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策略

2023-04-07 17:53蓝慧
新农民 2023年9期
关键词:林业产业改革发展策略研究

蓝慧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改革的加速推进,林业产业地位日渐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既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也可持续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的深化改革。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重要意义及相关制约因素,主要就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他人提供参考,共同致力于我国林业产业的深度改革与快速发展。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改革发展;影响因素;策略研究

林业产业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在维护生态经济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与持续推进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革发展计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林业产业的多重功能,以增强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序促进林业产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1 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1.1 林业产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产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区间森林资源规模与种类差异较大,同类型林业产业企业发展水平与工艺水平相差甚远。近年来,经营林业产品的环保型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产能过剩、能耗过高等问题。例如,一些人造板企业已顺利转型,发展为清洁环保型循环产业,实现了林业产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同步协调发展[1]。但由于多数人造板企业的转型进程较缓,仍旧需要通过定期停产的方式应对政府限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一系列举措。定期停产虽可在短期内实现节能减排,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林业产业科技水平偏低

林业产业在我国城市、县城、村镇等地区广泛分布,类型多种多样。在实际发展中,受区域间经济、交通发展差异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林业产业并未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工业4.0及5G等先进科技的发展,提高自身生产要素的科技化水平,经营模式也相对粗放,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且十分不利于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也无法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1.3 林业产品供给失衡

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业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这就导致一些中小型林业企业为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制定出与自身发展不符的经营策略,既忽视了产品设计与质量控制,也未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无法充分凸显自己的特色。同时,若行业内产品供给失衡,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引起同行恶性竞争,加之部分林业企业为尽快回收成本,往往不会重视林产品需求的市场调研工作,在加工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太多资金与精力,这就导致林业产品供给失衡,企业成本开支增加,严重阻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林业行业的健康发展[2]。

1.4 林业产业管理水平滞后

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改革已初显成效,林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结构与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动,多数单位正处于管理、运营的磨合阶段,在此形势下,林业产业管理相对混乱,整体管理水平较为滞后,亟需做出相应调整。

2 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并未处理好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之间的关系,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同时,随着世界各国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3]。鑒于此,我国政府相继制订并出台了多条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地方性政策,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生产方式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也进一步增强社会民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另外,在政府各项激励性措施的引导与激发下,越来越多的林业企业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的建设当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意识也日渐增强,能够有效监督与约束各种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行为,快速推动林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

3 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但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加之部分地区严重缺乏森林资源,原料森林基地建设与发展较为缓慢,共同导致林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转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人员素质偏低

林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密切相关,但根据当前形势来看,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普遍偏低,通常采用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各种先进设备与技术在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致使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从而严重制约林产品的质量与销量,且十分不利于从业人员树立强烈的林产品品牌意识[4]。

3.3 技术、设备落后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林业建设活动仍旧采用传统的技术与设备,这势必会导致林产品的质量、层次处于低端化水平,无法满足市场对林产品的高要求,致使林产品大量滞销。为此,林业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林业产品。

4 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健全林业改革机制与体系,强化社会责任监督

第一,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即在保证集体林业所在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针对符合家庭承包经营条件的林地,正面引导与鼓励农户根据相关法律要求,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取得林地的承包经营权。针对不符合家庭承包经营要求的林地,应依据现有法规,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一致通过或,以均股、均利等形式,落实林业产业的各项产权。同时也可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对取得合法承包经营权承包人的林业产权进行保护[5]。

第二,落实林业处置权。林地承包者依法享有林木所有权与林地经营权的先决条件是保证林地集体所有的用途与性质,保护农民合法的林地承包权益。同时,政府部门也应针对林业产业实施资产化管理,以入股、出租、转让或互换的形式加快林地流转,在获得发包方允许后,由出让方与受让方共同在当地林权登记管理部门提交林权变更登记申请。

第三,逐步放开林业产业经营管理权。各地政府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公益林与商品林进行经营管理。当前,常见的经营管理方式主要有股份制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林场、家庭合作林场3种。公益林的流转,有助于当地政府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如发展森林旅游业与林下种养业。商品林流转后,经营者在取得林业部门的审批审核后,可以根据政府部门公示的发展规划,自主选择林业产业的经营模式与经营方向,如种植林木、苗木、中药材等。

