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军,王葆华
(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基本为2-3年,博士研究生的学制基本为3-4年,研究生除了在一年级阶段进行集中课程学习,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在研究生导师直接指导下学习。因此,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主体[1]。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方式是以教师注入式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2-3],这种面对面的教学设计与培养方式,虽在理论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指导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面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模式在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培养研究生科研兴趣、规范研究生科研素养、培育研究生科学家精神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首先,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在传统单一导师制下,部分导师由于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精力有限,疏于对研究生进行管理。其次,在研究生知识结构培养方面,研究生的知识容易受到导师个人研究领域的制约,其掌握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与范围、接触学科发展前沿的广度等相对狭窄,不利于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科技视野的培养。再次,在研究生实践锻炼方面,研究生依托导师科研课题所进行的项目研究在科学问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等方面相对固化,加之导师不能给予全方位指导,研究生的扩散思维和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科研兴趣得不到激发,独立组织开展科研项目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最后,在研究生思想培育方面,存在重专业、轻育人的状况,缺乏针对性的教育[4-5],多依靠单一导师的榜样力量。
因此,为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培养研究生科研兴趣、规范研究生科研素养、培育研究生科学家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活力、创新思维,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的研究生,必须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上开展深入研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受限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及研究生导师的学术声誉,学术成就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名下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加之研究生导师精力有限,在固有单一导师培养模式下,对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过程形式化的问题,同时,部分导师未能与时俱进、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创新意识[6],甚至受到导师个人主持在研科研项目的制约,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创新思维训练与培养受到很大影响。面对研究生教育的变化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单一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模式,其利弊已引起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为应对这些变化,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各高校学者对研究生导师建设开展了若干建设性研究。
相关研究认识总体来讲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导师指导模式,该模式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较为常见[7-8],即每位研究生配备2 名导师,一位是主导师,主要由校内教师担任,一位是副导师,主要由外单位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学术造诣的专家担任,两位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模式在合理学术梯队形成与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会出现因导师意见分歧造成被指导研究生无所适从或无人指导的情况[9]。双导师指导模式在国内还有一种情况,即主导师由外单位专家担任,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业方面的培养,副导师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校内管理以及与外聘导师的沟通交流,该方式的实质仍旧是单一导师。另一类就是建立研究生导师团队[9-11],其主要形式就由多个导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团队,但在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组成方面略有差别,具体形式有:一位资深导师加多位青年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因科研合作形成的课题组共同指导研究生;研究领域内若干导师组建的科研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该种模式能够保持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势,也克服了单一导师制或双导师制下,在研究生知识内容传授、专业视野拓宽、科学素养规范以及团队内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不足。
总之,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这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思路还存在不足[12-14],首先,此种模式下,团队内导师的影响有主次之分,这会导致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属于副导师、助理导师或青年教师地位的教师仅是在协助主导师指导研究生,而不是相对平衡的协同指导,这可能造成导师团队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职责不清、效果不明。其次,在此种模式下,导师团队中各成员因为是同一课题组、同一教研室或同一研究领域,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研究区域等较为接近,导致研究生所获得的知识相对固化。再次,就是现有研究生的指导模式,研究生培育基本都限于专业方面,对于如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胸怀祖国等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教育尚未要求。最后,无论哪种研究生指导模式,目的都是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受限于团队内导师定位不明、职责不清,使得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指导缺位的现象。因此,按照新时代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对于如何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构建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为了将研究生队伍培养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中坚力量,需要在分析面向未来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内质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从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构建、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团队内导师角色职责定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管理四个方面,探索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思路。
当前学科的发展已经由单学科的纵向深入,向横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着眼于此,若要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培养研究生科研兴趣、规范研究生科研素养、培育研究生科学家精神,单靠一位导师是很难完成的。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研究生选定的研究方向,按照一级学科大类,从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缘(指最终学位是在不同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不同的学术专长等角度遴选出3-5 位导师,组成研究生导师团队。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由研究生的直接导师初选,学位点依托建设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审定通过后构建而成。
顶层设计的成功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具体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研究生个人科研兴趣,由研究生的直接导师根据研究生教育背景、基础素质、学习能力等设计并提出该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二步,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即知识视野、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发挥研究生导师团队学术背景的优势,集思广益,讨论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安排强调增加学科前沿性课程,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课程讲授倡导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讨式、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课程考核以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评判标准,以便在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认知;增加学生听取学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培养方案的完善还需要学位点建设单位的配合与支持,因为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导师和管理部门共同推动。
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后,需要打破单一导师制下导师和非导师的概念,在研究生导师层面上,强调模糊研究生导师主次之分,团队内各导师名下的学生,是团队所有导师的学生,一视同仁;在学生层面上,强调模糊研究生直接导师的认识,学生要建立团队内各导师都是自己的指导教师的意识。确立研究生导师团队内导师-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后,就可以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团队内各导师各司其职,导师流动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换位指导,如针对团队所有研究生开展学科前沿和实验分析测试技术讲座,或组织学生就科研课题申报、设计等进行讨论,或介绍学科相关基础理论与科技技术进展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研究特长的各位导师轮流来组织这些研讨,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效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研究生逻辑思维与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理论-实践-理论……”中领会批判创新的辩证思维,使学生从各位导师的科研经历中体会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等。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可以有效弥补单一导师精力、时间有限的不足,发挥各位导师的专业特长,有效拓展培养研究生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过程管理。不同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共性培养内容,可以由团队内导师承担;个性培养内容也可以由团队内导师承担,从而实现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专业学习和科研训练。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团队内沟通交流,了解研究生学习、培养情况,有利于掌握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靠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的是导师指导、课程改革、资源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建设,同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也不会一成不变,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导师团队-研究生”的组合有助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