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代进士举人高官考

2023-04-07 02:36熊笃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物志进士

熊笃

重庆历代进士举人高官考

熊笃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74)

重庆历代进士、举人中,官秩二品以上的有宰相1人,六部尚书23人,翰林承旨1人,左右都御史15人,布政使、巡抚27人,两江总督、总兵、提督、都督、副将13人,民国参议院参政、国务院秘书长2人,均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进士;举人;仕历

笔者历数年编纂《重庆历代进士举人汇考》书稿20余万字,兹择二品左右高官81人,精简考证文字,以成此篇,抱璞自献。

一、宰相、尚书、翰林承旨

刘桢:元至顺元年(1330)进士。雍正《四川通志》卷三十三《元进士》泸州、大足两县均有著录。《大足县志》即源出省志。考虞集《道园学古录》:“昌州刘桢维周也……乃知刘氏世《春秋》学,避兵泸州,因家焉。”[1]卷六《送进士刘祯序》又《寰宇通志》:“刘桢,大足人,元至顺进士。”[2]卷六十二《重庆府·科甲》故沈仁国《元朝进士集证》锤定:“刘桢,字维周,大足人,避兵泸州,因家焉。祖德甫。父善卿。维周登至顺元年进士。至正十三年(1353)任岐山知县,劝农桑,修学校,卓有政绩。后任大名路经历。李喜乱,入居深山。至正十八年(1358),明玉珍攻完者都,道出泸州,往见之,拜为理问官。二十一年(1361)四月,拜为参谋,朝夕侍讲,劝明玉珍据蜀称帝……大夏改元天统,以维周为宗伯。天统四年(1366),玉珍卒,改元开禧,使维周代为右丞相。维周精于《易》数,以修德导其主,一切治令,皆出其裁。蜀人以诸葛称之。”[3]详见(清)周昂《元季伏莽志》卷五《刘祯传》。

吴师道: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状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垂拱元年,吴师道等二十七人及第。”[4]卷一《试杂文》(清)徐松《登科记考》:光宅二年正月丁未(685年2月9日),改垂拱元年,“吴师道:状元,见《玉芝堂谈荟》”[5]卷三。并引《文苑英华》载吴师道对策五篇原文。其仕历亦有可考者:唐睿宗景云三年(712)任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6]卷一《天地名体·天体浑宗》;唐玄宗开元初(约713)历官司勋员外郎、仓部员外郎、户部郎中[7]卷十一;后任吏部侍郎[8]卷三,终以吏部尚书致仕①“文革”间其故居璧山县凤凰场莲花坝出土诰封祖碑拓片,有“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吴公□□□”等字。。今人陶易《唐代进士录》亦列吴师道状元,然无籍贯,仕历止于户部郎中,今补其璧山籍贯及最终仕历。

董重璧:又作“董璧”,明玉珍夏天统元年(1362)状元。(明)杨学可《明氏实录》载:“秋,廷试进士,赐董璧等八人及第,余出身有差。”徐松校补引《大事记》:“开廷试,赐董重璧等及第、出身有差。”[9]官修《明太祖实录》、(明)黄标《平夏录》亦有类似记载。重璧入翰林院供职,明昇开熙四年(1370)擢翰林承旨。次年大夏国亡,重璧归隐璧山故里达40年,办学授徒。明永乐十年(1412)犹撰《重璧仙山天亭记》碑,有“自明初归里,居山下已四十载”之语,末署“前皇夏庚戌翰林承旨董重璧隐仙题记”[10]。按:董重璧是今重庆市璧山区来凤镇石龙场人,大夏国亡后隐居重璧山(亦称茅莱山),在今璧山城西南郊15里大兴镇。隐仙乃重璧之号,庚戌为开熙四年干支,是年始任翰林承旨,正二品,见《元史·百官志》。

蹇义:明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巴县人。洪武中书舍人,惠帝超擢礼部右侍郎。燕军入京归附,升左侍郎,寻迁吏部尚书,兼太子詹事。成祖外巡,令辅太子监国,中外庶务,除诸王及远国外交请诣行在外,其余悉听处分,“赐敕有‘秉心正直’及‘淳良笃实,禆益国家’之褒”[11]《文集》卷十九《故少师吏部尚书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忠定蹇公墓志铭》。丁父忧,帝遣官赐祭。仁宗即位,封太保,享双职俸禄,升少师,赐“蹇忠贞印”殊荣,与修《太宗实录》。宣宗更加倚重,赐“忠义宽宏”银章和新第[12]卷一百四十九《蹇义传》4147-4149。为人质朴正直,为“五朝元老”。

