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鲁翔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开始思考如何平衡健康和养老这两大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论述目前疗养院开展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健康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健全;二是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短缺;三是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健康管理的检后管理有待加强;五是健康管理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完善组织构架,明确岗位职责;二是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强化健康信息化管理,推进科学化发展;四是拓展健康体检检后服务,不断完善健康管理内涵;五是建立健康干预评价机制,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关键词:疗养院,健康管理,健康体检
根据历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疗养院数量逐年减少,从2009年的200家将减少至2020年的135家。现存疗养院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利用环境优势接待住宿、会议等,或者尝试租赁房屋与土地,抑或是对外承包门诊等。因而,疗养机构的医疗优势不仅没有发挥,部分业务反被非医疗机构分割抢占。[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着重考虑如何平衡健康和养老两大需求,使养老服务能够有健康老龄化趋势。[2]针对此疗养院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更早阶段评估健康状况,通过健康干预,达到未病先防,初病早治,慢性病控制的目的,最终促进其健康老龄化。[3]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监测、分析、评估,同时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还包括实施健康促进和对管理人群进行健康咨询和知识科普。健康管理的核心在于科学确认和干预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应用于预防和管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基因特性都会对决定个人健康的生物学和行为学因素产生影响。[5]
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内容: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服务。
1.健康体检
具体是指,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体检对象开展身体检查,了解体检对象的健康状况、在早期发现潜在疾病的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查行为。此外,还需要通过问卷询问的方式了解其基本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其日常的生活方式。通过上述手段,帮助体检对象了解其当前的健康状态,从而使随后的健康风险评估更具有针对性,健康干预服务更具有依从性。
2.健康风险评估
作为健康管理全流程的核心环节,健康风险评估是参照临床疾病的评价标准或者卫生统计学模型,结合体检阶段所遴选出的潜在危险因素,判断体检对象未来预期内可能发生的疾病风险,分析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所导致的风险严重程度。健康风险评估可以为健康管理整体活动提供行动指南,帮助服务对象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全方面地维持其身心健康。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健康管理活动过程之中,其主要是通过向服务对象传播健康理念,促进服务对象对健康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服务对象的健康素养,提高服务对象对未来干预过程中的医学和非医学措施的依从性,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减少不良的健康行为习惯,培育优质的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以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完好状态的最终目标。
4.健康干预服务
健康干预服务着眼于健康管理的实际操作层面,以健康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所获取的基本信息和预期制定的干预方案为基础,具体可分为医学干预措施和非医学干预措施。医学干预措施具体落实在疾病预后判断、转归,通过医疗技术手段促进服务对象出院后的身体恢复。非医学干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聚焦于服务对象过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其改正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关注服务对象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预防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了解服務对象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确保其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
1.健康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健全
目前疗养院的重心还是在健康管理的服务上,所有健康体检人群从出院到入院,由接待中心内外勤全过程跟踪,内外勤不仅负责前期与客户对接体检方案,来院时间等,也负责来院时接待工作,同时还要安排好客户体检、住宿、用餐相关事宜等,没有一个专门的科室统筹负责健康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处理问题效率不高。
2.健康管理人力资源短缺
人才资源匮乏是影响疗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疗养院相对于医院,临床技术要求不高,可提升空间小,员工在疗养院自身定位不清,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很多刚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流失,形成了“人才不愿意来,来了又留不住”的尴尬局面。此外疗养院健康服务人群数量虽然较多,但是服务方式单调,健康管理的适应性技术发展缓慢,缺少专家型人才,学科建设滞后。同时,缺乏与外界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实践基础,人才队伍知识老化,创新能力不强。
3.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信息采集不够全面。目前体检人群的相关疾病情况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虽然体检的时候内科医生也会记录个人的家族史,现病史等,但是对于生活方式、饮食记录、行为及心理记录等方面缺少相关记录。二是健康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性。健康评估疗养院目前还是依据医生的个人经验,虽然联合多科室协查阳性指标,尽量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没有实现评估的标准化和量化。
4.健康管理的检后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缺少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体检者一旦离开疗养院就与疗养院断开了联系。体检结果只是作为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客观标准,体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健康状况的改善。二是体检结果没有系统的跟踪档案。疗养院目前对于客户的健康档案仅限于体检结果及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体检结束后的健康跟踪并没有完善到健康档案里,这部分数据是缺失的。
5.健康管理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是没有合理的评价健康服务满意度情况。虽然制定了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但是形式大于内容。首先调查表的填写质量较低,不能真实地反映客户的满意度情况。二是没有系统的评价服务人群健康状况情况。对于体检结束后服务对象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形成健康相关行为并没有统计相关数据,也没有办法评价健康教育情况。
1.完善专业疗养机构组织构架,明确检后管理职责
成立专门负责检后持续管理的科室,主要负责体检结束后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服务对象阳性体征的预警、团队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的安排、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回访以及体检后服务对象持续健康改进的管理等,让检后管理更加科学化;并根据现有工作量水平,合理配置人员、物资等,同时制定检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科学性。[6]
2.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1)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加强对健康管理学科的宣传,使人们了解健康管理对于疾病管理、健康风险预测、健康相关行为的作用,更大范围地吸引人才。同时,让疗养院人才在思想上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使其对疗养院和自身专业发展充满信心。[7]近年来疗养院人才流失严重,除政策因素外,还有人才本身的因素,比如对自身前途比较迷茫。对人才的扶持是拴心留人和激发潜能的必要手段,要克服人才建设上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确立人才扶持在先的观念,要根据人才特点制定适合培养人才的计划方案,对大有发展的潜力型人才,重点加强培养和扶持,使其更大地发挥潜能,在队伍中脱颖而出。
