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4-06 05:03谭余娟何海玲罗朋非
南方论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茂名市文旅小镇

谭余娟 何海玲 罗朋非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央对文旅融合的推动力度加大,许多城市都致力于推进本区域内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能积极发扬光大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增收,正所谓一举两得。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背景下,对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茂名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茂名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交通情况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接阳江市,南邻南海,西连湛江市,北与云浮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是广东省农业总产值最高的地级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1427.63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 621.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698.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21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达到了648.85、1319.24、1730.01亿元。目前,可通过深茂铁路,包茂高速、云茂高速、汕湛高速等快速到达茂名,未来广湛高铁、赣深高铁西延线等高铁的建成,将加速推进茂名融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便利的交通为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高凉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如年例、木偶戏(鬼戏)等。茂名作为“高凉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和传承地,孕育了潘茂名、冼夫人、高力士等杰出人物,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形成了冼夫人文化、石油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保留了一大批风俗人情、文化传统和文物。目前,茂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2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2项;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县级以上博物馆7个;文化站11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个,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茂名海岸线曲折多弯,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12月31日,茂名市拥有A级景区25家,其中可划为文旅景区的有11个,如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信宜窦州古城;3A级旅游景区的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六韬珠宝创意产业园、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古郡水城、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景区、化州学宫(孔庙)景区、化州化橘红历史文化产业园景区、广东南路革命柑村文化旅游景区等。2022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坚持文化引领、以文润城”,“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将提质升级南海岛,塑造晏镜·疍家墟、塘霞俚街、南海开渔节三大地理标志,建设海昌海洋公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完善旅游资源”。文旅资源的融合在未来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茂名不断整合乡镇资源,挖掘特色乡镇文化,大力发展乡镇旅游产业,茂名累计拥有电白沉香小镇、高州马贵高山草甸运动小镇、高州冼夫人文化小镇、化州橘红小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小镇等5个省级特色小镇,其中电白沉香小镇、高州冼夫人文化小镇、化州橘红小镇有望建设成“文化+旅游+城镇化”的特色文化小镇;创建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茂名市茂南区恒安田园牧歌休闲农业观光园、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茂名市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茂名市高州市深埇文化生态园、茂名市化州市南盛街道平垌村等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示范点,乡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大。

(三)旅游发展概括

据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551.29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47万人次;国内游客1545.81万人次。旅行社组织境内游34.08万人次,出境游1.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6.09亿元,增长11.8%。旅游外汇收入3338.43万美元。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67.2%。疫情前的旅游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疫情防控等影响,2021年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111.20万人次,只恢复到2019年假日同期水平的71.63%,其中过夜游客55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2.02亿元。疫情后的茂名旅游业与2019年水平保持较大的差距。

二、茂名市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融合度低,文化特征不凸显

茂名已建成的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等文旅结合型景区,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存有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娘娘庙、故居遗址“三冼”文物,仅单一地陈列文物展示,其它展示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活动欠缺,冼夫人信俗非物质文化在景区没有体现,无法让游客有深刻的文化震撼、深层次的体验和认知。乡村旅游如双合村、杏花村等在村容村貌建设较好,但总体乡村文化不够明显,无独特乡村的特色。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和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等纯商业气氛浓厚,文化特征细微,与其它步行街同质化严重。而电白沉香小镇和高州冼夫人文化小镇等特色文化小镇正在建设中,尚未能看出成效。

(二)文旅景点规模小,旅游体验不佳

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牙象大地艺术公园景区、化州学宫(孔庙)景区等文旅景点占地少,规模小,基本为观赏性活动,文化体验活动不多,游逛所需时间短,且各景点分布在茂名各市,景点相距较远,加之线上线下提供的精品旅游线路不足,游客需花费相当多的精力进行自行规划,旅游体验欠佳。

(三)文旅项目单一,文旅品牌弱

茂名所有的文旅景区和乡村文旅景点提供的基本都是简单的、表层的文物或文化内容的展示,缺少沉浸式的或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景区多为景观拍照式的游玩,缺少类型多样的文旅项目。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和信宜窦州古城等基本没有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和南越·1959文化创意街等基本与步行街普通商品一致;乡村旅游景点基本都是普通的吃食,缺少与农产品结合的特色文化产品。在淘宝上,也基本搜索不到茂名特色文旅产品,仅有几家销售沉香线香、沉香花茶、沉香念珠等产品,但总体知名度不高,销售量低,品种单一,部分产品价格偏高。