白勉: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涪州人。历刑部右侍郎,晋刑部尚书,练达刑名,兼匡济才。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以刑部右侍郎致仕。及卒,得赐御祭,有“方刚清介”之褒[13]卷八《人物志》353。按,(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据榜姓作“蒋勉”,最终仕历为“(宣德)六年任右,十年致仕”[14]卷五十八《卿贰表·刑部左右侍郎》。

刘岌: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涪州人。授吏部验封主事,迁给事中。丁忧去职,服阕补吏部文选司。李迁太常寺卿,累官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致仕[13]卷八《人物志》353。为官清廉,善文工书。

刘春: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巴县人。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武宗时擢吏部右侍郎,进左侍郎,礼部尚书。丁忧服阙,起南京吏部尚书,寻以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简[12]卷一百八十四《刘春传》4886-4887。著有《东川刘文简公集》24卷,行于世。刘氏家族世代以科第显,自刘春以下五代共七名进士。

李文进: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巴县人。授衢州府推官,迁给事中,陈边计十二事,出为浙江按察副使。升山西按察使,未几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击退安答有功,进副都御史、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15]卷八《人物志》314。迁兵部尚书,一作刑部尚书。

蹇达: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巴县人。蹇义孙,蹇来誉子。授河南祥符县知县,历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转安庆府同知、平阳知府,迁山东提学佥事、平定州知州,入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总督蓟辽。著有《凤山草堂集》[15]卷八《人物志》313。

赵可怀: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巴县人。由汶上令擢御史,历兵部侍郎,巡抚应天府,兴利除弊。调保定、陕西、福建等巡抚。入为工部侍郎,安定楚乱有功,晋兵部尚书。楚悍宗聚乱,鼓噪军门,狂逞拥入,遂遇害。赠太子太保[15]卷八《人物志》313-314。

倪斯蕙: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进士,巴县人。授蒲圻县令,邑称循吏。入吏部主事、员外郎,晋郎中,迁太常寺少卿。天启初奢崇明作乱,樊龙杀巡抚据重庆,屡疏叩阙,请兵请饷,擒贼平之,论功起为光禄寺正卿。上《保蜀援黔疏》,升南京户部侍郎。天启末,因尚书张模系魏党,挟势相忤,遂上疏乞休,诏以户部尚书致仕[15]卷八《人物志》317。

王应熊: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巴县人。天启时任詹事,崇祯擢礼部右侍郎,进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包庇巡抚杨一鹏被弹劾,辞官请归家居。南明弘光立,起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镇守遵义。清兵陷重庆,遣使招降。应熊斩来使,逃往永宁山中仁怀土城,抑郁病卒[12]卷二百五十三《王应熊传》6529-6532。然应熊“夤缘左右,士论所耻”[16]卷上,“与田戚畹通,降中旨入阁”[17]卷二十四《章正宸传》,在朝与周延儒、温体仁“朋比误国”;其弟应熙“横于乡,乡人诣阙击登闻鼓,列状至四百八十余条,赃一百七十余万”[12]卷二百五十三《王应熊传》6531,致倪斯蕙家破人亡,又毁巴蔓子墓,恶迹昭彰。

江渊: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江津人。授编修。英宗亲征瓦剌被俘,大臣纷议南迁,渊力陈固守之策,由翰林侍讲学士超擢刑部右侍郎,协助于谦、孙镗击败也先军,拥立郕王为帝。出巡督修雁门关,入阁参与军事,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少师。后升任工部尚书。英宗释放回京,政变复辟,渊等谪戍辽东[12]卷一百六十八《江渊传》4518-4519。宪宗即位赦还,赐府第于江津,致政还乡。

夏邦谟: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涪州垫江人。正德间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历户部主事兼考功稽勋、德州仓正、两淮运判、道州同知、湖州监司,调云南左参议,湖广、浙江、江西副使,云南参政、福建按察使、右都御史,参与、主持平息内乱五次,功勋卓著。嘉靖中后期历任工、户、吏三部尚书,查田亩,裕赋税,补库虚,纳群言,拒馈赠,拒权奸,为权贵恨,寻隙进谗,终被罢官。晚居涪州,与杨升庵诗酒唱和,81岁卒[18]卷十一《人物志一·乡贤》550。

程源: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江津人。明亡,举义天津,出入寇穴,携毒药以死自矢。投南明唐王朱聿键,任太常卿,奉命使粤,闻唐王败亡,拥立桂王朱由榔称帝(永历),授都御史,晋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战于云贵川湖诸省。后于偏桥之役被叛将王祥俘获,绝食7日,以大义说服王祥重新归顺南明。15年后桂王被吴三桂俘杀,源悲愤发疽而死[15]卷八《人物志》321。

