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晖,周潇晓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一方面,课程思政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转变学生思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科普政策文件,如2002年6月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1994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化学的关注度持续下降,高考选考化学专业的高中生人数也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这导致很多人对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一无所知。另外,化学化工行业对当前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尤为重要,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但是,近些年国内化工安全事故频发,绝大多数原因都是从业者在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开展化学类科普工作刻不容缓。
南京工业大学历来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南京工业大学拥有丰富的化学教育资源和雄厚的化学化工师资力量。尤其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化学学科科普活动的主力军,是培养化学人才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往往将科普和思想政治作为独立的活动来开展,对学生的科普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分别进行的,如何找到二者最佳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是很少被关注的问题[3]。我校专门开设了一门全校性通识的化学科普课程“化学发展史”。在这门课中,我们深刻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化学科普教育,实现科普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破解科普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科普与思想政治的协同统一。本文总结了多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化学科普课程的途径。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对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对本专业课程知识如数家珍,然而有些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是很熟悉,甚至少数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之甚少[4]。科普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化学科普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低则会难以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化学科普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资源挖掘缺乏针对性而浮于表面[5]。因此,需要从多方面提高科普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南京工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务处的倡导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门建立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小组,指导和培训教师队伍开展各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学院积极组织化学学科教师参加“化学之光·名师讲坛”,内容包含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国家教学成果奖及其提炼表达、如何上好课、做好教学工作等。学院还组织线上课程思政研讨会,通过参加这些学习活动,有效提升科普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学校经常举办党建活动,培养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以适应课程思政的新要求。
鼓励学科教师间积极交流,探讨适合化学科普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例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介绍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操作,了解咖啡因的作用,然后结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反面案例,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在化学科普中设置了公开课,由教师对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评价和考核,不仅加强了教师间的学术交流,还推动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化学科普。
化学科普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构建,类似于“三明治”理论,即把蔬菜和肉磨碎后与面包融合在一起[6]。这就好比化学科普是“面包”,思政元素是“蔬菜”“肉沫”。要想做好一块美味可口的“三明治”,需要把“蔬菜”“肉沫”恰当地嵌入面包片,形成一个牢固且结合紧密的整体。同样的道理,要实现化学科普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化学科普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各种形式将其融入化学科普教育,使化学科普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不可分的整体。
在设计和建构化学科普课程时,要深入挖掘化学科普中的思政元素,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7]。课程不仅注重化学科普知识的教育,还立足实际,立足国家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利用身边的活案例讲好中国故事,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了解中国化学发展历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上集》)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亮现实,也能照亮未来。在课程中介绍我国化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史,从古代的寻矿冶金、拣药治病、炼制金丹、烧制瓷器、发明火药、制作徽墨歙砚,到近代的联合制碱法、煤气化技术、乙撑胺工业化生产技术,再到现代的化工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新能源利用等。通过对我国古代到现代化学发展史的科普,一方面,增强了课程本身的生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入挖掘化学发展史背后的中国元素、传统文化等,在讲述化学相关知识、人物、典故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中华的传统科学文化。另一方面,在传承其精华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让学生明白杰出科学成果的取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继往开来、苦干专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作风素养。
2.以化学家为榜样,建立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宗旨。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我国有许多优秀的化学家,通过在课程中讲述这些化学家的名人名言和奋斗历程,如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黄鸣龙改进后的“黄鸣龙还原反应”、吴宪的“蛋白质变性理论”、卢嘉锡的“C3H3教育理念结构式”、郑贞文主编的《化学物质命名原则》等,不仅展现了科学家们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专业的热爱,引导学生养成责任感、专注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原创性、创新性、引领性及具有应用前景的化学研究。
3.以时事热点为索引,引领以人为本的价值。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化学化工行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不时出现各种化学化工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人员缺乏安全防患意识。因此,化学科普课程思政建设应向学生科普化学安全知识,做好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可以紧跟时事,介绍当下发生的一些重大实验室安全事故和化工安全事故,如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燃,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以此警示学生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实验,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遵守实验室安全秩序,以保护自身安全。2019年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启示未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学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杜绝违规操作和漠视生命安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化学化工环保技术,如膜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高科技技术,用于污水的资源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等,广泛用于造纸业、印染业等废水处理。这些有益的新兴技术从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出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体现了化学技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价值。
1.科普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例如,在学校公众号中定期推送关于实验室安全的文章,举行安全知识在线有奖竞答活动等,通过“互联网+化学科普”,学生可以快捷地从互联网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警示性事件等。例如,制作科普微视频(时长为30秒至20分钟的小电影、动画片、纪录短片等视频作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多元化。例如,采用案例法、讲授法、互动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科普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广度,提升教学效果。
3.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科普教育,如聆听专家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科研实践、关注国内外科技新闻等。例如,鼓励大学生多听学术大家的报告,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鼓励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训练,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探索欲。另外,开展“心系实验室,安全伴我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讲座。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目前,大多数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比较严谨和枯燥,因此,化学科普课程思政建设应与时俱进,提出创新性教学思维和方法[8-9]。例如,引进目标式、引导式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目标性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建设,并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采用目标-引导式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后,要对是否实现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直接讲解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可运用目标-引导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疑,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例如,在课堂展现化学的固体结晶过程,提出为什么不同固体结晶的形状不同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还可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中国元素或中国文化相结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契合点。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化学知识,就藏在那些优美典雅的诗句中,闪耀着诗意的光辉。例如,唐代杜牧在《赤壁》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三国时期赤壁大战中的“折戟”沉入江河沙石之中,在数百年后的唐朝却仍然可以被认出。“戟”如果表层不加以防护,在水中会被慢慢腐蚀。但诗中的“折戟”并没有被完全腐蚀。原来,“折戟”沉在河道的沙石里,无法与空气接触,所以不会发生吸氧腐蚀。另外,长江水呈弱碱性,不会引起析氢腐蚀,所以“折戟”得以长久保存。这些优美的诗句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在让学生感受诗意的同时,也领会化学的神奇。
除了教师在课上的科普教育,还可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化学科普话题的权利,通过自己查阅文献,制作专题PPT。然后,学生当“教师”,教师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向教师及课堂其他同学讲述相关化学科普知识,教师继而点评该学生的汇报内容和优劣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丰富科普教育的范围——因为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全体学生的参与会使科普教育的共享面更加庞大。
在开展化学科普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化学科普中蕴含的思政元素:(1)化学史和化学家的故事。(2)化学品在生活中的使用。(3)化学实验与探索。(4)化学化工安全与管理。(5)废弃废液处理和绿色化学。(6)化学助力国家发展。随后,我们将对化学科普中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系统性的资料库,建立相应的化学科普课程思政案例库,以便于后续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系统而浸润式的授课,同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化学科普知识。