(四)文旅配套设施不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不足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产业要素,茂名文化旅游基本覆盖各要素,但总体各要素质量不高,与之配套的服务仍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茂名星级酒店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景区购物零星,娱乐项目少,一些乡镇旅游景点存在缺少大型停车场、道路难走等严重问题。很多景区没有建立公众号,已建有的公众号内容少,更新慢,提供的旅游攻略简单。景区智慧旅游尚未搭建,未能让旅客及时了解相关旅游信息,也未能让景区及时掌握游客的需求,形成对游客消费习惯的分析,从而指导旅游规划、产品开发、旅游营销和游客服务。

三、茂名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深挖内涵,凸显文化

章采烈在《当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提及:“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而旅游业在外延上的拓展和内涵上的开掘,则需要旅游文化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需求更高。差异化是旅游的灵魂,茂名文旅产业要在冼夫人文化、石油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挖掘,创造出“别无我有”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如信宜窦州古城,在“吃”上挖掘鱼扣、桂花肠、杨桃鸭等当地特色美食形成特色美食街;在“住”上围绕镇隆主打的书院文化和南洋文化,营造各书院营造书院氛围,在民宿上打造书院民宿和南洋民宿;在“行”上,古代特色可以打造马车穿梭各书院,现代的可以提供共享单车、双人车、旅游观光车等;在“游娱”上,围绕历史人物、学祠文化、南洋文化、农耕文化及年例、飘色、木偶、六双花灯等非物质文化为重点深挖对象,均可形成一个游玩主题,或将各文化融入并按主题均衡分布到各遗迹中,设计各类体验沉浸式的文化项目;在“购”上,围绕镇隆各特色文化进行创意文化设计,提供独一无二的各类文创产品。旅游是一种文化精神消费。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必须打造属于茂名独特的文化。

(二)整合资源,规划分布

目前茂名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很多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况。深入整理茂名民俗旅游资源、演艺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博物馆旅游资源、休闲旅游资源、健身旅游资源、节庆旅游资源、教育旅游资源、科技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不断开发各类旅游资源项目,如利用冼夫人民俗,开发冼夫人情景剧、木偶戏等文旅演艺,同时通过主题串联、主题集聚、同类整体搬迁等形式整合资源,规划布局,设计一日游、多日游且融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主题路线,如开发特色高校游、品牌企业工业科技游等,提供专门的旅游专线,拓展旅游项目内容和延长旅游活动时间。

(三)研究需求,精细服务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加速融合”。通过网上大数据或委托专门机构,研究分析客源市场,根据客源的需要,结合茂名当地旅游特色优势,打造高品质和多样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兼容,线上线下互通的旅游产品。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从旅游从业人员的标准出发,制定相关从业规范和标准,为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贴心服务;另一方面,景区中的各种道路、观赏等指引,体验项目里的设备提供、安全防护、环境音乐的配置等,都需要提供精细化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有效周到细致的服务。

(四)推进智慧旅游,树立文旅品牌

推进各景区信息化建设,联手马蜂窝、携程、美团、驴妈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平台,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进行数据挖掘,推进搭建茂名智慧旅游体系,打造健康的在线旅游生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智慧旅游服务,尤其是个性化、专门化的服务,如分界镇乡村旅游可在线上开展认养荔枝龙眼果树项目,用户通过茂名智慧旅游平台便可在手机上全天24小时了解自己认养的荔枝龙眼种植进度、生长状况等,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养育过程;若想过来体验种植、施肥、采摘等过程,通过平台可随时预约房间、资深种植师指导等,在专职种植师手把手教学中体验田园生活,享受专门化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大数据,了解游客游玩的需求,与各地旅游景点的对比,找到最吸引游客的服务、线路、活动或文创产品,打造本地“别无我有”“别有我精”的特色产品,量产投放市场进行反馈,优化完善特色产品后,围绕特色产品拓展产业链,把特色产品做精做细。同时,通过线上自媒体、携程等营销推广,线下高铁站、路标等广告宣传,不断推广,树立品牌形象,打造茂名特色旅游品牌。

四、总结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茂名文旅产业只有遵循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规律,文化产业以旅游为载体,旅游产业以文化为底蕴,在大数据、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不断进行有机地融合,找到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探索形成自身品牌,才能壮大文旅产业,赢得市场。

猜你喜欢
茂名市文旅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熊的小镇
我的弟弟
小镇(外一篇)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全健排舞对推动茂名市全民健身的价值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