喻茂坚: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荣昌人。授铜陵、临海县令,任御史,巡抚陕西,平总兵李隆之乱;巡抚河南、河北,严惩贪残官吏。历河间、真定知府,贵宁道副使、贵州参政、浙江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郧阳、应天巡抚。任淮阳总督漕运,节省白银十余万两,为四府百姓因水患所欠完税。升南京大理寺卿,陟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主持编纂《问刑条例》,打破了祖宗成法不可变更的教条,使刑事条例规范划一,起到了“以例补律”的作用。后因弹劾严嵩、疏救夏言而遭贬回乡,93岁卒[15]卷八《人物志》310,赠太子太保。又建乐雅书院作育人才,造就四方精英。

刘时俊: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荣昌人。历任桐庐、吴县知县,抑豪强,兴学校,修桥路,惩盐枭。升南京兵部主事、刑科给事中、太仆寺卿,以壮志难伸,辞官还乡。值奢崇明叛乱,陷重庆,上疏请讨伐,奉命从湖广集兵会合四川总督驻兵浮图关,两败奢婿樊龙,与秦良玉合兵斩其党羽,收复重庆。反被监军戴君恩冒功诬告通贼免职。幸得御史周宗建、湖广参政尹伸为之辩冤,乃得昭雪,升兵部右侍郎。崇祯二年(1629)追录复渝功,特赠兵部尚书[15]卷八《人物志》315-316。

喻思恂: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荣昌人。任真定府柏乡、枣强知县,山西道御史,南巡漕运,魏阉派人索贿,严词坚拒。参与魏大中50余臣上疏弹劾魏阉24大罪,又独自上疏斥魏阉卑贱贪残,巧能伪饰。遭魏阉嫉恨,正拟捕杀而熹宗驾崩得免。崇祯即位,除山西道御史巡查盐政,见盐民卖儿女难完税,捐己俸代纳。历河南道、太仆寺卿、浙江巡抚,与粤闽合兵剿灭海盗,参与平倭寇之战,捐赠俸禄,节省杂费21万两银作抗倭军费,沿海得安。升南京兵部右侍郎,退休归家。隆武帝任命为兵部尚书,不久病逝[15]卷八《人物志》318。

罗洪载: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永川人。上疏极言中贵用事不法状,及东厂罗织镇守贪残、传升官爵、提督军营数事,疏上寝不报。复因灾异奉诏言事,言皆激烈,风节凛凛,授户部主事。因被中伤,濒死,赖九卿台谏连章救免,贬湖州判,寻迁贰(同知)常州,有惠政。迁南京户部尚书。寻归,筑室江浒上,著有《浒矶文集》五卷[15]卷八《人物志》310。

张佳胤: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铜梁人。知三辅滑县,智擒剧盗;擢户部主事,历礼部郎中,晋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屡建奇功。巡抚宣府,平息边患,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平浙江兵乱,拜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加太子少保[12]卷二百二十二《张佳胤传》5857-5858;破辽阳,进太子太保。著有《张崌崃先生集》64卷,为“嘉靖五子”之一。

李养德: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铜梁人。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授工部屯田司主事,二年管易州厂,四年升员外郎,管宝源局,升营缮司郎中,五年出任衡州知府。迁光禄寺少卿,晋正卿,加通政使。七年丁忧,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19]卷十六《杂记·补遗》624。

高倬:又作“高晫”,忠州人,明天启六年(1626)进士,治安吉州。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迁婺州[20]人物志汇考·东川道。崇祯四年授御史,以疏论蓟辽总督曹文衡、总监邓希昭相讦奏事贬秩;坐草场失火下吏,逾年释归。朝臣交章荐其可大用,起上林署丞。历迁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南渡,拜工部右侍郎,升南京刑部尚书。及南明弘光亡,群臣皆降,倬仰天捶胸投缳死。

吕大器: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明史》本传谓遂宁人,据民国《潼南县志》,“大器故宅在县南鱼溅坝石龙门,至今人犹呼阁老宅。城外大器墓亦迁至嘉禾桥另葬”[21]卷三《耆旧志》336,知大器籍属今潼南田家场人。历吏部主事、关南道参议,迁固原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平乱有功,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调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九江,大破张献忠军,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唐王诏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未果。奔广东,拥永历监国。以原官兼兵部,进少傅,督西南诸军赐剑便宜行事。奔走东川至思南得病,次都匀而卒。

陈新甲:明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长寿人。任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入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历兵备佥事、副使、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整饬边防。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协御清军,饬军伍,画战守,选材官,机敏皆当。十三年(1640)升兵部尚书,时锦州被围久,帝诏问策,新甲《陈十可忧十可议》,遣职方郎张若麒面商于洪承畴。若麒素狂躁,密奏上闻,趋诸将进兵,为清兵所破,大溃。承畴被围松山,新甲不能救,松山、锦州俱失。新甲请罪章亦数十上,帝辄慰留。后密诏新甲与清议和,往返者数十,皆戒以勿泄。外廷渐知之,于是言路哗然。帝怒甚,降严旨切责新甲,令自陈。新甲不引罪,反自诩其功。帝益怒,遂下狱。大学士周延儒、陈演力救不果,终斩首弃市[12]卷二百五十七《陈新甲传》6636-6639。而后帝深悔悼焉。