第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林业产品供给失衡,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措施。同时也可进一步拓展林业产业的经营范围,保证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有序进行,充分发挥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第五,加强社会责任监督。首先,各地政府应逐步落实与执行林业产业领域的分类监督机制,严格要求林业产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定期公布林业产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社会民众的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林业产业发展的监督工作当中,不断提高林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并逐步淘汰残次及质量不达标的林产品,以加快林业产业传统经营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6]。

4.2 定向培育森林资源,加强产业资源基地建设

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森林资源,满足国有林场及林产品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为此,加强森林资源基地建设尤为重要。首先,树立科学的林业产业发展观[7]。在發展林业产业时,合理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提升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整体性,以充分体现林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特点。其次,优化森林产品结构,基于整体层面创造更大的森林经济价值。这就要求森林资源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市场对森林产品的需求,也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可盲目追求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是应在保证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最后,高度重视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林产品的检验检疫,以此来提升林业产品质量,提升市场销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4.3 结合三维要素,推动林业产业改革

林业产业改革应与生态文化与科技发展同步进行,以进一步丰富林业资源,为林业产业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首先,林业产业应不断增强与发挥自身的生态服务功能,围绕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两大主体,充分凸显森林的原生态特色,彰显林副产品绿色、天然、无公害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多元化健康产业的开发,打造绿色环保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依法完成有机认证,持续完善市场服务机制。其次,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各地区、各民族深入挖掘当地潜在的森林文化,打造更具观赏价值与特色的林业景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树立更加美好的社会景象。另外,林业产业改革应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例如,借助物联网区块链技术、通信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对林业功能进行丰富与拓展,增强林业产品样式的多样化,基于电子商务积极构建线上服务平台,持续扩大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以便消费者随时了解与林业产品相关的信息。

4.4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特色林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林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应高度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林业市场发展的整体态势,准确把握消费者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及价值取向,以此研发与生产出各具特色的林业特色产品,制定科学、高效的营销方案与推广计划。具体来讲,特色林业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应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这一角度,综合考虑与满足消费者个体的五大需求。其中,自我实现、爱与归属、尊重和受尊重这三种需求隐藏着无限潜力,同时也是高层次需求的一种突出体现,为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并催生了更多特色与经济价值的市场产品。例如,部分地区为满足消费者饮食的个性化需求,先后推出了山核桃乳、竹根酒、金银花茶等一系列富有林业产业特色的营养品。还有部分地区为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在林业种植区域设计了野外生存、雨林穿越等极具挑战性的旅游娱乐项目,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与猎奇心理。另外,还有一些地区为加快林业产业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发展,选择对林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如粮食、香料、竹藤制品等。

4.5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障产业绿色发展

林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应始终坚持与贯彻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要求。这就要求林业部门树立强烈的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制度,禁止过度开发森林资源,以免造成严重破坏。同时,林业主管部门应合理应用电视、报纸、广播及互联网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加强各项环境保护制度与相关措施的宣传,积极推广森林资源保护知识。此外,基层林业部门还需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管工作,协同工商、质检、交通等部门,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各项违法开采森林资源的行为,以进一步加强现代森林资源的保护,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4.6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进步与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度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由于生态旅游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产值,因此可有效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尤其是我国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保护需求,加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以期通过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与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文明效益,在持续推动林业产业改革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产业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趋势,而发展林业产业既是林业经济延伸产业链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持续完善服务体系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林业管理部门应提高对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林业产业改革与发展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定向培育森林资源,大力推广特色林业产品,发展生态旅游,以全面推动我国林业产业改革,不断提升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慎幸.新时代林业产业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1(13):125-126.

[2] 陈丰惠.林业改革背景下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0-71.

[3] 何亚珍.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路径探究[J].乡村科技,2021,12(26):36-38.

[4] 刘茂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林业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百事通,2021(2):107.

[5] 宁攸凉,李岩,马一博,等.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67-71.

[6] 韦毅.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探微[J].文渊(高中版),2021(11):1856.

[7] 邓文才.谈林业发展新路、促油茶产业转型升级[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1(7):227.

猜你喜欢
林业产业改革发展策略研究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