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园,陈 梅,陈 诗,王思静,王子薇,王佳慧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助产士是在产前、产时及产后为妇女、新生儿、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的重要专业人员[1-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约为1∶1 000,在我国这一比例估计在1∶400[2]。随着“三胎”政策的实施,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我国面临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1]。助产士数量的不足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助产专业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育龄妇女和新生儿健康服务需求。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是培养助产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但是专业对口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出现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不平衡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原因,促进助产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提升,课题组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0 级和2021 级在校助产专业学生进行了就业期望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助产专业2020 级和2021 级学生纳入研究,排除不愿意参加和近3 个月遭受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其中2020 级65 名,2021 级36 名,共101 名(男生1 名,女生100 名)。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问卷。自行编制,包括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家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选择助产专业方式、社会实践情况、个人就业意向及薪酬期望等内容。
(2)大学生就业期望量表。该量表由姜荧荧[4]编制,包括4个维度18 个条目,4 个维度分别为待遇性、匹配性、声誉性和规范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6,各维度的一致性系数在0.671~0.777,总分半信度为0.873,重测信度为0.911,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调查。通过咨询专家,根据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特点进行了个别条目修改,“我只选择符合研究生形象的工作”修改为“我只选择符合助产专业学生形象的工作”,“我只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修改为“我只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该量表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 分,得分越高,表明就业期望越高。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使用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填写,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共回收有效问卷101 份。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我院参与调查的在校助产专业学生共101 人,其中大二学生65 人(64.36%),大一学生36 人(35.64%);女生100 人(99.01%),男生1 人(0.99%);52 人(51.49%)居住在城市,49 人(48.51%)居住在农村;31 人(30.69%)为独生子女;父母亲学历多集中在中学(母亲47.00%,父亲67.00%);83 人(82.18%)家中无医务工作者。在对助产专业态度方面,52 人(51.49%)自愿报考助产专业,84 人(83.17%)表示热爱助产专业。
71 人(70.30%)选择毕业后升学,其他大部分选择就业;在就业地方面,大部分希望在城市就业;薪资期望值基本在每月>6 000~10 000 元,详见表1。
表1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意向(n=101)Table 1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midwifery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n=101)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量表总分为(65.04±8.2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规范性(4.34±0.61)分,待遇性(4.15±0.59)分,匹配性(3.65±0.63)分,声誉性(3.33±0.68)分。各维度平均分和总分均中等偏上,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选择专业方式、期望就业地等不同特征学生的就业期望量表不同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父母学历、家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社会实践情况等其他人口学特征对就业期望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表2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及排序Table 2 Scores and ranking of employment expectation scale in each item for midwifery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表3 不同特征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量表得分情况(±s)Table 3 Scores of employment expectation scale of midwifery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s)
表3 不同特征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量表得分情况(±s)Table 3 Scores of employment expectation scale of midwifery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s)
注:*P<0.05;**P<0.01
选项待遇性声誉性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选择助产专业的方式男女t P是否t P自愿调剂家人参考无所谓F P期望就业地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F P 4.60±0.00 4.15±0.59 0.580 0.448 4.28±0.65 4.10±0.56 1.425 0.157 4.02±0.60 4.60±0.22 4.25±0.58 4.30±0.14 2.662 0.052 3.83±0.64 3.48±0.58 3.38±0.53 4.474 0.014*匹配性5.00±0.00 3.63±0.62 4.881 0.029*4.03±0.54 3.48±0.59 4.492 0.000**3.59±0.59 3.33±0.68 3.77±0.66 3.50±0.71 1.189 0.318 3.38±0.78 3.29±0.57 3.40±0.57 0.215 0.807 4.20±0.00 3.32±0.67 1.680 0.198 3.52±0.74 3.25±0.63 1.907 0.059 3.16±0.61 3.33±0.45 3.54±0.74 3.60±0.57 2.710 0.049*4.43±0.48 4.29±0.69 3.67±0.94 1.999 0.141规范性4.70±0.00 4.34±0.61 0.287 0.593 4.44±0.51 4.30±0.64 1.081 0.282 4.27±0.66 4.39±0.77 4.45±0.51 4.00±0.00 0.887 0.451 4.18±0.55 4.13±0.64 4.00±0.28 0.146 0.864总得分78.00±0.00 64.91±8.19 2.526 0.115 68.45±8.33 63.53±7.81 2.861 0.005**63.04±7.78 66.17±5.23 67.39±8.85 65.50±4.95 2.246 0.088 66.39±8.18 63.86±8.25 61.50±9.19 1.357 0.262