周煌:清乾隆二年(1737)进士,涪州人。选庶吉士,授编修、国史馆纂修。充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迁右中允,授侍讲学士。奉命出使封琉球国,迁左庶子,擢内阁学士,充江西提督学政,升刑部侍郎,转兵部侍郎,典浙江乡试。两赴四川查审璧山、蓬溪、大足三大重案,明断公允,返京升工部尚书,改兵部尚书。进上书房总师傅,充《四库全书》总纂官,迁左都御史。以病乞休,诏以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致仕[22]卷三百二十一《周煌传》10782-10783。著有《琉球国志略》《海山存稿》等。

二、左右都御史

游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举人,永川人。授山东青城县知县,累升云南按察使、江南布政使,终至都察院左都御史[23]卷八《人物志上·仕宦》。

安惟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举人,巴县人[24]卷八《选举志·举人题名》273,官都御史。

陈价: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铜梁人。知临湘县,政绩茂著。岁歉,数上疏乞宽租,诏蠲之。累官都御史,巡抚陕西宁夏[19]卷八《人物志上·名贤》360。天顺间任贵州按察使[25]卷十七《秩官志》440。景泰间巡按河南监察御史[26]卷三十一《职官志二》135,任江西按察副使[27]卷四十七《秩官志二》。成化间任巡抚宁夏都御史[28]卷二十七《职官志》31。

李实: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进士,合州人,授礼科给事中。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京师危急,李实任职淮安、扬州,募兵二万,北上勤王取胜。议和无人敢往,实慨然请行,景泰帝擢礼部右侍郎为正使,赴也先营议和,宣读诏书,谴责瓦剌入侵。寻谒见英宗,面谏帝前宠宦官王振太过,以致蒙尘,望回京宜引咎自责,英宗不悦。实回朝复命,进右都御史。巡抚湖广五年,清正廉洁,政绩斐然。入京掌都察院事。英宗复辟,嫉恨李实前所指责,遂罗织罪名,削职为民[12]卷一百七十一《杨善传》附《李实传》4568。宪宗即位,为之昭雪,召复官,已重病不起。著有《出使录》。

贾奭: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巴县人。知浙江慈溪县,擢浙江道御史,升山西布政司左参政,迁苏州知府、广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刚介廉直,不趋时好。升巡抚陕西都御史。弘治元年致仕。卒年69岁,江朝宗为撰墓志铭[29]卷一《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札记》197。

王亿: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铜梁人。历官至湖广副使[30]卷二十八《职官志》155。

李衍:及第时间不详,省、府、县志均失载。《河南通志》仅言“李衍,四川重庆人,进士”[26]卷三十一《职官志二》133,成化间官河南左参议,历右参政[26]卷三十一《职官志二》144,至巡抚都御史[26]卷三十一《职官志二》149。

张祯叔: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巴县人。历官右佥都御史,以直言谪官,改辽东苑马寺少卿,风节为时所重[29]卷一《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札记》201。正德间任巡抚宁夏都御史[31]卷一《马政类》。

聂贤: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长寿人。由知县擢御史,有清操,升按察佥事[13]卷八《人物志》354。正德间出为云南金沧道副使,时大理指挥素贪虐,谄媚贵官,贤至,徐劝诱,使尽吐其私贿还故主,系之狱,闻者快焉[32]卷十九《名宦》651。补湖广荆南兵巡副使,驻襄阳,修城筑堤捍水,全活万家。升河南左布政使[26]卷三十一《职官志二》138。嘉靖五年(1526)迁副都御史,出按山西,清廉执法,有政声。因参与马录弹劾武定侯郭勋庇奸乱法,反被奸党翻供诬陷,革职流放达数十人。后遇赦,起为工部尚书,改刑部尚书,以疾乞休,卒赠荣襄[12]卷二百○六《马录传》附《聂贤传》5430-5431。

王彦奇: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云阳人。初授南京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俸满考最,晋本部浙江司员外郎,授奉训大夫,督运湖南。升延安知府,清白刚方。弘治末官军驻郡多求索,皆严禁之,民赖以安。岁大荒,开仓出粟十万石银三万两赈灾,奏免其税,全活甚众。又兴学校,正风俗,广储蓄,释冤滞,恤孤独,建桥治水,通商弭盗,政声盛一时,升陕西参政,延民保留,仍知府事[33]卷五十二《名宦三·牧守》。累官辽东巡抚、左都御史。民国《云阳县志》亦全载之[34]卷三十一《士女·贡举下》。

