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旭初,王 森
(1.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 成都611730;2.甘肃省水文站,甘肃 兰州 730030 )
在猪生长生产过程中,仔猪断奶阶段尤为重要,断奶仔猪健康状况的好坏影响着猪只后期生产性能。调查发现,断奶仔猪腹泻多发生于断奶后5~10 d的仔猪,仔猪离开母猪后不再吃母乳,环境、日粮、管理等发生改变,仔猪肠道微环境随之发生一系列改变,易导致腹泻的发生,加之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进一步加剧仔猪腹泻。据不完全统计,因腹泻死亡的仔猪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我国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为30%左右,死亡率为15%左右[1]。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断奶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殖技术也在提升,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大多以21日龄、28日龄、35日龄为仔猪断奶日龄。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本文就归为以下几点。
1.1.1 消化机能不健全
仔猪断奶时,其自身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首先,仔猪胃腺不发达,胃酸分泌量较低且不稳定。一般来说,仔猪在20日龄时才分泌少量的盐酸,3月龄左右其盐酸分泌水平才达到成年水平。而通常情况下,只有在胃内pH值小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并能灭活大量病原微生物。在断奶时仔猪胃内胃酸分泌量较少,同时其乳酸的来源截断(不吃母乳),因此胃蛋白酶原不能完全被激活,导致胃蛋白酶的形成减少,肠胃内pH值无法调节,进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衡,仔猪抵抗力差,抗应激能力不足,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也影响着断奶后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同时,不能消化的食糜堆积在肠道内,就为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繁殖环境。
其次,仔猪的消化酶系随着日龄的增长才逐渐完善并稳定。哺乳仔猪可分泌消化母乳的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凝乳酶和乳糖酶,但对植物性饲料较难消化。在仔猪断奶日龄时仔猪消化酶系仍不完善,此时由吸食母乳为主变为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如果再加上过多高蛋白饲料的补充,易导致其消化不良,进而引起腹泻。
最后,仔猪消化器官也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不断发育。断奶时,仔猪的消化器官容量相对来说较小。受断奶影响,仔猪一般在断奶后1~2 d可能出现拒食或少食现象,在3~4 d因饥饿而一次性采食大量饲料,引起消化道负担加重,进而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的发生。
1.1.2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新生仔猪本身没有保护性免疫机能,都是从初乳中获得较高的免疫球蛋白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为7%,常乳中为0.5%。随着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下降,仔猪体内抗体水平也在降低,一般来讲,仔猪在3周龄以后才开始产生主动免疫,且1月龄时所产生的抗体仍然较少。因此,断奶就切断了仔猪通过哺乳来获得母源性抗体的途径,此时仔猪免疫力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腹泻、下痢等情况出现。
此外,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到20日龄才接近完善,若断奶日龄太过提前,此时仔猪体内能源储备有限,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差,不易维持正常体温,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抵抗力降低,引起腹泻。
断奶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是引起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1.2.1 细菌性腹泻
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和魏氏梭菌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时,仔猪肠道内主要是厌氧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链球菌等),由于母乳中的抗体和乳酸杆菌等物质的存在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进而维系着仔猪肠道健康[2]。断奶后,由于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系不稳定和肠黏膜较脆弱等,易引起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和链球菌等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肠道微生物区系的改变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影响仔猪消化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引起腹泻[3]。
1.2.2 病毒性腹泻
主要是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等,可引起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停止母乳喂养后,仔猪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若再加之饲养管理不当,病毒便乘虚而入,使肠道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肠绒毛受损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腹泻。如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毒继续繁殖,侵袭肠道,导致小肠黏膜损伤,小肠的吸收能力下降,将进一步加重腹泻。
1.2.3 寄生虫性腹泻
主要是球虫和弓形虫等,该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球虫寄生于仔猪肠道,破坏肠黏膜上皮细胞,肠黏膜受损,小肠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肠道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甚至继发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腹泻进一步加剧。
饲养管理是引起疾病的一项重要因素。初生仔猪吮乳能力较差,没有适当的人工辅助,未吃入初乳将会导致仔猪抗病能力较差。在断奶时,断奶、饲料变化、环境变化等可作为强应激源刺激仔猪,应激时机体3大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作用大于合成代谢作用,进而使仔猪抵抗力降低,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最后引起腹泻。同时,在断奶期,若仔猪圈舍不卫生,消毒不彻底,养殖人员还未注意断奶仔猪饲料的合理过渡,甚至让仔猪食入霉变、过期的饲料,将导致腹泻进一步加剧。
