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监护是现代常见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典型方案,旨在通过提供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而言,通过药物治疗流程,能够达到阻止或减缓疾病的进程、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治愈疾病,乃至防止疾病或症状继续发生的目的。在上述环节中,药学监护主要由药师主导,药师凭借相关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或社会公众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信息,如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使用常识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对部分住院及危重症患者,药师还需直接负责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提供相应的药学帮助。通过药物治疗中的药学监护,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率大大提升,且避免了其中由药物使用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与意外事故。因此,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快速发现用药过程中的潜在或已经存在的问题、解决已经发生的用药相关问题和防止潜在用药事故发生的概率这三大方面。
面向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相关问题和药学监护在整体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由卢晓阳、裘云庆等联合编著的《<临床药学监护>丛书·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7318891)一书全面详实地讨论了感染性疾病诊疗过程中各类功能的药学监护意义、概念、知识与相关方法。该书在2021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共包含三个主要论述章节,每个主要章节下包含若干子章节。第一章概述部分,论述抗菌药物药学监护的意义、药动学(PK)/药效学(PD)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并重点介绍多学科协作诊疗、循证药学及治疗药物监测(TDM)在药学监护中的应用;第二章对各类抗菌药物进行详细介绍,以列表的方式对同类抗菌药物进行归纳与比较,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抗菌谱、用法用量、超说明书用药、特殊患者的使用、PK特点及药学监护要点;第三章为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病原体、以指南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相关药学监护要点,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介绍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应注意的要点。
为扫清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的认知性障碍,该书的开篇章节重点阐述了药学监护的主要任务、相关方法与应用,并着重强调了药学监护的核心与侧重点。①抗菌药物药学监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概述:抗菌药物主要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一类药物,如咪唑类、喹诺酮类化学合成药物均是抗菌药物的典型代表。在该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药师需要负责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护,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药物治疗的效率。同时,药师还担负着与诊治医生和监护护士相互沟通的重要任务,并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问题。②感染性疾病的药学监护方法及相关应用:感染性疾病的药学监护方法包括多个重要流程。具体而言,药师需要首先与诊疗医生一起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进行药物治疗,并确定药物治疗的时间与目标,进而制定完整的用药方案。其次,需要根据患者的实时病情状况合理调整用药类型与用药剂量,达到安全、高效、经济、快速的药物治疗目标。同时,药师需要对患者制定专属的用药档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用药反应及过敏药物等信息,以供整体诊疗过程参考。此外,针对用药过程中的突发性问题,药师应协同医师一起进行紧急治疗,以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③抗菌药物与感染性疾病药学监护的核心与侧重点: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药学监护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既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又要根据后续的病情发展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控制。药学监护的核心与侧重点主要体现在用药合理与用药安全两方面,用药合理主要指药师应根据患者症状对症下药,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而用药安全则主要指药师需要全方位地避免药物本身对患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杜绝用药安全问题和药物治疗医疗事故的发生。
为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常见感染性治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内容,该书将各类抗菌药物进行了细致划分,并详细地记述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特点与药学监护方法,为读者提供高效的参考与指导。①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特点与监护项目:该书首先将常见的抗菌类药物划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多黏菌素及磷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酰胺类、糖肽类、环脂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呋喃类等多种类型的药物,并对分类细则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概述了每一类的代表性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药物PK特征和药学监护项目,为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提供了清晰引导。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特点与监护项目:针对抗菌类药物,书中还进行了重点讲解,该类药物多采用化学工艺制作方法或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来进行制作,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然而,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进行药物监护的过程中,药师需要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监护,以保障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的安全。③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特点与监护项目:针对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特点及监护项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具体而言,抗病毒药物通过直接地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的吸附或抑制病毒微生物的合成、阻止病毒穿入细胞等多种形式达到治疗目的,能影响病毒复制周期或复制周期某一环节。因此,在抗病毒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药师应该予以该类药物更多的重视,并时刻监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与患者的康复进展,以灵活的调节药物类型和使用量。
该书的最后章节,将论述的中心由药物转换至疾病本身,并依据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种类与类型将其划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腹腔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妇科相关感染及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等9种类型的药学监护。同时,在各种细分感染性疾病中,又例举了其中常见的多种疾病类型与相应症状。基于上述划分理念,该书全面地讲解了对应疾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方法,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监护的流程、方法与要点。针对每一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流程,均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药物治疗与药物监护方案,提供药师参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调整。此外,在药物监护过程中,该书还按照患者的年龄划分,提供了适合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药物监护方法,为药物监护工作的实行与推进做出了典型示范。
综上,《<临床药学监护>丛书·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是一本适用于临床药学应用和常见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过程的药学监护知识丛书。同时,针对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药物,该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各种药物的特征、特性及使用方法,并按照感染性疾病种类的不同介绍了对应的药学监护方法与步骤。通过阅读该书,医学及药学专业的高校学生能够快速获取药物监护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高校教师能够充分发掘日常教育工作中的缺漏点,并及时地进行弥补;科研工作者能够紧跟时代热点研究问题与研究前沿;而普通大众亦能够充分了解用药相关的必备知识,在遵循医嘱的前提条件下为自身的用药安全提供双重保障,上述方面在当今快速的社会发展潮流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