张缙: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巴县人。明世宗嘉靖间任宣府巡抚都御史、杭州知府,迁都御史,巡抚两浙,有保障功[35]卷一百四十八《名宦三》523:47。

刘应箕: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巴县人。知余姚县,擢阳和兵备,与督府王崇古处置北狄得体,迁湖广右参议。超拜佥都御史,旋晋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嘉靖间任提刑按察司佥事,升该司副使,布政司左参议。隆庆间迁布政司右参政,升山西副使,巡抚大同都御史[36]卷七十九《职官七》544:710。

余能继:明嘉靖四十年(1561)举人,长寿人。授湖北枝江知县,清正明允,德爱在民,耻阿权贵。挂冠归里,闭门教三子,皆显贵。崇祀名宦乡贤[37]卷五《乡贤下》348。据康熙《长寿县志》,其墓碑上题“明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嘉靖辛酉举人崇祀名宦乡贤余能继墓”[38]卷六《坟墓》31字。

余文缙: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37]卷六《科举·进士》462。

周兴岱: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涪州人,周煌次子。授编修,历武英殿提调官,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擢詹事府右赞善,积功迁翰林侍讲学士,出任广东学政。还京充武会试总裁,次年充湖北乡试正考官。晋礼、户部侍郎。其间因收受士子裘衣银事和《大清实录》出现讹字,被劾两次降官。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改兵部侍郎,擢左都御史[22]卷三百二十一《周兴岱传》10783-10784。再充武会试总裁,卒于任。工书能诗,所撰奏议为多。

三、布政使、巡抚

刘彭年: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刘春子。正德间任贵州佥事,巡抚贵州,礼贤育才,兴利除害[24]卷十《人物志中之上》361,迁右副都御史。明世宗嘉靖间任云南按察司佥事、左参议。万历间分守甘肃河西道,终湖广左布政使。

陈讲: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潼南人。授监察御史,巡按陕西,升山西提学道,育才卓有成就。历河南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嘉靖十八年(1539)俺答深入大同、太原之境,讲时为巡抚,请以兵六千戍老营堡东界之长谷,以山西兵守大同。陈三关形势,分中西东三路各守要塞,设参将把总指挥,而移神池守备于利民堡、老营堡,游击于八角所,各增军设备。帝悉许之[21]卷三《耆旧志》334-335。

张清: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巴县人。正统间任云南按察司佥事[32]卷十八上《秩官》569,迁山西巡按宣大御史[36]卷七十八《职官六》544:668。天顺间任浙江提刑按察司副使[35]卷一百一十八《职官八》522:181,成化间升左右布政使[35]卷一百一十八《职官八》522:168。

蒋云汉:明天顺元年(1457)进士,巴县人。成化间授大理知府,操守廉约,仁以恤民,制文庙乐舞器,日进诸生诲之。去任,行李萧然[32]卷十九《名宦》667。景泰间任贵州布政司左参政[25]卷十七《秩官志》436。弘治元年(1488)任广东左参政[39]卷二十七《职官志二》。累官福建左布政使[40]卷二十一《职官二》,一室萧索,清苦莫逾。

邓相: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24]卷八《选举志·进士题名》272,巴县人。嘉靖间任云南布政使[32]卷十八上《秩官》556。

任辙: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巴县人。知许州,岁旱多方赈恤。擢守黄州,采木之役曲为调停,民困以苏。调云南大理知府,迁贵州巡抚,计缚叛夷许吾等,边陲赖以奠安[24]卷十《人物志中之上》348。升江西按察副使,湖广左布政使。

胡尧臣: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铜梁人。授大理评事,历浙江佥事,会贼江天祥反,擒杀之。分守下湖南道,擢湖广参议,摄兵备,擒巨盗赵朝胜。迁副使。晋浙江布政使,时海盗王直勾结倭寇,联舟岛屿,与内地奸民交通,沿海为患。尧臣以计招致,置诸法。拜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寻卒[13]卷八《人物志》355。总督胡宗宪将杀淳安县令海瑞,尧臣谏曰:“海令但不善事上官耳,至其为政,古之循良不能过也。”胡意乃解[19]卷八《人物志上·名贤》366。

刘世赏: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巴县人。刘春曾孙,起宗子,擢御史,风裁峻整,不阿权贵。历任河南按察使、湖广布政使[24]卷十《人物志中之上》364。隆庆间曾任山东提刑按察司佥事[41]卷二十五《职官志一》,万历间任广西按察副使[42]卷五十三《秩官》。

周以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铜梁人。累官广西布政使。

文作: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涪州人。知闻喜县,以治最擢武选郎、兵部主事,赞议帷幄平辽之役,其功居多。迁云南参政,分守临元,剿平贼党罗雄,升广西左布政使,加一品服俸[13]卷八《人物志》358。

