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达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已然成为全球的终极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开始调整发展方向,并朝着低碳化发展方向前进。体育产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产业,亟须加快低碳发展速度,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速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进程,势必要探索出合理有效的低碳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长效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体育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在持续增长。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还增强了人们的保健意识,这为体育产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据统计,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上涨。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体育产业必将发展成为振兴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体育产业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其发展道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产业实现长效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体育产业也需调整既有的产业结构。体育竞赛方面,应加大职业竞赛的发展力度,高水准的竞赛更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同时可树立与职业竞赛相关的体育品牌,促进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此外,我国体育用品的生产总量较高,生产能耗也较大,为了顺应低碳的发展潮流,必须对体育生产供给侧进行相应改革,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同时拓宽产业链,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体育场馆数不胜数,据统计,这些体育场馆的实际使用率不足40%,存在体育资源闲置的现象。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加大了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规模较大的现代化体育馆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但是这些体育场馆通常用于大型体育赛事或其他活动,其余时间往往处于闭馆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还会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极大程度上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成为体育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国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其中虽然包含了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指导,但是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因而在体育产业的体制改革方面未能进行相应调整,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指导。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现行体育法中对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不足,还未真正意识到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大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低碳发展能够在体育产业中落实到位。
虽然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在产业发展专业人才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源缺口,不利于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未能及时对传统体育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也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低碳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从而使得我国体育产业转型速度较慢,低碳发展迟迟未落实。专业人才是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现有人才已无法满足当前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需求,导致体育产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无法提升。此外,我国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社会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忽视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
虽然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年增长值一直处于逐年上涨的状态,但是相关调查显示,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增长值占全球体育产业年增长总值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体育产业无论是在经济增长还是整体发展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基于此,我国要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进程,这是我国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硬性要求。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固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但同时带来一些生态问题,如全球变暖、雾霾、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资源消耗总量很大,一度面临资源危机。为了修复和保护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再生,推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彻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将低碳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致力于打造“绿水青山”。体育产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生态环境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实现体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在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将“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发展战略之中,顺应我国经济发展低碳化的主流趋势,从而不断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改革向来是“思想的改革”,唯有彻底转变思想,才能够将改革贯彻落实。在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积极转变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传统发展理念,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发展。低碳发展相关负责人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体育产业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国家大政方针为工作导向,全身心投入体育产业的绿色发展中。针对当前体育产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的问题,负责人要结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转变自身观念,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有效融合,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符合当前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而推动体育产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前进。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的举办频率逐渐增加,各种体育运输问题备受关注。由于体育器材以及竞赛场地的建材都需要物流运输,因此建立健全绿色体育物流体系对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物流车辆在往返运输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汽车尾气,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不仅与低碳发展相违背,还会增加较多运输成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竞赛是体育精神的展现平台,体育竞赛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一场大型体育竞赛的成功举办,固然能够宣扬体育精神,但同时意味着大量的资源被消耗,随着我国体育竞赛规模的持续扩大,资源浪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阻碍了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因此,在筹办体育竞赛时,要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力度,提升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在场地建设和器材选择方面,要谨遵低碳原则,从而保证低碳化体育竞赛得以实现。
体育设施设备是体育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部分,体育设备的低碳化是体育产业在物质条件方面低碳发展的体现,对促进体育产业的整体低碳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将低碳低耗能的理念贯彻于体育设施设备生产的全过程,将低碳技术引入体育生产环节,同时加强生产监管力度,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体育产业实现基础物质条件的低碳化。此外,在建造体育场馆时也要遵循低碳原则,在选择建造材料时,应坚持使用低碳环保的建材,在配置相应的体育器材时,需选择低消耗低排放的设备。体育产业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在销售体育器材时要积极推销低碳器材,为消费者讲解低碳体育用品的优势,建设良好的低碳体育市场,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为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首先要避免盲目建设体育场馆,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在体育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也要按照实际情况配置,避免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同时,要重视体育场馆的管理与经营工作,开放体育场馆的使用权限,使体育场馆成为“群众的体育领地”,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同时避免体育资源闲置,不仅符合低碳发展的要求,还能够使体育场馆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想要全面优化体育产业结构,首先要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规划,以低碳环保为发展原则,对既有的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大力发展体育核心产业的同时,注重休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可增加对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低碳健身等休闲体育产业的资金投入,形成以核心产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发展结构。将绿色环保作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核心,从低碳理念的角度出发,重构体育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
人才是决定一个行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我国虽然加大了对体育低碳发展的资金投入,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为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财力和制度保障,但是却忽视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我国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匮乏。首先,建议相关体育院校增设低碳体育专业课程,加大低碳体育的教育力度,同时政府要增加资金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以提升低碳体育的教育水准。其次,体育产业要对现有的低碳发展专业人才进行系统性培训,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教学理念,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完善专业人才聘用机制,不断引入外部优秀的专业人才,为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要为专业人才提供福利待遇,将人才流失降到最低,使得体育产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能够真正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体育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低碳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途径,希望能够为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