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开艳
(甘南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100)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进步,事业单位一些旧有的管理方法也亟须得到革新。只有在不断适应发展脚步的变革中,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与单位实际发展相契合,与快速增长的国家发展要求相贴合,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更加持久地促进关乎国计民生事业的发展。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属权归属国家的各类经济资源,资金占比高,涉及范围广,包括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项目,国家各级调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规定自行购买,及接受捐赠等形式获得的资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坚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需要,确保国有资产在使用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国有资产造成浪费,损耗等问题产生。同时,通过审计,监察等部门,由内至外、由上至下形成监督合力,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的顺利实施。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维护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变更,增强国有资产的创收能力。同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也为政府投资提供了财务信息的参考,对以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投资创收方向提供了参考和验证。在政府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循环模式中,实现了对国有经济的把控,实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标。
国有资产若要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升国有资产的流转效率。加大对资产的流入流出的使用度,盘活国有资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有资产收益的持续性供给。降低国有资产的闲置率。投入使用的国有资产代表着政府社会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是政府提高管理能力和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资产流转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国有资产得到充足利用,国民经济才能最高效地提升获利能力。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保证国民经济在公开、透明化的监管体制下良序运行。透过监督收集的信息,可以对不合理的资产使用方式进行及时止损,能够保障国有资产在相应的投资目标下,有效配置、衔接。可以促进部门结构化整合,主体经济规范化运作,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督,有利于摸清家底,提高资产透明度,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推动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有利于完善国家经济整体布局,更有力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在日常业务中,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管理方式单一。对资产流动性,可变性,掌控力度不够。资产调配方面,各个部门之间不能有效合作沟通,对于资产的进出记录无法做到连续性。在国有资产的增长量与存有量之间,缺少均衡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近几年中,部分事业单位依然存在多量重复采购资产,在上期资产效益未达到最大化的情况下,盲目添置,造成国有资产及财政资金的浪费。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入账盘点不及时,不准确。对资产的报废,购置,调入均不按照流程处理,最终导致账实不符,无法理清。在一些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缺少资产效益考评制度,对于资产的长效使用管理机制也缺少相应的措施。
相关事业单位在思想意识上轻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行使职责,对现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工作不严谨,权责不清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浪费。就国有资产引入渠道来说,无论是上级单位拨付还是本单位自行获取,其所属权均为国家所有,但一些单位在国有和私有之间造成混淆,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产生问题,一些工作人员肆意侵占办公物资、公共资源或者在使用中没有节制、大肆挥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除此之外,由于主观上忽视国有资产管理,不计成本,不进行核算,导致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状况不了解,对固定资产例如设备,房产,车辆等无账可查,丢失损耗物品无迹可寻。部分单位负责人思想上重金轻物,对实物性的国有资产没有很好的行使监督职责,没有将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提高到全局观念,下属工作人员之间缺少沟通配合,对资产管理单纯依靠财务人员负责。造成资产过度消耗,使用随意现象。同时,因为缺少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在购置资产方面,考虑不全,忽视资产性价比,导致资产本身质量不过关及采购成本过高等问题。
监督缺失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监督手段,在一些单位存在缺少监督管理制度,又或者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实际落地,在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划分,对于擅自处理资产,不合理变更,长时间不登记等问题没有明确的处罚方式。各个单位对资产的流通,往来账目没有有效的管理,导致资产流动混乱,流失严重,一些单位随意侵占公有资产为私人服务,造成资产损耗浪费。采购资产方面,缺少相应督管,导致采购随意,忽视产品本身使用周期,质量等因素,甚至出现重复采购等问题。在制度缺失的同时,单位领导者作为主要负责人没有很好的行使监督权利,对资产采购,使用等情况不闻不问,这就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直接导致资产的大量损失,浪费。
信息化平台的缺失也是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存在滞后的重要原因。以目前的信息化角度来看,国有资产的管理方法过于僵硬,在控制和监督方法上仅仅由内外部人工方式进行盘查,这也就导致审查信息碎片化,在时间跨度上缺少连贯性的结果,各项资源得不到共享,最终导致在局部管理方面产生漏洞。