柳英: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巫山人。任山西盐运使,倜傥刚直,除猾吏,剔弊端,势要豪商敛手屏气。为运使九年,边无匮饷,囊无余资。两入觐,皆以廉能课最[36]卷八十六《名宦四》545:119,迁山西右布政使[36]卷七十九《职官七》544:709。曾官湖广右参政[30]卷二十八《职官志》147,分守上荆南兵备道[30]卷二十八《职官志》165。嘉靖三十六年(1557)官广东布政使。与时抵牾,拂衣归去。粤中称廉介,必曰“柳布政”云。后以荐举历光禄寺卿[39]卷四十《名宦志》735。时传天下清官第一。

杨芳: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巴县人。补宜黄令,期年大治。调知鄞县,民风刁奸,豪强与无赖横行霸世。芳恩威并举,刁风遂息。升户科给事中,历山西右参政,云南左布政使、按察司副使,累迁至户部侍郎、湖广巡抚[24]卷十《人物志中之上》353。

王居安:明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江津人。授湖广江华县知县,累官至布政使[43]卷十《选举志·举人》。

熊应占: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荣昌人。初授主事,历官至陕西左布政使。宦游20余载,操守清廉,清库羡余银10余万两,另封一处,题曰“遇岁饥充正课”,其清介如此。及归里,囊橐萧然,有“秦蜀有名穷布政”之誉[44]卷十一《宦迹》548。

胡世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合州人。授礼部主事,历刑户二部员外郎、郎中,出为荆州知府,著刚正声。寻擢上下江防道,至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寺卿,转工部右侍郎。与杨涟等联名疏劾魏忠贤,遭魏党御史参劾,遂乞归。及魏珰诛,启用刑部、吏部侍郎。以盗犯越狱罢官回乡,值大旱,倾囊为灾民缴纳当年赋税。起复户部左侍郎。致仕归,又值洪灾,乃变卖田产,捐资修江堤,五年始竣工,造福百姓,乡民呼为“胡公堤”[15]卷八《人物志》317。卒年76岁,祀乡贤。

蹇贤:明永乐六年(1408)举人[24]卷八《选举志·举人题名》273,巴县人。任御史,执宪公平。永乐间曾任云南按察使[32]卷十八上《秩官》561,迁湖广右布政使[30]卷二十八《职官志》144,有冰蘖声。祀乡贤。

康新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合州人。历西华知县、礼部郎中,升浙江左参政,提刑按察使、左右布政使[35]卷一百一十八《职官八》522:168,迁南京工部侍郎。

喻思炜: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荣昌人,官云南布政使[44]卷十二《忠节》562。

徐维鼎:明崇祯十五年(1642)以岁贡廷试赐进士第,巴县人。《浙江通志》作“徐维藩”,巴县人,崇祯间任温州知府,遇事精严,务情法得平,上下允服,爱民礼士,始终不渝,升云南副使[35]卷一百五十七《名宦十二》523:252。《云南通志》亦作“徐维藩”,巴县人,崇祯间任云南右布政使[32]卷十八上《秩官》557。鼎、藩二字,形近而误,当是一人。

王恕: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铜梁人。由庶常改吏部员外郎,迁郎中、广西道御史,迁给事中。历湖北、江安督粮道,尽除漕政之弊。乾隆初迁广东按察使,治狱多平反。归善县有盗数人,狱已具,恕察其枉,悉纵之,众皆惊。未几得真盗,众乃服。转广东布政使,巡抚福建,请豁免崇安浮赋,贮谷南台以济漳、泉两州荒旱,檄修闽县官府、兴化木兰陂水利,闽人咸颂其德。迁浙江布政使[22]卷三百○八《王恕传》10576-10578。著有《楼山文集》6卷。

王汝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恕少子。授吏部主事,迁郎中。历顺德、保定知府、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安徽巡抚。嘉庆八年(1803)入内阁学士,迁兵部、刑部侍郎。奉使河南,触暑乘轺,染目疾,乞休,逾年卒于京师。著有《铜梁山人集》[19]卷八《人物志上·名贤》367。

糜奇瑜:清嘉庆三年(1798)举人,秀山人。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方略馆纂修,转员外郎、郎中。出福建台湾道兼提学,恩威并用,政教大行。擢福建按察使,升河南布政使,以治河功赏戴花翎。道光二年(1822)调贵州布政使,摄巡抚。转太仆寺卿。濒行,黔民攀辕卧辙以留,为立生祠,以志去思[45]卷十七《人物志二·贤达》。

段大章: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巴县人。授编修。充云南乡试副考官,升汉中知府,除积弊,有政声。改西安知府,兼摄储粮道,授延榆绥道,贴然消弭边患,敌不敢窥探。升陕西布政使[24]卷十《人物志下》376-377。

