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瑞昌)国际羽毛球大师赛 男单亚军
我爸爸特别喜欢打羽毛球,但他就是业余爱好者。小时候我跟着他去打球,打着打着就喜欢上了,特别喜欢,就是一天不打球就又哭又闹的那种。所以,在选择走羽毛球专业道路时,我没怎么犹豫过,爸妈也很支持我。我是浙江杭州人,四年级的时候就到浙江队训练了。
刚开始打青少年比赛的时候,我因为肩膀有伤,有一年的时间都无法训练,那段时间很痛苦,每天只能跑步、练身体。后来养了一年,伤算是好了,但现在如果强度大了,肩膀反应也很大。包括来参加这次比赛前的一周,其实我也没怎么正常训练。
要坚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坚持下去就肯定会有回报。
(lancelox)
思路很简单,主要看执行。对方总吊前场,可能是因为对方擅长,也可能是因为您的前场是薄弱点,总之就是对方能得分。因此,您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前场,站位也要靠前一小步。如果说注意了还是无法接到,那可能就是您的起动和步法存在问题,要多练练高重心时的起动和上网步法。
看了一堆教蹬转的视频,平时也跟着练,但总感觉跟视频里的不一样,挥拍感觉也跟正常的侧身挥拍不一样。想问一下,关于蹬转发力有没有什么细节需要注意的?
(小jy)
蹬转发力,脚的细节在右脚(持拍手同侧脚),手的细节在手臂。以右脚为例,蹬转是靠右脚的前脚掌发力,左脚同时往后拉,形成转体。手臂要求小臂不能往后太多,拍子最多和地面呈水平时就要开始挥拍。
(阿欢)
您最核心的就是起动和步法问题,因为这个吃亏,所以对方的出球只要有一点速度和角度,您就难以接到。关于预判,这是一个很难、很高级的问题,专业球员都难以完全做到。所以,我觉得解决问题主要不在于预判对手的出球,而是提高自己反应的速度和跑动的速度。
您说反应和起动没问题,那其实问题就在于步法和跑动速度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因素,包括您的重心是否太高?起动的垫步幅度是否合适?速度是否够快?移动的步法用的是并步还是跨步?站位是否太靠后?每个因素都有影响,您可以好好分析分析。
(飞羽灵)
讲稳定性,前提肯定是大量出球,反推过来,必然是大量的多球练习才能体现稳定。实际打球时,每一个来球的方向、球速和我们的移动距离、接球难度等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都造成我们每个球的回球质量不一定一样。所以在练习多球时,要求喂球的人不能一直给简单重复的线路,要尽量每一球都不一样,这样才有锻炼的效果。
(小区安赛龙)
练步法肯定是有用的,如果在实战中用不上,那是因为练习和实战脱钩了,也就是练习的时候不是按着实战来的。
练习步法看似很简单,注意力在脚上,跑到几个點就可以了。但在实战中,我们的注意力是否会在脚上?肯定不是,我们都在盯球!所以,注意力不在脚上,脚还是否听话?能否自觉跑出那个步法?这就是判断练习是否有效的依据。您在练步法时,一定要模拟自己在实战,从徒手跑步法开始,再到带拍、挥拍、无球,直到有球。
(飞羽灵)
能,但一般只是腿部,这是很多力量或下肢能力弱的球员训练时会用的方法,但注意要适量。
(柯柏橪)
只有在击球瞬间,我们才会握紧球拍。还没有击球时,包括引拍,手心和拍子之间都是有空隙的。我觉得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去放松,这是技术动作本身的肌肉记忆,只有有意识地去改动作,才能做到。
(Steve8024)
反手内旋击球其实有点像拧水龙头的动作,主要用手腕和手指发力,尤其是拇指,往前按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