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伟
“读一读红色家书,禁不住泪眼模糊。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温度,春风化雨在我心灵深处……”2022年12月18日,江西高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在南昌工学院举行,数千名师生现场或在线观看演出。
纵然天气寒冷,但演出結束后,台下观众却久久不愿离去。“没有说教,没有口号,一切是那样真实真切,感人肺腑,触及灵魂。”南昌工学院学生吴智涵说,观看这台红色题材演出,让他追溯了历史、反思了现实,补充了红色营养、激发了爱国热情,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魏建克表示,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是江西高校师生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的创新举措。从2018年6月14日启动首场巡演,至今已在各地各校演出38场,数百万师生现场或在线观看,成为流动、生动的红色课堂。
一场比赛和一台展演
2018年5月30日下午,江西高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展演在南昌大学音乐厅举行。
回望一个多月前,江西高校从班级到院系,从院系到学校,从学校到全省,海选、复赛、决赛,近百所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数万名师生直接参与,一首青春与信仰的交响乐迅速在赣鄱大地奏响。
那一场比赛,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颜彬记忆犹新。“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署了一系列活动,可以说是好戏连台。”颜彬说的好戏,一是诵读,开展“回望峥嵘读初心——高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比赛展演”活动;二是吟唱,遴选部分红色家书进行谱曲,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吟唱活动;三是品读,组织高校师生开展“品读红色家书 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征文比赛;四是实践,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品读红色家书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
一封封红色家书震撼人心,一个个红色故事感人肺腑,一次次深情诵读感动观众,一首首动情演唱令人落泪。作为那一次展演活动的总导演,南昌大学舞蹈系主任廖祖峰执导过省内外众多大型演出和活动。虽然在节目审定、带妆彩排等环节多次观看过这次展演,但他眼含热泪仍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用他的话说,诵读让他感受到了夏明翰这位热血男儿的豪迈气概和坚定意志,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可亲可敬的形象刻在心上,催人奋进。
南昌师范学院教师幸灵敏在比赛中凭借作品《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获得教师组一等奖。她说:“读到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强烈感受到字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其中蕴含的信仰力量催人奋进。”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饶家宁、杨超等在作品《不灭的荣光》中,集体演绎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留下的书信,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内涵,他们拜访了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聆听书信背后的故事。
根据红色家书作词谱曲演唱,是江西高校学习红色家书的一个创新,是深入学习的生动体现。江西教育电视台总编辑田信国创作的新歌《读一读红色家书》,在网络广泛传播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书林感慨:“饱含真情,志存未来,缅怀先烈,陶冶情怀,好歌!第一句就很感人——‘读一读红色家书,禁不住泪眼模糊’,不到情浓时,写不出这语句。”
歌曲《祖昌,我对你讲》,被南昌大学副教授、2010中国红歌会年度总冠军郑璐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根据龚全珍写给甘祖昌的家书《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龚全珍写给甘祖昌的信》而作。每次品读这封家书,我都被他们‘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情怀深深感动,甘祖昌将军的高远,暗香盈世,久远芬芳;龚全珍老阿姨对甘将军的深情,清气若莲,人间天上。我和老师们、同学们在一起研讨、打磨每一个红色家书诵读节目时,都要一次次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大义、人间大爱。唯有学深悟透,方能准确表达。”这首歌的词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黄恩华告诉记者。
“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们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坚信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的遗志。这些‘未死的同志’是谁呢?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还有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位大中小学生!”省教育厅领导的致辞,引起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展演结束后,出席观看的省领导高度称赞并提出,这样的演出应该送到全省各地各校巡演,让更多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从中受教育。
一场巡演和一群师生
巡演的节目从哪里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邀请部分获奖师生代表围坐一起,共同商议后决定:将这一次全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比赛的246件作品作为机动节目库,将新创作的红色家书歌曲和“江西省学校红色文化宣讲基地”编创的红色故事作品作为固定节目库。演员全部是高校青年师生,导演、主持、道具等演职人员也全部由青年师生担任。
巡演的时间怎么定?