沈西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开县人。授普安知县,勤政廉洁,秉公无私,惩贪吏,查匪盗。兴文教,助膏火,除奸商。调绥阳县令,堂悬巨锣,凡鸣冤者扣锣升堂,听断如神,无纵勿枉,民呼“青天”。咸丰初调毕节知县,兼摄遵义府通判,旋擢正安州知州。升仁怀直隶厅同知,十年(1860)擢贵阳府知府,迁大定府知府,越年升贵州省巡抚[46]59-60。

四、两江总督、民国高官

李宗羲: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开县人。历英山、太平、婺源县令,咸丰三年(1853)随军办饷,五年保升同知,九年任安庆知府。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疏荐补为麾下道员,四年保任两淮盐运使,升安徽按察使,迁江宁布政使。逢清水潭溃决,淹没七州县,宗羲筹赈灾,招垦荒,复生产,以功升山西巡抚。继升两江总督,主对外通商事务。时日本挑衅,宗羲筹军火,整海防,修炮台,力倡兴水师、造船舰,主张台湾建省。光绪元年(1875)因病归养,查四川东乡谳狱大案,使枉杀千余平民得平反。回任两江总督,十年病卒[46]73-74。曾捐银千两助乡办学。

施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涪州人。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赴日英法美德等国,任考察宪政大臣顾问。返京任宪政馆委员,历度支部、邮传部、法制院、财政部总督、弼德院参议、法制院使。民国时,任大总统机要秘书,颁二等嘉禾章[18]卷十四《人物志四·仕进》567。历法制局长、约法会议副议长兼参政院参政,参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被誉为“第一法学家”。1921年回乡任《续修涪州志》编纂。

张名振: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长寿县人。工部主事民国时历任法制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摄行大总统府秘书长事务[37]卷六《科举·进士》466。撰有《长寿县志》16卷。

五、总兵、总镇、提督、都督、副将

文子爱:明崇祯七年(1634)武进士,合州人。官至贵州平越卫总兵[43]卷九《士族上》10:572。

丁应芳:明武进士,科第年不详,合州人。随平西王龙骧军铁骑右营将军为都督,立大功。法澍庵山主碑刊有碑记[47]卷九《士族》10:573。

石琳:明崇祯间武进士,南川人。左军都督府同知。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孙可望陷遵义,琳助王祥克复,全川尽为南明地,永历帝封其为翘蜀将军[48]卷六《武备志·武功》。累官至总兵。

李宫墙:清顺治时武举人,梁山人。任浙江温州府参将,迁福建台湾总镇[49]卷八《选举志武科》387。

韩良辅:清康熙三十年(1691)武进士。由武解元中进士武探花,合川人,重庆总镇韩成长子。魁梧勇力过人,16岁即随父杀敌。中探花后授二等侍卫,从征蒙古立功,授陕西延绥镇中营游击。三年后升宜都参将,晋大名府副将。雍正元年(1723)升天津总兵,旋迁广西提督、巡抚。屡上疏建言献策,多获嘉奖。雍正五年,改思恩府理苗同知,因对土著聚众抗役未严惩而被革职,病卒于家[47]卷四十二《乡贤一下》12:49-52。

韩勋: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武举人,良辅子。官贵州提督、云南古州镇总兵[47]卷四十二《乡贤一下》12:52。

韩良卿:良辅弟。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武进士。授侍卫,迁陕西西宁镇中营守备,康熙六十年升兰州营游击[28]卷二十九《皇朝武职官制》106。雍正二年(1724)迁庄浪营参将[28]卷二十九《皇朝武职官制》97,雍正五年平青海叛乱有功,擢宁夏中卫协副将[28]卷二十九《皇朝武职官制》87。乾隆二年(1737)擢广西揭石镇总兵,转陕西肃州镇总兵。后升甘肃提督。

段琨: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进士,巴县人。拣选侍卫,历官至江南水陆提督,整饬营伍,卓著勋绩[24]卷十《人物志中之下》374。

汤懋昭:光绪五年(1879)武举人,铜梁人。据民国《新修铜梁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以都司侭先守备分发贵州,越三年,赴永宁守备任。升镇远镇标左营游击,旋署定广协中军都司,调清江协都司。以平匪有功升副将补用加总兵衔,宣统三年(1911)任镇远镇总兵。清亡回籍,杜门不出,卒年九十[50]卷九《人物列传二》421。

