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园林具有观赏价值高、应用场景灵活的特质,在多年的发展中,以自然生态、人文结合为核心的艺术理念为风景园林规划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设计技巧和技术体系可提高园林规划品质。以此为背景,简要阐述中国传统园林的特征,结合具体的规划案例,分析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技巧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證明,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能够实现规划品质的提升,创造出更加优美、宜居的环境,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技巧;中国传统园林;应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西省高校教改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扩招背景下《园林美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JXJG-20-62-2)研究成果。
风景园林规划对于彰显建筑品质、显现建筑基调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规划形式,其风格差异大,外部影响因素多,且需要满足功能性和个性化的多重要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具有多种特征,如重视山水景观的配合、对自然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人工景观应用量大等。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结合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设计的特质,加强对其设计技巧的应用。本文结合笔者亲历的规划项目,简要明确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设计技巧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要求。
一、中国传统园林特征
(一)山水配合得当
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主基调。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地形的利用、人工景观的补充,营造出起伏不平的地形,其模拟山川、峰峦,对空间进行划分和构建,具有立体性强、层次清晰的显著特点;在景观园林中还会应用大量的水资源,如引入河流,以及喷泉、水台等。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呈现出山水配合得当的特征。
(二)人工景观丰富
中国传统园林多采取软硬结合的形式,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来体现景观的整体风格和定位。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人工景观更加丰富,其中的人工景观常常被设计成对自然景观的补充,以更加完整地表达园林的意境和美感,包括建筑、山石、桥梁、水流、植物等多种元素,通过巧妙搭配和组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和风韵的园林景观。常见的景观表现形式有各类亭子、小桥、拱门等,其与自然景观进行有机结合,相互呼应;所选择的规划材料如青砖、灰砖、天然石材等,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来看,人工景观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与自然景观实现有机融合。
(三)注重实用价值
中国传统园林除了具有装饰、景观的功能之外,一般还具有实用价值,同样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传统园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中国传统园林往往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休憩、读书或开展各种社交活动;第二,中国传统园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历史典故、传统建筑风格、民间传说等,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明确文化主题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中国传统园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如借景、堆石、引水等,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较于其他风格的景观规划而言,中国传统园林需与其附加价值相结合,以实现景观定位。
(四)尊重原有生态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施工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对原生态环境进行改造。然而,中国传统园林规划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大部分景观规划需求明确、内容简洁,因此也可满足尊重原有生态的要求。在进行园林艺术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可结合原有生态环境的情况,如水源的分布情况、地理地质情况、标高等,以此为基础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也正因这种特质的存在,中国传统园林呈现出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属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升级,因此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也属于资源高效利用、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设计形式。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案例
(一)案例概况
A项目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整体定位是一个高端住宅小区,该小区内以高层建筑为主,位置优越,周边设施齐全,自身定位轻奢,面向人群较为广泛。针对规划项目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来设计风格,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多种新型技术形式、管理体系辅助设计与施工工作的开展。笔者在从业过程中,作为该规划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统筹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作业。
(二)案例设计细节
1.自然地形勘察与设计规划
基于规划项目风格定位、资源投入等方面的需求,在进行前期规划的过程中,计划结合规划项目的现场标高、地势情况等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据初步勘察,该案例的地形如图1所示。
