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雜志创刊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带着奥林匹克的梦想,执意成为北漂。尽管只想一路前行,但是回想接近十七年的时光,真的是弹指一挥间,我也成为了一名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母亲。
回望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和曾经采写过的人相比,我并不是一名合格的羽毛球爱好者,只能勉强算得上是记录者。在这200期的岁月长河中,有一些人、一些事,或近或远,陪伴我,在我的青春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从2006年7月到9月,为了创刊号,我们整整忙碌了两个月,见惯了天坛脚下凌晨的街景,也吃够了加班的“开封菜”。那个时候也真的是年轻,理想管饱,生活细节并不在意。有一天,在采访回单位的路上,我们的主编王老师突然和我说了一句:“手里的钱够吗?不够先从我这里拿。”当时的场景至今难忘,也因为这一句温暖的问候,让我认定了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在北京的家。
我的工作主要负责业余羽毛球的编辑和采写,我也接触了不少全国各地的羽毛球爱好者。上到90多岁步履蹒跚但到了球场却生龙活虎的老爷爷,下到七八岁拎起球拍还得拖着地的小朋友,每每看到他们对羽毛球的热爱,都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热爱生活、热爱羽毛球可以让我们如此幸福。
工作的第二年,我去采访奥运冠军张楠的启蒙教练孟宪章老师,遇到了一位七八岁的“小胖墩”学员,大概是形象可爱、打球认真,这位小朋友的照片登上了当期的杂志。大概七八年之后,机缘巧合,再次来到孟老师的俱乐部,孟老师掏出手机来告诉我,当年的“小胖墩”因为上了杂志备受鼓舞,一直坚持认真练球,不仅长成了1.8米的小伙子,还因为羽毛球特长上了一所理想的中学。在基层青少年羽毛球的培养体系中,这样的少年长成的例子应该不少。也正是那些生长于、扎根于基层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羽毛球的发展。我很庆幸,我的工作如此有意义。
十七年的岁月回想起来都是这些简简单单的小片段,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能说我在平凡的岗位上经历了200期的打磨,感谢我的工作、我的爱。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已经挥洒,接下来的岁月,唯有梦想不散,继续温暖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