杜天麟:光绪二十年(1894)武榜眼,江津人,杜甫后裔。任广东香山协副将,代理广东水陆军提督[51]卷八《学校志·武科进士》。

戴宗麓:雍正八年(1730)武进士,长寿人。历官汉中府副将,慷慨好施济,年逾七旬告归,卒年93岁[38]卷六《科举·武科进士》489。

李本素:科第年代不详。光绪《梁山县志》于“明武举人”目下只记录一人:“李本素,仕至副将。”[49]卷八《选举志·武科》387

何魁:据光绪《秀山县志·选举表》,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举,副将。

六、结语

重庆历代进士、举人出仕者,任宰相(一品)1人,六部尚书(正二品,加太保则从一品)23人,翰林承旨1人(正二品),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加太保则从一品)15人,布政使、巡抚(省行政长官,从二品)27人,两江总督(从一品)1人,民国高官2人,总兵、总镇、提督(正二品)及都督、副将(从二品)等武职12人,足证重庆历史上教育较发达,科第颇兴盛,中式进士、举人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富强、民众富足、社会进步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1] 虞集.道园学古录[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5.

[2] 陈循.寰宇通志[M]//玄览堂丛书续集:14.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85:534.

[3] 沈仁国.元代进士集征[M].北京:中华书局,2016:313.

[4] 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

[5] 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80.

[6] 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0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82.

[7] 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2:521.

[8] 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285.

[9] 杨学可.明氏实录[M]//续修四库全书:3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29.

[10] 本书编辑委员会.秀美璧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255.

[11] 杨士奇.东里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3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24.

[12]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 黄廷桂.四川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5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380.

[15] 王梦庚,寇宗.重庆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成都:巴蜀书社,2016.

[16] 黄宗羲.移史馆吏部左侍郎章格庵先生行状[M]//黄宗羲全集19·南雷诗文集: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205.

[17] 陈鼎.东林列传[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5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78.

[18] 王鉴清,施纪云.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8.成都:巴蜀书社,2016.

[19] 韩清桂,陈昌.铜梁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8.成都:巴蜀书社,2016.

[20] 宋育仁.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M]//重庆历代方志集成:91,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517.

[21] 王安镇,夏璜.潼南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6.成都:巴蜀书社,2016.

[22]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3] 许曾荫,马慎修.永川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7.成都:巴蜀书社,2016:73.

[24] 朱之洪,向楚.巴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4.成都:巴蜀书社,2016.

[25] 鄂尔泰,靖道谟.贵州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71.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 田文镜,王士俊,孙灏,等.河南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7] 谢旻.江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14.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37.

[28] 许容,李迪.甘肃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5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9] 胡昌健.恭州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0] 迈柱,夏力恕.湖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1] 杨一清.关中奏议[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2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7.

[32] 鄂尔泰,靖道谟.云南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6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3] 刘于义,沈青崖.陕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54.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51.

[34] 朱世镛,黄葆初,刘贞安.云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32.成都:巴蜀书社,2016:506-507.

[35] 嵇曾筠,沈翼机.浙江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22-523.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6] 石麟,储大文.山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4-545.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7] 汤化培,李鼎禧.民国长寿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

[38] 薛禄天,刘康成.长寿县志[M]//重庆历代方志集成:34.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135.

[39] 郝玉麟,鲁曾煜.广东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63.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94.

[40] 郝玉麟,谢道承.福建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2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0.

[41] 岳濬,杜诏.山东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0.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45.

[42] 金鉷.广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6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37.

[43] 王煌,袁方城.江津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4.成都:巴蜀书社,2016:550.

[44] 施学煌,敖册贤.荣昌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5.成都:巴蜀书社,2016.

[45] 王鳞飞,冯世瀛,冉崇文.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22.成都:巴蜀书社,2016:194.

[42] 李朝正.清代四川进士征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47] 郑贤书,张森楷.民国新修合川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0-12.成都:巴蜀书社,2016.

[48] 黄际飞,周厚光.南川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24.成都:巴蜀书社,2016:220.

[49] 朱言诗.梁山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35.成都:巴蜀书社,2016.

[50] 郭朗溪.新修铜梁县志[M].内部印刷,铜梁县地方志办公室:1992.

[51] 聂述文,刘泽嘉.江津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15.成都:巴蜀书社,2016:252.

A Survey on Historical Senior Officials of Jinshi and Juren in Chongqing

XIONG Du

()

Among the Jinshi and Juren of all previous dynasties in Chongqing, there were 82 people elevated to the second-rank officials, including1 prime minister, 23 ministers from six departments, 1 secretary-general to the emperor, 15 senior presidents and junior presidents of the censorate, 27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commissioners and governors, 13 viceroys of Jiangnan and Jiangxi provinces, commanders-in-chief, prefects, governors and deputy generals, 2 senato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2 secretary-generals of the State Council, who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ir respective posts.

Jinshi; Juren; official experience

D691.3

A

1009-8135(2023)01-0010-14

熊笃(1944—),男,重庆长寿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韵文写作。

(责任编辑:滕新才)

猜你喜欢
人物志进士
进士家族数量与规模的边界框定*
——以清代江西为例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人物志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