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云 杨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建设网络强国战略部署与“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同步推进。在加强网络宣传工作这方面要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由此可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相比较主流媒体,更喜欢在网络中获取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根基,有利于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当务之急,是各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保证当前网络流通信息的正统性,同时提高青年学生思想觉悟,使青年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能做到及时辨别不良思想渗透的行,严词批驳反主流的言论,尽力维护网络社会环境的纯净,切实履行时代责任,争做时代新人。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信息技术大幅度提升,智能手机、5G 移动网络的普及,促使自媒体市场蓬勃发展。网络直播、头条新闻、营销号等自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用以吸引大众眼光。对比之下,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体制之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古板、单一。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信息素养不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以及部分行政教师负责,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欠缺,造成网络宣传内容思想高度不够;二是网络信息管理水平较差,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网络信息问题,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部门衔接性不强。例如人员分工混淆,负责宣传工作与内容撰写工作的人员分工不明,出现信息割裂的情况。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体制未形成独立系统。目前的管理体制是依附于其他行政部门之下的,并未形成专门的独立系统,是导致宣传效果不显著的直接原因。
当前各高校皆建设校园网站用于教育工作的宣传,并且设置德育专栏项目专门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管从网页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贴合学生实际要求,可校园网站的访问量仍然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长期受到短视频媒体的碎片化、便携式浏览方式的冲击,难以对平铺直叙的网页文字产生阅读兴趣。而目前校园内网站内容仍脱离不开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内容加上单一的输出渠道,致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1]。
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青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生逢其时意气风发,面对挫折,他们勇往直前,面对不公,他们敢于斗争。可正因为青年的这一腔热血极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而不自知。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信息素养,能自如地运用多种网络工具,大学生了解世界的角度也增多。大学生缺乏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感受不到意识形态的偏差,不能及时矫正错误思想,反而变成西方渗透的利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意识的传播者。归根到底,是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到位,未能使大学生意识到错误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危害性,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以及反渗透能力,不知不觉间变成错误思想的助推手。
面对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信息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应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管理体制,促进长效发展。从管理人员队伍上看,要尽快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校可定期举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会,帮助管理人员学习前沿网络信息知识,在解决繁复的专业性问题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宣传技能。要尽快完善网络信息管理体制,建立全面系统的规章制度,依照规章办事,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规性。面对专业性问题,做到定期收集整理成册,给出统一回复,避免出现漏回、误回、错回的情况。最后,各高校应建立独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学校从技术角度给予支持,培养合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师,保证使专门的人去干专门的事,做到宣传、教育两不误[2]。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校园网站的专题栏目中。自媒体时代,传统教学权威受到一定冲击,多维度、多角度的信息来源比起老生常谈的传统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面,各高校应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搭建“校内+校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平台。一方面,在完善校园网站的普及专栏的同时,开设其他自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大学生最爱浏览的网络平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搭建校外平台时,与校内平台相联系同时也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固定的人物形象(动漫形象、真人代表)、利用故事讲政治等独有特征,有利于提高账号浏览量,扩大影响对象群体。塑造网络纯净风气以达到共同净化互联网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开设“校内+校外”双平台直播模式,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开展直播讲座,打破传统模式,采用弹幕、留言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提高直播播放量,吸引更多目标人群。再者,拓展校外网络平台模式,可以邀请在校大学生参与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以“小先生”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正因为搞垮一个国家、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应该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受社会制度、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但归根到底意识形态问题就是制度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高校应从根本上搞清为谁培养人、培养出什么人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各高校的当务之急。首先,打好意识形态理论知识基础。认识到整顿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性,拔高对待意识形态问题的思想高度,弄清楚为什么学,学哪些的问题。其次,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概念,存在过于抽象、隐匿性强的问题,在网络生活中让人难以辨别。因此帮助大学生了解目前存在的错误意识形态导向,搞懂事物本质问题,建立青年学生的大局观、是非观。溯本清源,从根本上杜绝西方错误思潮的腐蚀。最后,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部分大学生借助网络的虚拟性,为追求潮流或博取流量,发表不当言论引发舆论风波。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督促大学生在网络中发挥正向作用,维护国家政权与主权安全,塑造和谐网络环境。
目前高校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缺失问题常见,致使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心而无力,网络信息工具功能丰富,操作复杂,没有专业人员辅导,很难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高校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吸收专业信息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专业的信息人才帮助学校优化网页设计和网站服务,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增加开发端与用户端粘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赋能。第二,培养创新型信息人才。给予信息人才一定空间与时间,鼓励信息人才发挥创造才能,鼓励多想、多看、多试,打破常规模式,积极与现代社会信息相结合,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最后,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信息素养。现如今,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政教师应突破自身,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当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阻且长,当前国际形式风云变换、危机四伏,不法分子、分裂分子企图利用网络打响意识形态战争,试图煽动我国网民不良情绪达到动摇社会稳定的目的。保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根基稳定,提高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长效工作的顺利进展,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