该项目场区标高不一,从外至内呈现出依次升高的趋势,同时在中心位置有一低洼区域。基于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原有场地标高的改动,对于临近山体、水源的部分结合自然地形进行景观设计工作。依照此方案,将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其一,在小区入口处,设计的主要景观内容包括花池、小型广场,在此处进行道路的规划,同时通过华表、中式花纹装饰的方式,明确小区景观的整体设计风格;其二,在进行规划时,将此处命名为“长屏画卷”,画卷展开的形式自身就属于传统的中式风格,在此处规划的景观以行人小径为主,其两侧具有多个小型景观池和花草园,中间为碎石道路,可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以画卷展开的形式呈现景观;其三,按照地势情况在此处设置一弧形走廊,同时结合水景进行景观设计,在此区域设置诸多景观小品、水生植物等,同时也将此区域作为景观规划的主体功能区,如大型广场、休闲区、健身器械等均在此附近;其四,在住宅小区的正中心位置,预留一大片空旷地,绿化以草坪和高大树木为主,同时设置多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雕塑和其他景观小品;其五,在接近小区的出口位置设置该园林的静区,同时以揽月池、月亮雕塑、观月台等诸多人工景观的引入来凸显整体的中式风格。
2.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植被种类的选择具有以下方面的要求:一是植被的种类要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确保其持续健康生长,且能降低后期的管理难度;二是对于植物多样性的考虑,要尽可能地丰富植被种类,这对构建景观的完整性和层次感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结合植物的自身习性与生长环境来针对四季特性设置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实现一年四季均能呈现相应的景观,确保景观的审美价值。
在该项目园林景观规划中,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被,其相比于其他植物种类而言,管理难度更小,同时综合成本适宜,也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有较高的兼容性;从装饰效果来看,表1中的6种主要植被的观赏期可覆盖四季,同时,颜色丰富,搭配适宜,能使景观构建更具层次性。
3.人工景观构建
人工景观可以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协调,增强景观规划的整体观赏性。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中,人工景观的占比较大,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特有景观类型需要依赖人工景观进行体现。该园林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人工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小区入口处的硬质景观。此规划整体品质定位较高,考虑到小区入口处是彰显小区定位和整体设计风格的主要位置,此部分的人工景观包括:首先,喷泉广场,经由隔挡后的小型广场以喷泉进行环绕,在此位置对小区名称、小区标语进行明确有重要作用,整体气势磅礴,主题一目了然,同时在此处对标识牌、道路规划等进行明确的划分,配色以水泥灰、木质色为主;其次,在入口广场两侧设置华表,表面花纹为我国传统的龙凤呈祥纹路,大气自然,寓意佳,能够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同时对于彰显传统中式风格有重要作用。
其次是雕塑景观部分。雕塑分布在园林景观的多个位置,结合中国传统景观,大部分雕塑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联。主要雕塑内容包括人物、诗词、月亮、故事场景等,其围绕的主题以詩词歌赋、文人墨客、中国传统景观等内容为主,同时,部分景观雕塑具有垃圾桶、休憩座位的功能。
最后是建筑部分。中国传园林景观中的建筑包括亭台楼阁、轩榭、长廊、花架、石桥、假山、水池、喷泉等。在该项目规划中,以中式风格对入口大门进行设计,在其顶端位置的装饰上运用中式花纹、中式线条,能彰显中国传统建筑的高雅气质;长廊共计有2处,包括条形走廊和回形走廊,其中回形走廊临近水池位置,可作为景观观赏通道;石桥共计1座,长度4.5米,为石拱桥,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三)案例评价
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配合、软硬结合为主要设计方式,同时其良好的自然生态、完备的环境保护措施注定其设计理念是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该规划项目具体应用的技巧包括:一是大量使用了乡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完善整体的装饰效果;二是在自然环境中引入了人工景观,完善了景观规划的使用功能,同时可对中式传统风格进行全面的体现;三是“依势造景”的设计理念将自然环境与园林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规划质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均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所具有的技巧,实现了规划品质的全面保障和提升。
三、结语
风景园林规划体现出碎片化程度高、个性化强的特点,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需按照规划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设计方式。中国传统园林以造型简约、风格明确、实用性强为主基调,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技巧开展工作,可提高园林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际上,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园林规划的设计风格与技术体系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结合优秀的设计理念对于完善规划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均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婕.时代设计审美观念变化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3(4):123-125.
[2]党睿.基于传统造园理念下的新中式园林设计与创新[J].风景名胜,2021(7):60-61.
[3]段礼鑫,眭俊.中式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1(11):324-325.
[4]皇甫佳槚,荆珂,王靖武.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在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1(17):102-103.
作者简介:
蔡玲,硕士,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艺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