为了不影响学生日常上课,巡演全部安排在周末举行。
2018年6月14日,周日,第一场江西高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走进赣南师范大学。当天下午,在学校聂耳剧场,座无虚席,现场响起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赣南师范大学一名学工干部直言“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一场红色题材的演出,没有一个学生提前离场;没想到全部都是语言类节目,竟会这么感人!”
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诵读红色家书,让人感受到的是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仰之弥高,历久弥坚。两个小时的展演,夏明翰、史砚芬、方志敏、冼星海、赵一曼、刘志丹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情怀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这场巡演,南昌师范学院青风学堂指导老师朱思婷与其他师生共同演绎了八子参军的故事。演出结束后,朱思婷感慨万千:“如果问江西最壮丽的颜色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红色。站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讲述八子参军这一经典革命故事,自己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吉安、上饶、九江、抚州、萍乡……一场又一场巡演,在各地好评如潮。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达捷博士虽然视力不好,但几乎每场演出他都参加。作为红色家书歌曲《这一次》的作曲,他坚持到现场进行钢琴伴奏。“每次在舞台上,将手放在键盘上,整个人的思绪就跟随旋律走进了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而作为独唱演员,达捷的同事——青年歌手黄硕,每次都唱得特别投入。黄硕说:“红色家书歌曲作品符合红色家书的原始语境,旋律动听优美,表现力强,这种形式易传播、易接受、效果好,参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南昌大学学生倪千一参加过13场巡演,在她看来,熟读红色故事与演出红色故事,对革命先辈精神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演出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让人置身角色中,受到全方位震撼。
巡演一场接一场,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不论是参演师生,还是到场观看的师生都认为,通过一场场巡演,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升华。江西理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党员刘婷说:“观看巡演,让我追溯了历史、反思了现实,补充了红色营养、激发了爱国热情,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一个载体和一系列活动
不论是一场场实地巡演,还是线上展播的巡演拍摄制作的红色“微课”,引来数千万人线上线下观看。江西高校更是以“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作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在南昌大学“国旗下的诵读”活动现场,2000多名师生齐读革命先烈赵一曼和殷夫的两封家书,琅琅读书声回响在前湖之畔。学校党委书记喻晓社说:“在国旗下诵读,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捧读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撰就的红色家书,穿越历史长空,仿佛又看见他们悲壮的身影,触摸到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为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红色家书,学校向每个学生党支部赠送一本《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把學习红色家书纳入晨读和晚自习重点内容,举办主题班会和读书会。
在华东交通大学,以“举办一次集体诵读、组织一次集中讨论、讲授一次思政课、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开展一次心得评比、打造一批网络作品”为主题的“六个一”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上饶师范学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等,推出学生“朗读者——赠送一封红色家书”音频征集活动,很多学生的朗读作品在媒体平台上推出后,迅速成为“校园网红”。学校还把学习红色家书与传承方志敏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内容进党校、进课堂、进活动。学校党校培训班学员、“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学员、13个二级学院学生干部等千余人参与了学习红色家书活动,开展诵读、硬笔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等6场活动。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全体党员学习、各党支部组织教职工学习、以学生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等形式,确保学习全覆盖。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色家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通过融入诵读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引导师生在学习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江西财经大学在“蛟湖书声”阅读推广项目中策划组织“品读红色家书”活动,以电视节目的形式,邀请校领导、各学院党委书记以及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录制,通过广播电视、公共大屏、新媒体平台等进行宣传展示。
东华理工大学发挥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优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手绘漫画,制作学习红色家书宣传手绘视频,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微博进行传播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红色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
江西是一块壮怀激烈的红土地,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江西,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道不尽的红色情怀。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赤诚与生命在这片红土地上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树起光照千古的历史丰碑,汇聚成为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
据魏建克介绍,江西在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过程中,除了持续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外,还创新打造了“一系列教材、一系列竞赛、一系列活动”相融合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出版全国首套红色文化系列地方教材,制定出台《红色文化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学校开齐开足红色文化课程。“全省高校还正在积极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红色班级’‘红色文化优秀团队’创建活动。”魏建克说,这一系列举措,就是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好校园文化主场所、种好红色教育责任田,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