对于任何疾病都应该秉承“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据不完全统计,对断奶仔猪腹泻病例进行化验室病原检测,发现此病的发生30%左右是疾病原因造成,60%左右是不明原因造成。因此,针对断奶仔猪腹泻,可参照以下防治措施。
猪的健康与生物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猪舍环境卫生的好坏对疾病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故猪舍应勤打扫、勤消毒。在断奶仔猪转圈前,应对保育圈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可选用20%的石灰乳、20%的漂白粉或3%的来苏尔对进行猪圈消毒。仔猪进圈后,带猪消毒,1次/周,保持圈舍干净卫生。同时,猪场工作人员也应提高自身消毒意识,防止将病原菌带入圈舍。
温湿度的控制和管理对仔猪生长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不利于仔猪健康生长。因断奶时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故对舍内温度的要求较高,早期断奶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5 ℃~27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能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腹泻,因此应做到“夏防暑,冬保温”的管理工作。同时,断奶时母猪离开仔猪,针对仔猪容易出现的扎堆现象,应在断奶后的2~3 d将舍内温度提高2 ℃左右,可有效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此外,断奶仔猪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左右,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长,故应该保持舍内干燥,勤换垫料,做到粪尿污水每天清理,不堆积。
仔猪胆小敏感,易受惊吓,因此,减少断奶时因应激源(断奶、环境改变、饲料改变和分群等)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后期仔猪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断奶时,仔猪熟悉的环境最好先不发生改变,采取把母猪赶出圈舍,待仔猪在原来圈舍内饲养7 d后再进行转圈的措施。在这7 d中,不建议对仔猪进行混养,防止打斗情况的出现。
研究表明断奶后饲料的变化(营养),可引起仔猪强烈的应激反应。故饲养员应该对仔猪进行合理调教,让其尽早接触饲料,锻炼其采食能力,同时也可促进肠胃发育。一般来讲,在仔猪1周龄进行诱食,为仔猪提供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饲料,逐渐降低哺乳次数,减少其采食母乳量,可以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断乳过程。让仔猪在断奶时适当提高采食量,以此减少断奶后猛吃料的应激。在正式断奶后,前1周喂料最好和哺乳期的饲料一样,1周后再对仔猪进行逐步换料,可在第2周喂2/3乳猪料、1/3断乳料,第3周喂1/3乳猪料、2/3断乳料,第4周开始全部饲喂断乳料,实现饲料的平稳过渡。同时,应避免断奶仔猪摄入不洁、霉变的饲料。
总之,为降低仔猪断奶时的应激反应,应当把握“三不变三渐变”原则,即断奶初期,原圈管理不变,原料喂养不变,原定制度不变;断奶以后,饲料配比渐变,生活环境渐变,饲养制度渐变[4]。
一般情况下,若仔猪腹泻时间较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水,严重的甚至出现贫血。受脱水、贫血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发生障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由此形成“腹泻—贫血—再腹泻”的恶性循环。研究表明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导致生长迟缓、抗病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故在仔猪3日龄时补充铁制剂,用量为180 mg/头,可有效防治仔猪因缺铁引起的腹泻。
陈玉英[5]研究表明锌可维持猪只正常免疫功能,具有调节猪只食欲,抑制肠内有害菌群,提高消化系统分泌能力及细胞酶活性等功能。故在仔猪2~3周龄时进行补锌,可提高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并能有效预防腹泻的发生。
同时,大量研究指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补充适宜水平的维生素(VE、VD3、VA等),可有效改善其料重比,提高其生长早期和后期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性能,进而预防腹泻。
疫苗接种工作对疾病的预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怀孕母猪产前3周左右进行猪K88、K99疫苗接种,2 mL/头,可使仔猪从母乳中获得抵抗力。同时,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对断奶仔猪有针对性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肠胃炎、猪轮状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接种。但应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可引起仔猪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机体抵抗力,故在仔猪断奶前后1周最好不进行疫苗接种。
崔玉革 等[6]等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黄芪多糖可以明显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率。研究发现葡萄渣(葡萄酒生产中的一种丰富副产品)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还可以提高仔猪盲肠中某些有益细菌的含量,提高仔猪抗病能力,从而降低腹泻发生率[7]。
对于断奶仔猪腹泻,应采取“抗菌消炎,补液止泻,提高免疫”的治疗原则。抗菌药可选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高敏广谱抗生素药物,在选择药物时,为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先进行药敏实验,再进行针对性用药。每20 kg重量仔猪,用2.5%恩诺沙星5 mL溶解氨苄青霉素0.5 g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可取得较好疗效。群体用药可选用中药组方,贾红梅 等[8]等发现一种中药组方:白术60 g、茯苓120 g、陈皮60 g、厚朴120 g、枳实60 g、枳壳120 g、香附60 g、山楂120 g、神曲60 g、麦芽120 g、法半夏60 g、白扁豆120 g、山药60 g、莲子120 g和蒙脱石60 g,共加12倍量的水煎煮后制成浸膏粉,加入淀粉、蔗糖和75%酒精混合后制粒备用,剂量为1 g/头,2次/d,连用15 d,对断奶仔猪腹泻的治愈率为95%。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但可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的细菌感染。
此外,对于长时间腹泻或出现脱水的仔猪,要及时补液,增强免疫力。可选用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加水1 000 mL,2次/d,连服3 d。对于病情较严重无法正常饮入的仔猪,应人工辅助灌喂。
仔猪腹泻对养猪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要对断奶仔猪腹泻进行有效控制,除了做好防治措施外,饲养员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仔猪生理特点,以把握好猪只生长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使养猪业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