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车企股价一度下跌10%~20%。对于长期投资者,短期危机能帮助行业龙头扩大市占率和长期竞争力。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文称,结合近期各方反映的情况,此轮降价的炒作应尽快降温,使行业回归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价格战不会长久,物有所值是永恒的商業法则。”中汽协指出,汽车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承担着建设汽车强国的重任。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此轮降价始于2023开年的新能源汽车,3月燃油车企纷纷加入战局。
湖北省率先开启大额汽车补贴,东风系多个合资品牌热门车型宣布全系降价促销,政企综合补贴最高可达9万元。随后,数十个省市跟进相关政策促进汽车消费,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个汽车品牌推出降价补贴活动。
海通国际认为,本次的降价潮起因是特斯拉降价以及“国六B”和RDE测试实施在即,随着降价潮蔓延全国,短期内有望刺激汽车行业需求充分释放。“国六B”去库存为表,传统合资车企断臂求生为里。
根据机动车环保网数据,2020年“国六A”落地至今,共生产了约120万辆的“国六A”。此外“国六B”按照PN值分为3个阶段,今年7月1日“国六B”标准第三阶段以及RDE测试正式实施后,实际行驶测试中氮氧化物和PN值不达标的车型将无法生产、销售以及上牌。“国六B”标准和RDE测试标准的正式实施会对部分国六A超龄库存车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93,较1月增长0.13,合资车企库存系数更是大幅增长0.26至2.15,远高于自主车企的1.74,能否在7月1日新规生效前完成清库存工作将成为部分合资车企的重大挑战。
本次传统合资车企大幅降价优惠的核心原因,海通国际判断,主要还是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和降价的大背景下,拯救旗下滞销车型求生存的“断臂求生”之举。以东风为首的部分合资车企较自主车企新能源转型较慢,随着今年新能源车全面开始挤压燃油车市场空间,旗下以雪铁龙C6为代表的车型陷入滞销困境,而如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6、一汽丰田bZ4X、广汽本田皓影均因产品力原因,在这场油电“零和游戏”中落入了销售端无人问津、份额持续被对手蚕食的窘境中,2023年前2月多家合资车企零售销量出现25%以上的同比下滑。如果短期内无法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部分传统合资车企恐将在“国六B”时代率先出局。
另外,也不排除本轮降价潮中,有打着补贴优惠的旗号,仅依靠营销套路小幅让利赚吆喝的车企和经销商。
“虽然出台地方补贴的省份,如湖北,汽车销售可能得到短期提振,但其他省份的潜在购车人可能选择等待他们当地的补贴,因而可能推迟需求,而非拉高需求。对于许多品牌而言,其自身的品牌溢价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今后按正常价格销售的难度加大。”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员表示。
降价背后让利与营销并存,自主品牌崛起、产品力为王时代来临。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全年燃油车零售1486.8万辆,同比下降13.4%;新能源汽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111.2%。新能源车加速崛起和燃油车不断式微已成为市场常态。
终端市场的降价影响还有持续扩散的可能性。华泰证券研报指出,降价潮对产业链材料的影响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可能挤压产业链材料曾经的高利润环节,“我们认为短时间内锂电铜箔和铝箔加工费、锂盐价格会继续承压”;另一方面,汽车多销促进对上游材料的需求。此外,降本思路下,车企对减少材料耗用量的需求或趋于迫切,有利于一体压铸、镁合金、复合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渗透。
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车企股价一度下跌10%~20%。瑞银认为,一些刺激措施是地方政府的补贴,旨在帮助当地车企清库存,这对整车厂来说是救助,而非负担。由于锂价下跌,电动汽车的成本不久可能有一定下滑,但燃油车和传统外资品牌可能面临结构性挑战。
在近期抛售后,瑞银认为一些中国车企的估值目前更具吸引力。对于长期投资者,短期危机能帮助行业龙头扩大市占率和长期竞争力。
海通国际分析师认为,自主品牌车凭借更强的产品性价比和渠道营销优势,快速崛起并不断蚕食合资品牌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产品力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终端车型内卷,决定车企之间胜负的价格战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爆发。自主车企方面,建议关注:比亚迪、吉利汽车、赛力斯、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
平安证券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2023年重点关注插混车战略转型坚决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精选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域控制器等“渗透率技术低+发展空间大”的优质赛道,推荐已于对应细分赛道进行精准卡位、前瞻布局的配件企业,推荐中鼎股份、华阳集团、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