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建立文化自信,语文教师应围绕革命文化作品展开有效教学,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中培养其对革命人物的崇敬之情,从审美评价的角度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作品的主题理解,并通过作业的评价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革命文化作品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革命文化作品;评价导向;爱国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07-0022-04
【作者简介】陈连林,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北京,100012)校长,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优秀的革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如何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传承优秀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革命传统文化作品“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在活动评价中提升学生对革命文化作品的品悟能力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革命文化传承教学其实质就是教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但与其他传承形式不同的是,语文课堂语境下的传承贯穿在对语言文字的体验之中,它主要是一种语文实践中的体验,是一种言语实践。”[1]以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并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的真实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同伴的合作学习融为一体,在梳理与探究中将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将零散的认知结构化,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图谱,并将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努力追求教、学、评的一体化。
例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教师可通过活动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评价白求恩及其精神,具体如下。
1.设计《白求恩纪念手册》。栏目有《白求恩相关事件》《白求恩精神》。纪念手册的评价要素如下页表1。
2.开展撰写“纪念白求恩对联”活动。关于对联的评价要素:事迹真实具体,紧扣人物精神,对仗规范工整,语言通顺优美。
3.组织诗歌会专题活动。请用一首小诗表达对白求恩大夫的赞美。小诗写作的评价要素:内容具体,符合人物特点;情感真诚,紧扣人物精神;语言通顺,凝练有文采。
在上述的学习及评价活动中,“设计纪念册”中的“纪念”对应文章对白求恩大夫的“纪念”,让学生更加明晰“纪念什么”和“怎样纪念”。根据文章内容写对联,这一写作活动设计提升了学生动笔思考的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设计一个个富有挑战的、有逻辑关联的任务;并在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设计嵌入式评价;之后进入下一个具有进阶特征的新任务,并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新一轮评价。
例如,教学《红星照耀中国》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以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见表2)
有了阅读任务清单,学生就有了更明确的阅读方向。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边观察,边提出自己的建议。阅读之后,教师再组织相应的评价活动来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这样,学生对于文字才能内化于心,并在对话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
评价活动一:设计“英雄卡”,交流分享人物事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价活动二:学生通过阅读后,将作者所走过的路线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进行评价,看看谁画得更加贴近原著。
此外,教学革命文化作品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评价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将文本话语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回归日常生活,链接当下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通俗易懂地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语境体会革命文化内容。
有教师在教学《纪念白求恩》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师:学完《纪念白求恩》,我们深深赞叹白求恩在革命时期表现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其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白求恩精神”也发生在我们身边,请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一说。
生:在抗击疫情期间,广大一线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踊跃援助其他发生疫情的地方,这些白衣战士都在为国泰民安作出自己的贡献。
生:让我想起钟南山和李兰娟,他们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在疫情之下,决然奔赴抗击疫情的前线,与疫情做抗争。
生: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每天都在演绎着感人的故事,请看视频(学生播放视频)。
教师在教学时,巧妙地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对白求恩精神进行评价,没有强贴标签,没有政治说教,而是将文本抽象的白求恩精神与当下生活中的事件与人物相联系,使学生建立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感受革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切身体会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在革命文化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文本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涵与当今时代发展建立联系,用文本中的革命精神评价当今的时代,并进行理性甄别,使革命文化精神继续在新时代放射光芒。
二、在审美评价中加深对革命文化作品的主旨理解
有学者认为:“言语作为革命文化类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之于文本而言是实体性的存在,它对文学作品之所以重要,更在于它具有潜在能力能把阅读者导向精神性的审美意象世界。”[2]基于言語实践的革命文化传承教学,其特有的精神性意象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丰富并发展着文本意象世界,学生与文本相互激活与唤醒,并促进学生获得对革命文化精神的情感体验、认同与内化。
例如,学习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教师应注重朗诵教学,列出审美评价的要素。
朗诵基本评价要素: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读出感情。
情感朗读的评价要素:读出人称的特点与情感表达、读出抒情语言的感悟、读出画面感的韵味、读出修辞手法与句式的抑扬顿挫。
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方法的载体,通过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通过朗诵能够明白文章中作者运用第二人称“你”或第三人称“她”来称呼土地,体现了作者对一方土地的浓烈情感,更能领会题目的含义:誓言是大地之子发出的誓言,是作者对这片土地的誓言。通过朗诵,学生能品味文本极富个性的抒情化语言:“炽痛”的热爱、“泛滥”着热情、“喷涌”着血液,抒情热烈而恰如其分。文中运用大量排比句不断反复,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读起来气势磅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直接的呼告增加了情感力量。
在朗诵教学中教师以审美评价要素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革命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尽可能体会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情感,并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情感熏陶。
教学革命文化作品,也可以运用批注法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审美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启发学生边阅读边批注,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批注法是细读文本的有效方法,能够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例如,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利用批注法勾画出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及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再如,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给予了这位母亲如此高的评价?找出打动你的语段,记下阅读感受;标出赞美母亲的抒情、议论的句子,概括母亲的优秀品质。
在对革命文化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时,我们要关注师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生成,重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立足于师生的文本体验,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文学教学也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相遇。
三、在作业评价中认识革命文化作品的时代意义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作为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活动需要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在于课堂的即时评价反馈,还可以有效利用作业评价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能。
例如,教授完《白杨礼赞》,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片段写作的任务,让学生写一个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读到的“像白杨树一样”的人。这样的作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红色人物”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学生对于白杨树精神的内化程度。另外,在学习完《白杨礼赞》后,家长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课文的感受,家长基于对革命年代和中国革命的理解,结合自己对于抗战历史的独特体会,与学生一起分享、讨论,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
教师在教授革命文化作品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让革命文化內容贴近学生。
例如,教学《白杨礼赞》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具有“白杨精神”的人物,用“微视频”或者“微故事”形式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借助班级群、朋友圈、移动客户端等媒介、小程序,开展点赞评价活动,在全班进行传播,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精神。
再如,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闻一多说的“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获取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查阅的资源,感悟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的典范;再通过电子设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人生理想。这样的教学,可以实现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交互评价。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3]。革命文化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点与革命精神是文本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的重点与难点,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感有所发,需要设置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其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成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发现、咀嚼情感点,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且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能与同伴、家长和教师互相启发,在评价中熏陶情感,培植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念。
新时代语境下,革命文化依然绽放着灿烂的思想光芒,我们应该挖掘与激活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作品蕴含的革命精神内核,实现革命文化精神传承,唤醒学生的美好生活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中认识革命文化,内化价值观念,培养理想主义价值,进而去创造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于漪.传承·撒播·弘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1.
[2]胡健.活动·精神·教育——审美三题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6-41.
[3]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