部分管理人员作为国有资产的直接操作人,在资产使用、管理方面意识薄弱。对资产不重视,甚至认为公家的资产可以肆意挥霍,又或者在思想动机上产生松懈,采购以后不管不问,在项目引入中随便挥霍购置,不执行三家询价对比而只买贵的,错误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在主观上麻痹大意,对资产记录不规范,出现只定期填写记录,不实地盘点的情况。除此之外,有的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知识了解不多,对部门资产采购执行标准不清楚,导致过量配置,造成国有资产资源的浪费。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根源在于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只有管理制度有明晰的界定,各部门相应其责,由财政部门负责调配,本单位本部门使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的联动形式,制定具有体系化的制度细则,对资产的内容,使用,采购进行全方位的规定,对管理人员明确分工,才能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量化提升。每期按照部门人员数量,资产存量及后续可控性增量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加快建立预算管理相应制度,避免盲目扩大化。在单位内部设立资产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对国有资产的现存情况定期盘点,对正在使用的,维修保养的,上级调配的资产分栏记录,合理规划使用,杜绝浪费。对支出的国有资产做好翔实记录,对借调的资产及时追踪,建立责任制度,明晰责任。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关乎资产投资的项目,前期做好科学研判,力求让每笔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对闲置资产,要摸清底数,完善权证,及时寻求处理方式,协调各部门各单位,拓宽盘活渠道,比如利用租赁,对外投资等方式,实现闲置资产地再利用。
一个好的制度,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执行。同样,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的后续工作中,还需要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首先,要提高领导者的责任意识。在以往的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产生漏洞,一部分原因在于领导者没有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自己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领导者主观上对国有资产的忽视,同时对公有私有概念混淆,进一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作为事业单位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合理使用监督权力,打通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阻力。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的其中一环,只有国有资产理顺清晰才能保证财务工作,作为领导者要结合单位实际工作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在单位内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学习教育,让全部门了解和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打造高效率的资产管理团队,确保制度真实落地,定期协助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盘点,摸清家底。对于需要清理的资产,要查清原因,审慎处理。尽最大可能降低处置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其次,作为直接操作人的财务科室相关人员,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平时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复查资产存有及增长情况,对资产管理做好分类,分门别类记录资产情况,对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固定资产的流入流出时间、使用用途做好跟踪。实行从上至下的分工制度,打造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审核监督力度,创新管理监督模式,促进资产管理意识的形成,在单位内部设置专门岗位负责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各项资产的使用、变更能够合理合规,杜绝资产浪费情况。对资产的采购、调入等,及时做好跟踪监督,对采购的资产性价比进行二次调研,避免出现违规采购和盲目采购问题。在单位外部,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等相关部门,不定期抽查方式,对资产使用状况,管理制度遵守情况进行检查,设立责任制度,对查出问题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严厉处罚,强化资产清查力度,保证国有资产实现应有功能。除此之外,加快服务型政府的转换速度,搭建国有资产管理与互联网管理相结合的平台模式,促进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发展。各部门建立信息互联机制,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在社会环境下,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部环境,对每项国有资产的使用进行公开公正,同时搭建群众举报平台,确保群众意见可以畅通无阻。在内外部及群众的合力协助下,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体系全面化建立。
树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加大对网络信息平台的投入力度,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与互联网相融合,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分门别类进行信息平台设计,并将所属资产类目进行归集,确保资源得到共享。加大对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投入,着力发展一批财务专业与计算化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队伍,保证平台建设符合单位发展实际。除此之外,完善平台监督切入方式,对国有资产覆盖和共享两个层面实时把控,降低以往综合盘点监督所损耗的人力,财力。
利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升对国有资产的认识程度。积极贯彻国有资产管理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纳入工作考核中,每月根据资产的采购、记录、保管、使用、报废等流程和资产质量进行打分,对损耗资产实行管理责任制,与实际工资绩效挂钩。倒逼管理人员尽职尽责维护国有资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财富,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是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只有将国有资产管理到位,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损耗,才能让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