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胶体颗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很稳定,不易沉降。它的自然沉降速度每秒只有1.54×10-7mm,沉降1 m需200 a。这是因为胶体颗粒一般是难溶物质从水溶液中析出后,许多离子或分子聚集起来的,到达一定量时,形成了微粒物质的表面,便产生了吸附能力,从而能吸附水中的许多离子。或者是由于颗粒表面电离而产生许多离子,微粒表面就具有带电性能。于是:
(1)同类胶体带有同性电荷,因此产生同性相斥,从而阻止胶体微粒之间的接触和黏合,使得一直保持微粒状态而悬浮于水中;
(2)胶粒表面还有一层水分子紧紧地包围着,这层水化层也阻碍和隔绝了胶体微粒间的接触,使得胶体微粒在热运动时,保持微粒状态的稳定,而不能被彼此黏合,悬浮于水中。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水中胶体颗粒不易自然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