(2)营造疗养院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一合理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通过院内培训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通过进修、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交流等形式关注新知识新方法。在促进员工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结合自身相关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学科发展。[8]
第二摸清疗养院的人才基数,建立科技人才库,利用骨干实践能力推动健康管理专业建设。准确掌握现有人才的年龄、学历、职称比例,以及人才的缺编、超编、输入、输出数量等现实情况。分析总结人才业务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取得、学术论文发表、人才学位攻读等情况,定位科技人才水平层次,充分挖掘现有科技人才的特长和潜能,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扶持力度,让优秀人才带动学科发展。
3.强化健康信息化管理,推进科学化发展
(1)完善信息采集系统,提高健康信息的精准性
以内科检查医生的一般情况作为基础,对每年一次查体结果及主要健康问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行为及心理方面等进行记录,同时进行数据库管理,动态监测服务对象身体健康状况,使其成为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的客观依据。
(2)完善智能导检系统,不断优化体检流程
由于是导检系统来安排服务对象的體检项目、维护各诊室的检查顺序,减少了客户的随意性。在导检系统使用之后,从疗养院角度来看可以减少人工导检成本。对于客户而言,基于“AI 导检算法”[9]综合评估客户每个检查项目可能花费的时间、诊室间的距离、部分项目的特殊要求(如:空腹项目优先)、现场各诊室的排队情况等因素,为客户最优选择下一个体检项目。他们不必费心安排体检流程,不用担心漏检了项目,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项目的体检。另一方面诊室外显示屏上详细地排队信息和温馨的语音提示等,让服务对象对候检时间有合理预期,减少了候诊焦虑。
(3)建立风险评估系统,提高健康评估科学性
健康评估系统可以建立相应的疾病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例如心脑血管发病风险评估模型,肿瘤早筛风险评估模型等,与专业疗养机构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数据库进行串联,尽可能早地筛查出服务对象的潜在健康风险,实现健康管理信息化处理,增强健康评估的科学性。
4.拓展健康体检检后服务,不断完善健康管理内涵
(1)细化满意度调查情况,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分解体检服务的各个流程和环节,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调查表,分析服务对象对体检服务过程中体检方案、服务态度、住宿环境、用餐环境等的满意度,找出服务对象满意度较低的项目仔细分析相关情况,找出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加大改进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对象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组织人员发放问卷或者通过网络的形式发放问卷调查,同时注意问卷的回收,将回收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准备。通过每年不断往复的循环改进,持续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2)落实阳性结果跟踪制度,提高健康服务质量
完善阳性预警的后续处理流程,根据疾病情况科学分类,按照低危、中危、高危分别管理。合理制定阳性预警回访情况表,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数据,并通过系统录入健康档案。同时对于回访有异常的情况,组织科室一起讨论学习,分析疾病相关特点,为以后的疾病筛查提供可靠线索。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利用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质量。
(3)细化健康干预措施,促进采纳健康行为
健康管理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服务对象的健康水平。因而,干预环节是健康管理活动的核心步骤,需要通过制定并实施健康干预措施,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促进其实施健康行为,从而改善服务对象健康状况。[10]目前该疗养院全过程跟踪的只有那些需要去医院尽快治疗或者近期需要去医院复查的人群,对于其他人群,该疗养院只做一般管理,那么对于这部分人群疗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干预模式,对该人群进行一套全过程管理。根据不同单位健康体检中发现主要异常值及指标状况,综合根据服务对象整体健康状况,同时结合异常值的不同危险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11]一般员工的健康体检都是由各单位工会组织,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工会的力量完成健康干预,比如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张贴健康宣传标语等;另外信息化时代也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干预,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健康相关信息,只有持续及时的健康知识输入,才能让员工获得健康信念,最终实施正确的健康行为。
5.建立健康干预评价机制,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1)过程评价
主要是对健康干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评估。应用过程评价是为了挖掘出干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及时调整方案。专业疗养机构健康干预的过程评价指标:一是服务对象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对体检过程中体检方案、服务态度、住宿环境、餐饮环境等的满意度以及体检结束后疗养院提供的拓展服务如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的满意度;二是对象人群的参与率,主要指参与健康教育的比率;三是干预措施的覆盖率,服务对象中至少已接受过一次健康干预的人数占总服务对象的比重。
(2)结局评价
结局评价的目的是验证当前干预结果是否实现了既定的干预目标,还包括干预措施是否改善服务对象整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对象群体的健康状况疗养院可以通过每年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变情况,可以利用SF-36量表描述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综合各项指标对健康干预措施进行结局评价[12]。
通过系统的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判断疗养院的健康管理的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比实施健康管理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不断完善健康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尹宝玉,田伟.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07):606-607.
[2]陈江芸.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3]徐健,孔靈芝. 关注慢性病 助力健康老龄化[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9):641-644.
[4]黄功凤.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开展健康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
[5]谭晓东,祝淑珍,谢棚印,等.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思路[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06):1-4.
[6]王奕菲.军队疗养院科技人才规划策略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7]金鑫.浅析疗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6):27+29.
[8]徐莉,鲍臻,单述刚,等. 疗养院专业人才现状调查及教育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8):785-791.
[9]陈钢,陈燕芬,路平,等.智能导检系统在体检中心的应用和评估[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0,34(06):342-344.
[10]杨欢欢,崔俊俊.“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思路[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9:180.
[11]周静,焦秀萍,於晓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体检管理及整合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5:16-19.
[12]郑晓萌.多学科团队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石河子大学,2016.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9)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