在毕业去向方面,71 人(70.30%)选择了升学,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近年来医护专业学生平均学历越来越高,学生自身对学历的追求也较高,希望通过升学,进一步学习深造,提升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很多就业单位对于学历有着硬性要求,只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范围缩窄,就业形势严峻,想到级别较高医院就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升学提高学历水平,以增加就业机会。期望薪酬主要在每月>6 000~10 000 元,远远高于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水平3 001~5 000元[5],这可能与地域有关,我校助产专业学生均来自江苏省,当地经济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平均工资水平也较高,进而学生期望普遍较高。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城市作为期望就业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比例相当,在就业地选择的过程中,青年知识移民主要考虑经济条件与个人价值的实现[6],相对来说,大城市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资源丰富,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比较多;此外,家庭的地域因素也会影响就业选择[7],高校学生在考虑期望的就业地时,往往会选择在家庭居住的城市就业,江苏省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较好,也是主要的生源地,较多的学生愿意回家乡发展。县级及以下地方发展机遇不及大中小城市,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只有极少数学生将其选择为期望就业地。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就业期望量表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规范性、待遇性、匹配性、声誉性,与条目赋值中间值3 分比较,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期望量表总分为(65.04±8.26)分,与条目赋值中间值54 分比较,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规范性期望值最高,说明学生对就业单位的环境、合法性、制度的完善性要求最高,合法规范的就业单位是维持工作稳定和收入的前提与保证,这主要与学校不断对学生开展法制道德教育和防欺诈教育有关,学生法律意识普遍较强,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是待遇性,学生越来越看重外在价值的体现,即工作报酬、福利、提升以及自我发展机会,这与孙景贤等[8]、唐莹等[9]研究结果一致,个人收入水平往往是其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决定其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工作待遇的高低成为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考量的重要因素。匹配性和声誉性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对是否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求不高,对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光环或声誉并不是特别看重。这可能与近年来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不断降低有关,大多数助产专业毕业生从事了与护理岗位相关的工作[10],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了一定了解,适当降低了专业对口就业的期望,目前,“先就业,再择业”是很多毕业生就业心态,也是很多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时倡导的理念。同时更多的学生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专业,比较切合实际,也更注重工作带来的实质性获益和自身发展,对工作带来的外在声誉并不看重。助产专业学生是助产人才的后备军,学校应积极开展助产专业教育,使学生对专业有更深刻的理解,热爱助产专业,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防止助产人才流失。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形成客观的自身认识和定位,树立正确就业观,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信心,进而提高对口就业率。
本研究显示,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选择助产专业的方式、期望就业地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量表不同维度有显著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方面,本研究只有1 名男生参与,样本量较少,差异不具有代表性。独生子女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匹配性得分和职业期望量表总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职业期望更高,更愿意选择与专业匹配、对口的工作。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不同,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在其身上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也较大,家庭人员间沟通较多,使其更容易养成自信、乐观、有主见的性格,因此,独生子女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自愿选择助产专业的学生职业期望量表各维度和总分相对于其他选项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声誉性这一维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自愿选择助产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有更深刻的了解,其职业期望更理性合理,也对自身发展要求较高,更在意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期望就业地方面,待遇性这一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级别越高,其待遇性要求也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工资待遇和生活成本,因此,选择大城市的学生待遇期望最高。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更注重就业单位的规范性和自身的待遇,对工作岗位的匹配性和工作带来的声誉关注相对较低,是否为独生子女、专业选择方式、期望就业地是影响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学生更期望通过升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即使工作,也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对薪酬的期望较高。目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外,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11]。因此,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尽可能多地了解助产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自身竞争力。学校应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探索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加其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