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也对高校做好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委托华东交通大学舒曼教授担任主编,编写了一套《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丛书》。丛书包括《心理教练: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心海导航——学生心理自助与拓展》《心灵伙伴——班级心理委员助人通》《心花怒放——寝室心理保健好帮手》四册。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丛书》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贴近生活、亲近大学生为主要特点,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又是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幸福和成长的自助读物。书中虽未直接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丛书贯穿的积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读下来,有三个方面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彰显了积极主动的智慧。针对疫情这一焦点,丛书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积极”的基调。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指导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作者敏锐地察觉到,新冠疫情防控放开,也意味着对大学生心理援助的开始。如何处理广大大学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行为和情绪的连锁反应?疫情防控放开后,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如何重建?……对于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偏离”的情况,丛书巧妙地将他们的视线拉回到对自身优势的积极关注中。这种积极关注体现为:看到困难的共同性、普遍性、暂时性、可转化性。
書中谈及,疫情来临,我们的生活发生被动的改变,一开始从一种乏力的状态,慢慢地恢复到常态,从被动地适应化为主动地适应。经历了疫情,人们学会了心理自助,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提升了自信,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能力。
二是把握了知行合一的智慧。很多人懂得许多人生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如何实现知行合一?书中谈及,“咨询师所能做的就是邀请对方做进一步的改变,并协助对方搜寻并创造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想法和行为。”
丛书不仅介绍了大量的“心理自助”“心理互助”的理念,而且在操作层面上倡导推进“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设,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朋辈辅导,以及通过很多趣味性的游戏,形成融娱乐性、趣味性、全员性、互助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作者以这种“实感”结合“具身”的思路,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大学生在获得丰富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产生特殊的感悟,从而更好地实现心灵的成长。
另外,丛书没有对一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援助技巧作泛泛之谈,而是精心选取了典型个案及活动展开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启示读者,让读者在生动的案例中受到启迪。丛书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通过心理互动、分享与成长等模块进行辅助引导,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丛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无不贯穿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倡导大学生在“知”中“行”、以“行”促“知”,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是洞悉了人生境界的智慧。丛书不断延伸心灵关怀的触角,立足现实,引导并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上实现“求助—自助—助人”的转化和升级,这是洞悉人生境界的智慧。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人生的境界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四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丛书推崇的心理自助和助人,实则帮助大学生洞悉人生境界的智慧,不断升级人生境界。可能有人会说,追求太高的境界不够现实也不太务实,实际不然。一名参与过江西省教育厅组织培训的骨干教师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2019年,我只是县级骨干教师,通过努力,2021年成为市学科带头人,2022年获评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目前正参评省学科带头人。除了自己获得成长外,我还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人。”他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中的紫罗兰。如果无人指路,我们就自己给自己指路吧!”在这名老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生境界的提升和满满的正能量。
丛书最为宝贵之处是传达人的心理成长不是“被提升”的,而是依靠自己“主动”实现的这一理念。人的精神和心灵境界只有在顺其自然、自觉自为中得到的提升,才是可持续性的提升。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自主性给予足够关注和尊重,助推、引导、激励大学生,是丛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体现了作者作为心理工作者的身份自觉和育人境界。
如书中所言,这套丛书“不仅仅协助他人解决问题本身,然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的成长”。作者紧密联系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大学生的特点,在全国首创心理危机“校—院—班”三级预警机制,在江西省精心组织开展若干心理援助工作,成效显著。这些活动被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丛书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式、生动丰富的案例,将晦涩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普及性文字。该丛书的功用是多重的,它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质提供若干思路,为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调节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定提供若干参考,也可作为心理工作者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具书”和“活词典”,成为大学生发自内心喜欢的读物。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