,10年前,我从喧闹繁华的都市区迁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马渡新村。
马渡村北临黄河,坐落于京港澳高速公路刘江黄河大桥与107国道郑新黄河大桥之间,南临郑州北四环快速路,北跨沿黄生态廊道,距离主城区20分钟车程。马渡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这里曾是黄河上的古渡口,是连接古都汴梁、洛阳和沟通黄河南北重要的货运码头,昔日舟车云集、商贾如潮,今日堤固河阔、花柳成锦,为黄河流域郑州段少有的临水村落。
马渡从来不缺故事,“泥马渡康王”的典故即发生于此。北宋末年,时为康王的赵构被金兵虏为人质,押其北上。途中,赵构逃脱,逃至磁州(今河北磁县)借宿时,梦中有神人告诉他,金兵将至。康王惊醒,见门外已备有马匹,便乘马向南一路狂奔。马过黄河,跳跃上岸,康王见一密林,遂下马于地。转眼间,康王发现所乘之马已变为一匹泥马,全身濡湿,失声惊叫:“泥马沾水,焉能不坏?”刚说完,泥马瞬间化为一摊泥水。康王向北稽首:“我赵构得神力保佑,若复得宋室江山,必将为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后来,赵构当上了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宋高宗。这段千古传奇,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南渡录》中曾有记载。古时人们迷信风水,认定了这是一方宝地,纷纷来此定居,遂成村落。马渡因此而得名。
马渡确是一块风水宝地。1938年5月,日军在占领徐州后沿陇海铁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炸开位于郑州东北部的花园口黄河大堤,致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40余县惨遭洪水。然而在这滔天祸患中,与花园口近在咫尺的马渡却安然无恙。
1952年10月,一代伟人毛泽东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马渡村开渠引水,使这里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2006年,中央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马渡村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全村群众全部回迁联排新居,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魅力乡村”和“新農村建设示范村”,接待过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40多个国家的考察团。
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豪情满怀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次擘画出宏伟蓝图。马渡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如今的马渡,街面整洁,道路宽阔,游园遍布,花田似海。
走在马渡干净整洁的道路上,我耳畔回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眼前也幻化出马渡村如诗如画的前景:承载河南人“通江达海”的美好梦想,马渡成为黄河流域舟车云集的桥头堡,北上首都,南下江南……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